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损俱损:防范风险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企业好,银行才能发展得好。“银行是顺周期行业,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银行风险偏好下降,经营必然比较谨慎。但是银行现有的绩效考核标准、风险评价标准以及监管要求会放大这种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 曾刚认为,银行自身的管理考核过于强调短期经营绩效,利润考核和风险控制流于短期化,而不考虑长期经营效益,这会加剧企业经营波动。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是,企业不需要贷款时,利润考核压力之下,银行会促使企业多贷款,甚至超需求贷款;而一旦有风险,在眼前的风险考核压力之下,银行又会“跑得快”。 “将风险管控放在首位的监管模式,叠加银行对利润的追求,带来了银行经营的短期化。”曾刚说,实际上,在经济下行期,可以适当提高对银行的风险容忍度,放松对一些风险指标的过度关注。比如对风险企业分类,对那些实际经营不存在问题的企业,可以放开转贷续贷的条件。 在现行监管要求之下,银行与实体经济结合不紧密,导致银行经营时常偏离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真实风险状况,信贷、金融产品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脱节。 曾刚建议,可以考虑引入公共政策,应对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地方政府可以建立风险分担和风险补偿机制,比如设立风险分担基金、转贷基金,给一些遇到困难的企业提供转贷资金,释放银行的恐慌情绪,稳定市场。这样银行之间就不会过度夸大风险,破解银行和企业互不信任的恶劣信用环境。 “银行最根本的是要了解企业,这才是风险控制的最有效方法。特别是当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时,银行不能‘见风就是雨’。”恒丰银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海峰认为,银行应该统一认识,对于因对外投资造成资金紧张的企业,要充分考虑投资情况,给企业充足的时间,让企业逐步收回对外投资资金,达到各行有计划逐步压缩退出的目的。 “如果企业的主业经营情况健康,有发展前景,那就不能抽贷、断贷,而是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胡海峰说,要建立银行和企业之间互相信任的关系。银行的信心会感染企业;企业有信心,也会让银行更有信心,这是相辅相成的。 “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很多是因为过度融资。银行服务企业不能追求短期效益,而是要为企业长远发展做打算。银行赚快钱是不健康的,在信贷上要为企业量体裁衣,避免过度融资。”胡海峰说。 |
雪上加霜,一个地区发现了风险苗头,整个区域的贷款规模都被缩减,形成恶性循环:“当初银行对企业的过度授信,也注定会带来今天的风险爆发。”在市场上打拼多年的小企业主吴群,对银行给企业的贷款方式颇有感触。 吴群说,经济好的时候,银行做业务就是拼速度。一些商业银行看到国有大型银行给这家企业贷款了,就要想尽办法同比例把款放出去,甚至不惜美化财务报表、给企业“整容”。这么努力做,是因为业务量的大小和个人薪酬水平直接挂钩,只有尽快把贷款规模做上去了,他们才能拿到奖金。 实际上,很多企业拿着这么多钱花不了,转手又贷给别的企业了,转贷的利率比银行利率高一两倍,但风险也随之传导放大了。随着风险的传导,一些地方盛行的民间借贷开始出现资金链断裂,引发金融风险上升。 “这个时候,银行应当成为稳定金融市场的中坚力量,而不是雪上加霜。”某西部省份的一位市长谈起去年一些银行的防风险措施,仍耿耿于怀。去年上半年,受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的影响,市里不少企业资金压力很大,非常期盼银行能伸出援手,为企业排忧解难。但此时很多家银行做出一致决定:鉴于风险上升,将进一步缩减对该地区的贷款规模。 “就算一个区域出现了金融风险的苗头,但我们还有很多好企业,这些企业对银行贷款的正常需求总应该满足吧?银行对整个地区实行‘缩贷’政策,反而加剧了风险蔓延,对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非常大。”这位市长介绍,受“缩贷”影响,市里一家效益很好的企业也因此“躺枪”,贷款到期续贷困难,市里几次出面与银行协商都无济于事,最后只好在香港证券市场减持自家股票变现,才度过了续贷危机。 为了帮助本地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渡过难关,在江苏、浙江、四川等省份,很多城市均设立了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拿出几亿元作为“过桥”资金,用于企业还贷续贷应急。“不仅要出‘过桥’资金,还要替银行甄别企业的经营状况。防风险本来是银行的事,现在却需要政府承担额外的责任。”提起一些银行简单粗放的防风险方式,不少地方政府都表示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