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票据乱象调查:入“市”资金规模小 清查或影响流动性

查看数: 511 | 评论数: 2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6-1-29 09:17

正文摘要:

“行业里有漏洞,票据的资金挪用不少,但是做这行当的人都知道这钱是不能乱用,干这行的人一般都有点身家,他不会乱搞,如果把钱融出来,只是做票据和理财,流动性强,不会出问题。当政策收紧银行不让做,大不了还掉 ...

回复

台湾归途 发表于 2016-1-29 09:18:35
整顿清理短期或影响流动性:但银行票据风险事件以另一种形式影响市场。那就是监管开始日益趋严。 事实上,目前票据的流转很多操作不合规,目前大行已开始排查票据业务风险,暂停相关票据业务。这使得相关票据业务一定程度上收紧流动性,万德数据显示,珠三角6个月票据的直贴利率(月息)1月4日时为2.55‰,在1月28日达到3.65‰,经计算上涨幅度为131BP[计算方式为(3.65‰-2.55‰)×12×10],票据利率的上涨短期对流动性产生一定影响。

2015年12月底,银监会下发203号文,对票据业务风险作出提示,对通过票据转贴现手段消减资本占用、掩盖信用风险、创新“票据代理”规避监管等7种典型问题进行了提示,强调将“低风险”业务全口径纳入统一授信范围,禁止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业务。

“监管部门去年就开始堵了。票据这个市场近年形成的游戏规则有人为漏洞。”庄明表示。“直贴行第一手背书很关键,没人给他背书就转不出来了。直贴行从哪来?票据里存在代理行,这些代理行把账户开到大行去做,代理行出现人为失控,人民银行去年在查这个问题,只要杜绝代理行的漏洞,就不存在后面的问题了。”

庄明表示,当票据市场规范清理整顿时,可能会出现违规使用的资金衔接不上了,“以前还有漏洞可以衔上,现在衔不上了。可能会曝出一些票据案”。但由于票据兑付不会集中到期,期限错开,所以票据案不会集中爆发。

广发证券资深银行分析师沐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类案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票据业务电子化程度低,仍存在手工交验环节,有空可钻,接下来的监管会加快推进票据业务电子化,加强对票据业务的流程监控。

沐华认为,由于票据贴现计入贷款额度,带有放杠杆效应,监管排查规范票据业务可能引起相应资金收缩,对资金面和股市料将形成压力。杨荣在研报中也表示,事发后监管更趋严厉,金融系统会大力清查,尤其涉及股市资金。预计银行业马上会启动票据业务全面自查。银行自查需一段时间,其间金额较大的黑天鹅案件或逐渐暴露,银行利润也可能受到影响。

杨荣预计,“相关违规资金犹如惊弓之鸟,为及早平仓脱身或提前卖出相关资产(由于票据融资期限较短,投资资产流动性通常较强)。股市、债市可能因此面临短期资金外流。”

不过,银行票据只有6个月期限,倒推回去,只有去年7月以后的资金才可能留在股市,而当时股市已出现大幅下跌,票据资金挪入股市的吸引力不足。而媒体报道的数据也显示,票据融资2015年下半年增长11%(注:全年为73%),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下降了1.09万亿元,去年7月份之后票据融资下降明显,说明票据资金进入股市的资金也不会太多。
台湾归途 发表于 2016-1-29 09:18:10
票据贴现流向股市不多:票据乱象要从近年兴起的“神奇”的票据功能说起。银行承兑汇票,这原本是一种解决贸易双方信任问题的支付工具(带融资功能),最后却成了中小企业的纯融资工具。

东方证券银行分析师王剑用例子解释了票据市场动作过程:A公司向B公司购货,约定价款100万元,但暂时没钱,想赊账。B公司可以接收赊账,但不确定A公司未来会不会如约付钱。因此,A公司就向银行申请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然后把这张票据交给B公司。这张票据的意思是:到期后(比如6个月后)银行见票即付100万元。

B公司收到票据后,可以到期后到银行兑付。但如果还没到期(比如还剩3个月),要用资金了,则可把这票据“卖”给另一家银行,提前拿到资金,这就是票据贴现业务。 对于这家贴现银行,则相当于放出一笔“贷款”,这笔贷款是以票据为抵押的。待到票据到期后,贴现银行去开票银行兑付100万元。

以上都是正常业务。后来,这一业务慢慢变味。变味的关键在贴现。企业拿到票据,可以找别的银行贴现成资金。按规定,开票据要有真实贸易。“提交给银行的资料都有贸易背景,只不过大部分是不真实的,融资票大概占到70%-80%,这个市场都知道这个问题。”一位熟悉票据的银行业人士庄明(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那么,怎么把钱套出来呢?庄明介绍:“很简单,随便找个企业开个商票,再找个直贴行,直贴行可能是某大行的代理行,然后通过该大行背书转走票据,把钱套出来。”

而套出来的钱又投向哪里?“流向股市的不会多。”庄明表示,“行业里有漏洞,票据的资金挪用不少,但是做这行当的人都知道这钱是不能乱用,干这行的人一般都有点身家,他不会乱搞,如果把钱融出来,只是做票据和理财,流动性强,不会出问题。当政策收紧银行不让做,大不了还掉这笔票据弄出来的钱。但是如果挪用去做股市等风险高的投资,一旦还不起,就会出现窟窿。”

事实上,在监管上,票据的不真实贸易漏洞难堵,因为融资方平仓资金不出问题的情况下,核查难度较大。“票据出来的钱好些是投到票据或理财去了。比如,他们在银行买理财产品,再通过质押、开银票、套现等来赚差价,年回报有10%-20%,票据的价格才2%-3%,有很大的利润空间,而且没风险。”庄明说。“这种方式理财的收益很高,又基本没有风险。当然股票诱惑太大了时,也不排除有人挪去炒股票,这些是‘无畏’的人。”

庄明认为不需担心票据风险的同类案件大量爆发对股市的影响,“这是个案,这个事件中,专业的票贩子跟银行合作才能做得到,这类型的资金进入股市不会超过几百亿,估计有几百亿都多了。”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农行票据违规事件问题出在票据保管环节,属于操作风险,不具有普遍性,对股市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