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5:一个天使投资人能有这样一次人生经历,第一个项目就能如此波澜壮阔,是莫大的荣誉与福气,中国的天使投资前途无限美好。 |
解读24:很多时候,往往敌人比朋友更靠得住。滴滴和快的合并后的公司,是个更加独立发展的公司,所有的股东,包括战略股东也都对新公司寄予很高的期望和祝福。 市场竞争远远没有结束,我们因为共同的敌人走到了一起,Uber、易到仍是活跃的竞争者,新的传统租车巨头也会挤进这个领域,移动出行是个非常广泛的领域,“美好出行”的征途才刚刚起步。 关于更多的合并细节和未来业务梳理等等,我知道的信息不多,也不便透露,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交通出行是个大市场,还有很多的创新点和机会,滴滴和快的合并后的新公司将是这个市场里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 至于滴滴和程维能有今天,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得益于他学习能力强,进步速度快。你的想法告诉他,下一次他能说得比你更好、更透。 高瓴资本的管理合伙人 张磊曾经这样侧面评价过程维:“每一个季度见他,他的进步都非常之大,这样的人,你说不投还能怎么办,必须得投啊。” 我和程维一起相处有8年,除了学习能力强,他的特点还有聪明、执行力一流、口才出众。他对团队的领导和掌控能力也很强,A轮融资前,因为资金紧张,公司招聘员工的时候不管之前工资是一万还是两万,当时加入,工资只能给五千块。 如果你是冲着高薪水来,不相信移动改变出行的梦想,那就不要加入。即使是这样的条件,他还是能稳得住军心,这是很考验卖梦想的能力的。 滴滴在经历几轮补贴大战以后,尽管补贴出去了大把的钱,但是用于团队和公司本身,比如采购桌椅这样的事情,还是能省则省。滴滴今天的手笔比以前大,队伍扩张也更快,对于内部可能的腐败,他仍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三年的时间,程维已经迅速地从一个BD经理成长为眼光独到,能纳贤用人,能应对复杂局面的年轻CEO。 不但能驱动庞大的团队,还能协调各大股东的关系,把董事团结在他的周围,让大家都愿意为公司出力。走到今天,他仍能保持冷静独立思考,还时不时的自我调侃:“我们是被催熟的,样子有点胖,可能是水肿。” 随着公司的壮大,我们的角色分工有了少许的变化。如果滴滴是一辆车,我以前和其他执行董事是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现在把位置交给柳青,但我们仍在后座。 公司持续的有新的董事加入进来,给予程维帮助,越来越多的牛人包括极有名望的人加入董事会,对滴滴是最大的好事。 早期,金沙江的朱啸虎、腾讯产业基金的彭志坚以及中信产业基金的吴敬阳对公司有很大的贡献,直到今天也一如既往地出谋划策。 此后柳青来了,程维的副驾驶多了一个可以实时在现场对话的人,效率更高。 今天的董事会里除了Dexter(快的CEO吕传伟)和David Su(经纬管理合伙人徐传陞),又出现了彭蕾和刘炽平这样的人物,无疑会有助于把公司的业务和管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这辆车的驾驶员始终是程维和Dexter,最后的方向仍由他们掌握。我们自始至终能做的就是提醒,碰到了危险,嗓门会大一点。 他们愿意听,自然会调整。如果我们喊的声音再大,他们却没听进去,那也只能认了,因为这就是游戏规则。 “坐到后座”,我的心情是什么?这就是一个天使投资人必须要面对的事情。早期投资人都将面对一开始对公司影响力很大,到后期对公司价值逐步下降的事实。 做天使投资就像放风筝,你曾经紧紧攥着手中的线,渐渐风筝越飞越高,让你越来越看不懂。这是好事,如果它一直在你眼前,甚至就在脚底下,反而是失败,说明公司没做大,CEO成长得太慢。 要我形容和滴滴一路走来的这个过程就是互相依托,相互成全。三年前局外人会评价,程维遇到我是他的运气;但在今天我必须得承认,能遇到他,是我的福气。 |
