要实现交易功能,还有很大难度:如今,BAT三家在“炒股”上都有所动作,被认为有其战略部署的意图。 腾讯在金融领域有财付通、微信支付(理财)、微众银行;阿里蚂蚁金服在支付宝基础上,衍生出余额宝[微博]、娱乐宝、花呗等多种理财、消费类金融产品;百度钱包虽显单薄,但百发、百赚在理财产品中也算站稳了脚跟。 业内也有很多人预测,支付宝的“股票行情”、腾讯的“自选股”,百度的“百度股市通”,这三种应用未来是否会实现线上开户和交易功能? 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中间需要经过监管部门的合规审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一百二十二条明确规定:“未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证券业务。” 对此,记者联系上了支付宝相关人士,但对方表现得异常低调,除了承认已经上线“股票行情”,别的则不愿意多说。截至记者发稿前,百度和腾讯也没有给出正面回应。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部分析师钱海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预测,2014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对银行、基金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随着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的涉足,证券行业或将成为2015年重点被冲击的金融领域。互联网公司进军证券市场,其大数据、支付和社交化等技术能力的输出、运用,将引发证券服务的巨大变革。 中信证券(浙江)首席投资顾问钱向劲对此表示,如果互联网企业真的能拿到券商的经营牌照,那整个行业绝对将面临洗牌。“(现有的)120家券商,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这里就已经是个很大的竞争。” 他表示,监管部门对此应该是十分谨慎的,“现在市场传闻很多,到底会不会(给互联网企业)批相关牌照,我们现在谁也没法说。因为这是一个突破政策的大事件。” |
腾讯、百度:除了行情,还提供资讯。“打破股民信息不对称问题,掌控个股变化,实时跟踪资本市场最新动态。”事实上,打着如此旗号,第一个推出资讯、选股类软件的并非阿里。 记者查询到,早在2014年3月,腾讯就上线了“自选股”APP,该应用集行情与资讯为一体,用户可以使用QQ账号登录,能够在手机、QQ和网页三端任意一处设置自选股,即可在三端同步查看。用户可以添加自选股票,查看其分时、日K线、周K线和月K线,此外还能查看换手率、市盈率、流通市值、新闻、公告、研报等信息。而A股、创业板、港股、美股是“自选股”主要关注的板块。 昨日,记者下载“自选股”APP发现,在最新的3.8.1版中,已可以实时看到已安装该APP的微信好友分享的股票资讯,以及好友对资本市场的各种评论,一如既往地突出腾讯强大的社交属性。 而腾讯与券商达成合作,“自选股”可以绑定国金证券(20.59, -0.54, -2.56%)、海通证券(20.81, -0.01, -0.05%)以及中信证券(28.52, -0.10, -0.35%)等多家账户。分析人士认为,腾讯基于强大的社交市场,最早布局,目前是“BAT”三家中股票类软件做得最为成熟的。 另外,2月10日开放公测的“百度股市通”APP核心应用为智能选股,基于百度每日抓取的新闻资讯、数亿次的股票和政经相关搜索数据,通过技术建模、人工智能来帮用户获取投资热点信息。 记者登录百度股市通,点开“智能选股”服务,可以看到当前的驱动事件以及热搜指数和曲线图,还有相关的股票,一定程度上可为股民选股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