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稳定 做空人民币声音渐弱:沈建光认为,近期美元持续震荡走弱与去年底美联储加息之前市场普遍看多美元形成巨大反差,也回击了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做空声音,“不难想象,年初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对冲基金坚定做空人民币的损失相当惨重”。 自4月27日美联储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导致美元指数波动增加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在不断调整。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由6.4954大幅上调至6.4589,调整幅度为0.56%或365个基点,成为自2005年以来最大上调比例。5月4日,美元触底反弹的攻势让人民币承压,中间价报6.4943,较上一交易日又大幅下调378个基点,成为自去年8月11日“新汇改”后最大的下调幅度。 受中间价大幅下调影响,4日盘中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承压明显,盘中人民币最低贬值至6.5021,贬值幅度超过0.4%。尽管如此,业内普遍预期,人民币近期对美元中间价的大幅调整,反映的是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波动增加,并不代表着市场对于人民币预期或中国央行的政策出现明显变化。 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的首席执行官劳伦斯芬克(Laurence D. Fink)近日表示:“很多对冲基金认为2016年将会有大事发生,人民币需要贬值。但我可以公开地说,这在2016年不会发生”。 花旗分析师则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称,近1个月,在中国宏观经济企稳、商品价格回升,且美元强势不再的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推动新兴市场货币反弹。“短期而言,在全球宏观环境改善的背景之下,随着风险厌恶情绪的减弱,新兴市场货币或有望获益。”花旗预期人民币对美元在0~3个月及6~12个月的目标汇率分别为6.50以及6.60。 虽然,“中国经济现回稳迹象,或暗示了未来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将有所减弱。除此,中国政府正致力于阻止外汇的剧烈波动,资本外流速度有效减缓,市场信心重现。”但花旗认为,中国经济依然面临重重压力,加上人民币趋向更自由的浮动,未来人民币依然面临贬值压力,但贬值幅度或趋缓。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民币汇价趋稳的背景下,短期内亚洲货币也存在升值空间。但较为疲弱的进出口,以及经济活动趋缓可能继续令汇率承压,中期来看亚洲货币或继续疲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