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交流数据显示,从各险种的保费收入来看,不同于其他中小型寿险公司在分红与万能险上的高歌猛进,天安人寿则倾向于在传统寿险上发力,2014年天安人寿传统寿险保费收入约为18亿元,2013年则为近2000万元;分红寿险则由2013年的19亿元缩减至2014年的8亿元,万能寿险也由29万元降至22万元。 据了解,此前趸交保费在天安人寿的保费构成中一度超过九成,目前这种情况已出现较大改观:2014年天安人寿期交比例为17%左右,10年期及以上新单期缴占比为8.45%,较2013年年度水平有所提升。 天安人寿在其2014年报中称,“短期险赔付率、个险代理人渠道佣金率、银行保险渠道手续费率均指示公司目前的业务成本较高,但佣金及手续费率较2013 年均有所下降,且在费用管控上,费用超支率水平较2013年下降幅度明显,公司将持续加强对费用的管控,提高全面预算管理能力,早日实现盈利目标。 |
“现金奶牛”风格迥异:近几年,天安人寿与华夏人寿的发展已不在同一“量级”。规模保费收入上,天安人寿刚刚进入“百亿俱乐部”,但华夏人寿则通过银保渠道的扩张,迅速跻身寿险行业前列。 实际上,如果仅对比原保险保费收入,天安人寿与华夏人寿的差距并不大,2014年华夏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1.7亿元,行业排名第34位;天安人寿则为28亿元,行业排名第36位。 但在规模上,华夏人寿则远超天安人寿。根据华夏人寿近期发布的年报显示,该公司去年实现规模保费收入715亿元,同比增长92%,市场排名跻身第七。今年年初,华夏人寿以26亿元参与西水股份(38.03, 0.28, 0.74%)的定增,其作为“现金奶牛”的效果立竿见影。 分渠道来看,银邮渠道占比已举足轻重。记者获得的一份同业交流数据显示,2014年华夏人寿银邮渠道规模保费超过660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90%以上;其中新单规模保费收入超过650亿元,同比增长100%,几乎均为趸交。 今年一季度,华夏人寿延续了保费规模增长的强劲态势,以超550亿元的规模保费跻身行业第四。而天安则仍旧遵循既定的发展速度。 凭借投资收益大幅增长,华夏人寿业绩也出现大逆转,由2013年亏损15.87亿元到2014年盈利11.55亿元;天安人寿则仍未走出亏损泥潭,2014年虽然已大幅减亏,但亏损额仍达到2.59亿元。 相比于华夏人寿的“激进”,郭自光带领下的天安人寿风格则相对保守,其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多元渠道经营来降低业务成本的意图较为明显。 |
郭自光:出于创业需求而离任。又一轮高管变动之后,天安人寿将发生哪些变化尚不得而知。据记者了解,通过一年多的理念整合与系统准备,天安人寿正在尝试重构商业模式与企业基因,并积极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展开合作,意图将天安人寿打造成为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寿险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郭自光1957年4月出生,曾任新华人寿首席财务官、资金运用部总经理、资源管理中心主任等职务;2010年10月加盟天安人寿,任董事长特别助理;2012年9月起出任天安人寿总经理。 对于郭自光离任的原因,天安人寿内部人士并未做出太多解释,只表示2015年将是天安人寿全面进军互联网金融的一年,这一策略并不会发生改变。 2014年末,郭自光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从2015年起,要从总公司层面实质性打破传统部门设置和原有组织架构。他曾对天安人寿的定位是,2015年,一方面通过由员工自主发起项目(BU,Business Unit),削减下的成本转化为产品优势;另一方面,保持2014年100亿元的年保费收入规模的同时,进行结构调整,期缴比例要达到15%-17%。 19日晚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联系到郭自光,郭表示自己出于创业需求而离任,天安人寿未来的经营策略还要看新领导班子如何确定。 本轮高管变动涉及到两家寿险公司——天安人寿与华夏人寿,二者股东之间关系甚笃,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因此,华夏人寿与天安人寿之间曾有过高管的“流动”,2012年华夏人寿原总经理韩德便曾转任天安人寿董事长。 资料显示,目前天安人寿的股东包括领锐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佳伟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陕西华秦土地复垦整理工程有限公司、杭州腾然实业有限公司和大连桥都实业有限公司,这五家公司分别持股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