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流动性成券商负担:据同花顺(79.760, -2.60, -3.16%)iFinD统计,以2015年中报数据来看,净资本实力榜排前5名的分别是海通证券(15.20, 0.26, 1.74%)917亿元、国泰君安(21.28, 0.70, 3.40%)830亿元、中信697亿元、广发688亿元和华泰证券(18.14, 0.00, 0.00%)521亿元,而国信证券位列第六,净资本为409亿元。 在当前以净资本为核心的行业监管体系下,净资本实力对证券公司的发展特别是融资融券、质押回购、并购直投等业务具有重大影响。 截至2015年6月底,国信证券累计开立信用户44万户,市场排名第三;融资融券余额1053亿元,市场排名第七。根据两融业务最新规定,融资融券余额不能超过公司净资本的4倍,这意味着国信证券两融余额的天花板在1600亿元上下。 国信证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胡华勇分析称,目前从杠杆指标、净稳定资金率、流动性覆盖率等风控指标来看,国信在资产负债规模和流动性方面都能够较好地支撑融资融券规模的发展。 但是,股灾之后情况正在发生变化,6月启幕的围剿配资给券商资本中介业务带来很大影响。仅以融资融券为例,从6月的2万亿元下降到如今的9000多亿元,也就是说,券商不得不承担万亿剩余资金的利息成本。 平安证券[微博]分析师陈雯在研报中分析称,“两融规模从高峰期到目前下降了近1 万亿,假设1 万亿资金中80%剩余还款期限大于1 年,则有约8000 亿债券资金形成冗余。如果这部分冗余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收入利息率大约为4.00%左右,支出成本约5.70%,则有约1.70%的利息支出无法覆盖,经测算,这部分利息支出对证券公司净利润的影响约6%。” 9月,国信证券的经营数据并不太如意,营收和净利环比降幅为50.67%和61.59%,在上市券商降幅榜上分别排名第3和第4。 |
融资计划可能暂时搁置:据《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国信证券除了在二级市场进行融资之外,还通过公司债、次级债、短融、收益凭证等多种组合拳融资补血。 今年2月17日,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国信证券通过了将发行次级债券600亿元额度的计划和关于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的议案。同年5 月4 日,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公司通过了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00 亿元的永续次级债券的融资计划,并通过《关于调整收益凭证发行相关事项的议案》,同意公司收益凭证的发行总规模不超过净资本的60%。 据记者统计,2015年国信证券计划通过短期公司债券、次级债券、融资券及收益凭证等融资2000多亿元的筹码,截至目前已累计融资1000多亿元。加上刚刚公布的700亿元债券融资和两融收益权等资产证券化融资计划,国信证券2015年的募资预期至少2000亿元。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多数调研者对国信证券密集的融资计划比较关注。“公司IPO募集资金规模不大,而公司各项业务发展迅速,对于资本金需求较高,公司的资本规模与业务规模不匹配。”国信证券对此回复称。 值得一提的是,次级债是可以计入证券公司净资本的。次级债开始于2005年,直至2014 年证监会[微博]取消次级债券行政审批后,次级债券发行规模才实现爆发式增长。根据规定,到期期限在3、2、1年以上的长期次级债,可分别按照100%、70%、50%的比例计入证券公司净资本。陈鸿桥事件的发生让国信证券融资计划蒙上阴影,目前尚不知道监管层会不会对国信证券做出进一步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