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杜绝黑车借助打车软件混入出租车阵营,交通委要求打车软件认真核实司机身份,百米出租车认真贯彻执行,司机需持有身份证,服务监督卡原件才能办理业务。而滴滴只需要司机输入真实姓名、出租车公司、服务监督卡号和车牌号码,就可以通过验证。为了体验滴滴的流程,百米的很多同事手机里都安装了滴滴的司机端软件,办公室里不时会想起滴滴的订单呼叫声。 交通委曾三令五申要求打车软件不能采用加价功能,百米是言听计从,加价功能也一直没有列入开发日程,但滴滴却使用加价功能大大提升了乘客打车成功率,司机也因此得到了实惠。在各大应用市场上百米出租车的软件介绍中甚至还明确写到:与大型出租公司合作,杜绝黑车、加价,正规可靠。 产品遇到不确定的政策或其它风险时,创业公司真的没有必要去考虑太多的风险因素,这有可能会让你错失领先的机会。不确定不明朗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中往往孕育着大的市场机会,而一旦形势明朗,在阳光大道上已经挤满了各色的竞争者。 融资:不缺钱时更好融资。打车软件的市场格局从滴滴和快的的补贴大战开始后就逐渐尘埃落定。但最早开始进行补贴的却是百米出租车。起初是补贴司机,出租司机推荐一名乘客安装百米出租车App奖励司机10元,推荐一名司机则奖励20元,这样方法确实奏效,司机的积极性很高。后期开始尝试补贴乘客,乘客使用百米出租车成功打车,会得到话费的补贴。 在当时的出租车公司和司机眼里,百米出租车是“财大气粗”的。百米的投资人主业是做地产的,百米出租车在起步阶段就注入了上千万的资金,而滴滴对外称只有80万的启动资金。 在打车软件逐渐走热,各家纷纷融资时,也有不少投资机构找到百米,但当时并不差钱的百米没有重视融资的事情。而在滴滴和快的开始烧钱大战的时候,正赶上房地产陷入低谷,百米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 不缺钱时候也要想办法融资,别等需要更大投入时捉襟见肘,当然除了资金外,资金背后的资源更是创业公司所或缺的。不缺钱时往往是最容易融到钱的。 后记:吃一堑长一智。有了在百米出租车的教训,在开始一个全新的红包易项目时候,我考虑的是先用最简单的方式去验证业务模式。 拿出业务需求后,产品及研发给出的开发时间需要三个月,我们一起删减掉非核心的功能,部分功能先用人工辅助完成,最后只用了两周多时间就完成了第一个版本。这个版本投向市场测试后,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我们开始从需求审视产品:红包易定位空闲时间变现平台,第一个版本我们希望借助红包达到吸引新用户、分享和订单转化等功能,可能的问题是功能太多不聚焦。 第二个版本我们聚焦在吸引新用户一个功能点上,同样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完成后再次推向市场,这一次效果出奇的好。试想一下,如果第一个版本花费几个月时间具备“完整”的功能,重新做产品方向的调整时,包袱就会很重,对整个团队的打击会很大,这个产品很可能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一直走下去。 最近我面试一个做过拼车项目的产品经理时,他向我展示了1.0版本的产品原型图,其复杂程度让我瞠目结舌,最终的结果是1.0产品还没有开发完成,天使轮的资金就已经花光,项目面临停摆的风险。 很多公司的衰败都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清楚记得百米出租车在最后一段时间里,每一个身在其中的同事无论高管还是普通员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百米出租车一步步走向没落,那种牛入泥潭般的无力感至今想起都感觉很可怕。 “如果你要去创业,多花点时间思考别人为什么失败,不要去思考别人为什么成功”马云曾经这样告诫创业者。我知道创业路上还有很多坑等着我去跌倒,错误在所难免,重要的是能够及时发现自己在犯错,并且还能够保留爬起来的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