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系列写完了。对于那个关键的问题 “银行到底会不会消失?”其实赵本山老师早有分教: 说,有一只老虎,被蛇咬了一口,老虎急了,就想把这蛇踩死,追啊追追追,追到一个小河边,这蛇钻水里去了。老虎在河岸上就这么等,小样的我就不信你不出来。不一会,从里面钻出来一只王八,老虎上去就把它按住了:“小样,你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
记得若干年前写授信报告时,最难过的环节就是资金需求测算;因为无论如何改变假设条件,企业根本一分钱也不需要;于是报告上流贷用途一栏中,清一色都是“扩大再生产”。这说明大部分流贷的存在理由只有一个:用来替代中长期贷款。这逻辑虽然明显拧巴,但如果您不清楚批中长期贷款有多难,就一定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银行界人士。 于是每次流贷到期之日,便是文章开头的古龙式过招上演之时。每一次续贷都是一次智取威虎山,斗智斗勇。这样反复过招的结果,企业为了能继续贷款,每年都要先还后贷,疲于奔命,生不如死;就算项目真实存在,在被过桥贷款定期循环揩油下,能熬到完工那一天一定是个奇迹。 每一次经济危机,银行抽贷惜贷等自保行为一定是被控诉的对象。大家不要打我,我想说的是,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真正负责任的企业从来不会借自己还不起的债,就算真有扩大再生产的需求,也一定只会拿长钱,绝不会做短期拆借,作茧自缚。 富人钱生钱,穷人债养债。泡沫泛滥时,银行的抽贷惜贷,是有助于挤出投机泡沫的。 问题是,您能撑到泡沫挤干净那一天吗? 悟空:师父,写不得啊!我若走了,谁为你除妖降怪保你西行呐? 唐僧:难道八戒沙僧就不能降妖? |
银行这门生意,其实用一句普通话就能说清楚:您把钱放在银行,银行把您的钱借给别人;多收来的利息拿去盖总部、添分行、建系统、付工资水电税杂费、和覆盖收不回来的坏账。 但这只是金融的定义,并不是本质。说到金融的本质,我只能讲虚的,毕竟高度还远远不够;但在我短浅的金融从业生涯中,确实强烈的感觉到,这定义里有一条关键的因素没有提到,而恰恰是这一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败都在它。 它就是“偏好套利”。 银行的钱,其实都是因为大家有不同的偏好,才有机会赚的来。首先大家都希望借长钱存短钱,买房子时都希望选最长的三十年还款年限,但肯定不想把自己的钱在银行里放三十年,估计连一年都得考虑考虑。所以银行每天干的都是借短贷长,在赌(正常情况下)大家在同一时间有相同需求的概率是极小的。 所谓汝之砒霜吾之毒药,这生意银行能做,因为有整个社会运转体系设计的支持。银行借短贷长是社会需要,而实体企业一旦短贷长用,那就是在赌。 小时候看西游记时,我最担心的并不是唐僧师徒一路上会遇到多少妖怪;而是身上的干粮到底够不够撑到到达西天那一天。就算悟空拔根猴毛能变出馒头,但究竟有多少根猴毛可以拔? 当供给同整个项目耗时不匹配时,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能把风险放的极大;因为不管是借钱的还是还钱的,心里都没底。当企业的贷款期限同实际用途不匹配时,情况随时有可能从不可预测发展成无法控制。 尤其是当流贷流向泡沫制造机,钱完全不创造任何价值,只能制造出僵尸。 |
银行七宗罪之六:以债养债 黄昏,桌旁,两杯水,都已干。 人,男人,两个男人,一副眼镜,一条领带,隔桌对望。 “是你?” “是我。” “你来了。” “我来了。” “你不该来。” “我已经来了。” “你毕竟还是来了。” “我毕竟还是来了。” 沉默,良久的沉默。 “出招吧。”眼镜最终打破沉默。 “滚!”领带利落,没有半点迟疑。 “岂有此理!”眼镜一拍桌子,站起来转身便走。 “慢着!不是让你滚,是让债滚… ” 眼镜停住,缓缓道:“滚多久?” “再滚一年。”领带干脆无一丝犹豫。 眼镜脸色已变,心里说不出的恐惧。 他苦笑道:“一定要再滚一年么?” “一定!” “若我不滚呢?” “鱼死网破,你大可试试!” 沉默,死一样的沉默。 许久,眼镜抬眼咬牙道:“好,我就再滚一年,只是这次你要先还,旧的一到账,新的马上出!” 领带大喜:“君子一言!好,我这就还!” 然后想想不对:“为什么你不先滚,非要我先还,这一次你先滚,我后还。” 时钟又转过了两个时辰,先滚还是先还,眼镜终于做了让步。 夜已深,他把利息提高了两成,放款条件紧了又紧之后,在放款通知书上签了字。 深深舒出一口气,眼镜转身走出门去。 还未到门口,心中突然一震,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然而已经晚了,领带已经跑路,只留下身后阵阵尘埃… 写到这里,古龙老师扬脖灌下一杯酒,叹道:我银行界的精英们,本来一手好牌,为何落得如此地步? 以债养债的道理大家都懂,本不用多释。然而首先要弄清楚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借新还旧都是罪恶的。以债养债恰恰是我银行业界的谋生手段,作为人类史上杠杆最高的生意模式,我们本来就是每天靠借钱过日子,而且还都是借短贷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