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业态可期:无论是“新设”还是“并购”,不断涌入的各路资本激活了原本相对传统的保险业在资本市场的活力。去年起实施的《保险公司收购合并管理办法》,无疑为保险业内外的各路资本提供了更多形式的对接平台,未来保险业或将迎来一轮重组洗牌潮。同时,资本双向流动的加速,在一定程度上将会为行业发展推波助澜,我国保险市场将日趋成熟与规范。 “我国保险行业已经在迈向成熟的路上前进了好几步。”肖建具体指出:“目前,保险业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广,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成熟的保险市场应具备保险公司、被保险人、保险中介机构3个方面,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理应各司其职、各展所长、优势互补。随着国家放宽经营区域限制、逐渐实施费率市场化及改革收购合并管理办法。保险市场将日趋成熟与规范。” 郭金龙在总结保险业未来发展态势时说道:“总体来说是一个快速持续稳定稳健的发展态势,而且保险保障范围和水平都有一个很大提升,而且国际上竞争力和影响力也会进一步增强。”同时他指出:“另外互联网的技术介入到保险管理的流程和技术当中,会使现阶段我国保险的公司治理经营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更为利好保险企业的创新发展。” |
互联网保险风生水起:2015年起始,“互联网+”之风便开始在国内的各个领域掀起波澜,银行、证券行业走在金融改革的前端,早已搭上了互联网的顺风车。而今年年初国内知名券商发布《下一个十倍的大风口—互联网保险》,也为互联网保险股带来了勃勃生机,更多的资本开始向互联网保险涌入,保险行业也正在接受由互联网带来的改变。 现阶段国内几家大型的保险集团都开始创建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如中国人寿(40.00, 1.38, 3.57%)的“国寿e家”、中国平安(90.11, 2.12, 2.41%)保险的“网上商城”、“万里通”,以及泰康保险的“泰康在线”等。同时更有电商平台跨界进入保险领域,目前淘宝、苏宁、京东、腾讯、网易等均已涉足保险销售。 同时第三方“中介”式保险服务平台也悄然兴起,这类公司本身不属于保险公司,而是由一些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等保险中介以及代理公司利用互联网平台搭建“桥梁”,提供保险服务。 尽管不同的互联网保险模式存在各自的利弊端,但许多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互联网会为保险业带来颠覆式变革,肖建指出:“目前,在保险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保险营销的成本压力逐渐增大,由于保险产品线上线下营销成本差距大,产品单价比较便宜,故互联网产品可以迅速发展起来。在国内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保险行业正处于变革期,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险企将针对互联网推出系列特色产品,我们对未来各险种整体互联网销售规模增长和占比提升都保持乐观。” |
内外环境促资本涌入:掀起这一轮资本涌入热潮背后的原因,与保险业发展的大环境不无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研究室主任郭金龙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说明看好保险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空间,因为现阶段保险是起始阶段,远远没有成熟,所以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新的保险”国十条“为未来保险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目标,要从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 因此从政策层面上看,保险新“国十条”打开了整个保险行业的成长空间,中研普华研究员肖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2014年保险新“国十条”将保险业的地位由社会保障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升为“重要支柱”依赖,已经打开了整个保险行业的成长空间,2014年全国保费收入突破2万亿元,保险业总资产突破10万亿元,保险业增速达17.5%,尤其是专业性保险公司渐受政策鼓励和支持。 “从市场层面来说,传统产险和寿险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传统险产品因预定利率过低已无法与银行理财产品、基金产品等竞争,如果进入传统保险市场,盈利压力比较大。”肖建说。因此如果只是对原有的保险市场主体进行简单复制,一味地模仿追随而没有提升,则很难在竞争中获利。 肖建同时指出:“从融资能力的角度说,在如此多排队等批复的队伍中,不乏实体领域的实体企业,在民营企业融资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保险的融资杠杆优势凸显。”因此利用股东本身在相关领域的业务优势,同时发挥自身优势进入保险市场,或许更容易在竞争中占领优势。 |
资本排队进入保险业:保险业业内人士指出,自保险新“国十条”的政策红利落地以来,现已有近百家正在筹备中的保险机构排队等待保监会的监管审批。名单中包括一长串正在低调筹备中的保险机构,包括山水人寿、民信财险、安鹏财险等。 值得关注的是,相比较以前集中投资寿险等传统保险企业,更多的资本开始逐渐向项目类保险领域转移,主要体现在一些专注于互助保险、保证保险以及儿童保险等细分保险的保险企业。 记者梳理资料了解到,名单上已经出现专攻新型细分领域的保险公司,包括国民互助保险公司、海陆信用保证保险、童缘少儿人寿保险公司等。同时伴随着“互联网+”风潮的兴起,互联网保险也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尽管此番资本涌入保险业带来了许多“生面孔”,但并非所有的资本都局限在“新设”这一模式上。新“国十条”不仅为保险业带来了新机遇,更是推动了保险企业退市机制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资本也开始青睐“收购”的模式。据业内人士称,在排队等批复的队伍中,不乏非上市保险公司股权转让的交易双方。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于买方而言,目前一级市场上保险产业资本的并购价格并不便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非上市保险股权交易市场供不应求的现状。”一个保险公司的股权转让交易,甚至可以吸引到十几家资本前来洽购,如此紧张的竞争局面带来了价格的不断提升,有的甚至超过了二级市场上市保险股和保险影子股的估值水平。 但对于不断飙升的价格,并购热度却依然不减,“新的保险牌照获批不易,相比之下,收购现有保险公司股权所涉及的各项监管流程在操作上相对简单一些。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参股模式所带来的利润在短期内或能立竿见影,而新设保险公司获批开业后将面临机构布局及业务拓展等不确定性,投入的资本与回报往往不成比例。”参与并购的民营企业管理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