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菲特多年投资经历来看,他对于投资的安全性一直有要求,也就是不求暴增的盈利,而是稳定的现金流入账以及可靠的退出策略,他此前持有的可口可乐和DQ公司的股票就都是这种范畴。从这个角度考虑,老人家投资IBM和苹果公司就是符合其一贯的逻辑的了,并且很多时候巴菲特也是逆势的,就是通过长时间持有享受大公司跨经济周期的股票增值效应,这个方面苹果公司也是存在未来潜力的。 巴菲特投资苹果,一方面可以享受丰厚的股息回报,相当于每年6%的定期存款;另外,华尔街预期IBM在未来两年会出现营收增加,苹果公司是硬件公司,如果能有一款新的iPhone大卖,股价上涨是分分钟的事情,所以巴菲特的投资即使有浮亏,对于资金成本极低的“股神”来说,他也能承担20多亿美元浮亏的压力。 巴菲特投资科技公司,一方面可能是 Hathaway 公司的投资经理对这些公司重估的结果,一方面也代表巴菲特和合伙人们对未来公司形势的一种判断,如果笃信“股神”能够延续过往几十年的战绩,现在也是一个跟随的好时机。 [dzapp_call=hr_view,1480]团队经理[/dzapp_call] |
巴菲特并没有改变数十年的投资理念:中概股私有化大潮中许多公司给出的理由就是美国股市给予的估值比较低,而中国A股的高估值让人眼红,例如私有化中市值最高的中概股公司奇虎360,私有化报价是93亿美元,给出的A股市值预期是3200多亿元人民币,500%的估值差别足以让资本费尽周折筹谋回国上市了。 美国股市因为信息披露详尽,所以市场对于大多数公司的估值在一个比较中允的范畴,也就是中概股公司认为的估值低。对于部分高估值的公司,比如 Facebook 和亚马逊,那是因为华尔街重视的公司成长性和毛利率等指标在起作用。 IBM 和苹果公司的股价下跌,就是公司业绩增长降低,营收出现下滑的表现。 如果按照华尔街一般的思维方式,买入一个业绩可能增长的公司,通过业绩推动的上涨享受股价增长的红利,对公司新的估值在财报和市场的互动中进行调整。而巴菲特此前投资的IBM、苹果公司,想要竞购的雅虎公司部分业务,都不能被划归到这种模型中,加上“股神”数十年以来价值投资的名声在外,其战绩也过于彪炳,所以大家都在猜测老人家为何突然改了投资策略。不过如果从股息回报、投资安全性角度考虑,巴菲特投资IBM和苹果公司的思路也许就可以解释的通了: 1、IBM和苹果公司的股票在走低,不过公司的分红并不低,对于巴菲特和 Hathaway 公司公司来说,在目前的美股市场,大的公司能抵御经济周期,能够带来稳定红利的公司就是好的现金流,也就是很好的投资标的。 2、从估值上考虑,苹果公司目前的市值是5234亿美元,苹果公司持有2300亿美元的现金和等价物,每年能够有500亿美元的纯利润,也就是说华尔街给苹果公司的PE是5倍,从回报角度看,这比很多公司的安全边际更高。 3、IBM和苹果公司的市值分别为1430亿美元和5234亿美元,都是华尔街的高市值科技公司,持有公司股票的对冲基金比较多,即使巴菲特改变思路,想要退出,也能很快卖出股票。 [dzapp_call=hr_view,1487]消费金融产品经理[/dzapp_c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