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从蚂蚁金服的角度来看,他们则对自身的优势自信满满。 一位蚂蚁金服内部人士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蚂蚁对数据的渴望是别人想象不到的,这种渴望已经到了为了数据去买下别人公司的玩法。但作为国企的银行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一旦要有大的变革,组织、业务、技术、文化都要随之发生变化。”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该人士口中的“别人的公司”,便是去年4月,马云通过其绝对控股的浙江融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恒生集团100%股权的收购。去年10月,阿里系的四位重要高管更是集体加入恒生电子(120.38, -7.49, -5.86%)的董事。 公开数据显示,如今蚂蚁金服日数据处理量超过30PB,相当于5000座国家图书馆的总数据量。 按照此前的计划,两个月之后,蚂蚁金服旗下的民营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即将开业,这也是蚂蚁金服旗下最让人期待的子品牌之一。届时,这家银行又会有怎样的新玩法,拭目以待。 |
“差异化竞争”式合作?事实上,秉持着“平台”理念的马云,或者更希望大中型金融机构内部的业务板块能够搭载上线,借用蚂蚁金服已经有的技术来进行产品的研发。 但蚂蚁金服与传统银行之间的关系似乎又颇为微妙,大有合作与竞争并存之势。 根据《财经》杂志的报道,2014年4月上线的蚂蚁金服旗下招财宝平台,其发展并不如预期理想。“目前,招财宝平台的累计成交金额超过150亿元,与余额宝[微博]将近6000亿元的规模相比差距较大。业界人士指出,一些金融机构仍然对使用阿里平台心存芥蒂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由于蚂蚁金服的部分业务,比如支付宝[微博]、以及即将开业的浙江网商银行也将直接服务终端用户,因此,银行在与其合作的时候保持谨慎的态度也是合情合理。 但双方都更愿意将其视为“差异化竞争”,并保持着一种谨慎合作的关系。无论是“芝麻分”、还是“维他命”,在蚂蚁金服看来,这些都是在服务金融机构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甚至有市场人士称,这是马云在对金融机构释放“善意”,并促进协作。 在上述银行理财事业部负责人看来,“他们确实做了件好事,从互联网思维出发,去更好的为用户服务。” 但上述银行业人士认为:“这并不代表,我们是对立的。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机构都是在做同样的事,只是两者或许出发点不同,应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作用。” |
浙江地区某大型银行理财事业部负责人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两周前和他们确实曾经接触过,关于合作我们持很开放的态度,存在潜在的可能性。但我们最看重的,是怎样能够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产品和平台好不好,最终还是要靠投资收益来讲话。毕竟从生产、销售、再到淘宝去卖,是一个完整周期。最终,如果这个产品并没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收益,那么就更可能是一种噱头。” 一位知名互联网金融观察人士同样坦言称,“如果探究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流行之间的关联,背后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互联网金融一直无法解答一个核心命题——风险控制。” 该人士指出,“互联网没有找到比传统金融更具优势的风控方法,从而使得互联网金融在兴起的过程中饱受质疑。而横空出世的大数据成为了互联网金融支持者的一个重要精神支柱。大数据越不可测,就越具备想象力,对互联网金融而言,就越具解释力。” |
“大数据”效果待考:根据蚂蚁金服的解释,之所以取名“维他命”,“寓意是这一平台将对入驻者很有营养,通过这一平台,金融机构可以瞬间拥有驾驭大数据的能力,从而孵化出全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与平台同期面世的,还有蚂蚁金服、恒生聚源、博时基金[微博]和中证指数等金融机构在这一平台上研发的首个电商大数据指数——“淘金100”指数。 蚂蚁金服还称,“基于淘金100指数开发的公募基金产品——保本基金和指数基金已经在审批之中,预计4月中下旬推向市场。目前已有大量来自基金、保险、银行等行业的金融机构在与‘维他命’平台研发一些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服务。” 以电商交易数据为基础的指数横空出世,再一次提醒大家将目光聚焦在蚂蚁金服手中的王牌——“大数据”。 尽管新鲜感十足,但市场并不缺乏冷静理性的思考。 多位资深业内人士均对理财周报记者透露,从“大数据”到真正的“大价值”其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基于交易数据的产品,究竟是否能为投资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仍有待时间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