解读23:同行企业之间是竞争对手,但创始人之间要是朋友,这是新型企业家的精神品质; |
解读22:滴滴团队的拼搏精神值得大家投学习!特别是2015年的决战之年。柳青加盟后,给公司带来了直接的变化。 记得去年我们D轮融资拿到DST一亿美金之后,DST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曾经来到滴滴,说了三句话:“第一、Uber要灭了你们;第二、如果要活命,只有一个办法,和快的合并;第三、合并后我可以再给你们十亿美金。” 在现场,我感觉这个家伙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但同时我们也传递了顾虑,因为此前两家公司曾试图合并,但失败了,这时候公司上下没人相信合并是可行的。我们担 心他低估了合并的难度,因此做好了继续打大仗的准备,计划融一大笔钱。 柳青的优势通过这次融资充分发挥出来了。她在和程维的配合下主导了滴滴F轮的近7亿美元的融资,这也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史上最大一笔融资之一。快的也不示弱,去年年底融了跟我们相同数量的钱。 融资后,形势起了些微妙的变化。是继续火拼,还是握手言和,共同面对其他的竞争者,双方开始认真进行更有诚意的沟通。 阿里和腾讯的态度也都变得更加开放, 尽管战略诉求不同,但是开放的姿态和心态使得合并有可能发生。双方的管理团队有了更加默契的分工,财务投资人当然都乐见其成。 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中国互联网界最棒的“红娘”、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做中间人,开始了不间断的正式谈判。 在一个基本框架下,战略股东的协调难度肯定是最大的,中间有过几次反复,柳青承担了很重要的斡旋角色,两个CEO也一起喝了不少酒。 可想而知,几乎所 有人都做出了让步,才有了今天的谈判结果。至于董事席位,因为财务投资的股份也占非常大的比重,财务投资人的董事席位没有谁是仅仅代表自己,应该是代表了所有财务股东。 |
解读21:对创始人来说,越是你高攀不起的人才,你越不要轻易放弃,随着你项目的越做越好,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也或越来越大。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直到成功为止,我邀请祝佳嘉与susan加盟大家投每个几乎都花了一整年。一个战略级优秀人才的加盟值得你永不放弃去追求。 |
解读20:创始人挖人要有谁都敢想的魄力,要有随时都在观察谈判桌对面的某位怎样才能为我所用的野心,其他团队成员要有随时积极迎接新的空降领导甚至交出正职降为副手的胸怀,这点对创业团队每一位都是个巨大挑战,其实细想一下:只有这样能够战胜自己的情绪的团队意志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也只有这样创业公司才能走得更远。 他们密切接触了十来天,如同热恋一般,不夸张的说每天超过16个小时在交流,柳青和程维的家人、同事聊天,把滴滴翻了个底朝天。 程维告诉我,柳青赌的不是 钱,是把整个人赌进来了,她做的背景调查绝对超过所有的投资机构。 柳青的这个决定肯定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我所知道的是,她的家人对于她加入滴滴心情矛盾,出于理性和尊重的支持与出于情感的心疼都兼而有之。 柳青决定加盟之前给我打过一个电话,聊了一次,我说:“你那么多年的投行经历,好比一个空心萝卜,因为你没有实操经验;如果加盟滴滴,空心萝卜会变成实心萝卜。” 在我看来,她和程维商量站在一起的时候,肯定是要打造一个数百亿美金的公司,否则对不起他们的代价。 要我评价,柳青和程维在业务上就是一对绝配。什么是绝配? 价值观相同、能力互补,就是绝配,就像马云和蔡崇信是绝配、马化腾和刘炽平也是绝配一样。程维、 柳青两个人都极为聪明,有正气,做事都拼命。 程维草根出身,从底层的销售一步步成长,他对市场的敏锐度、深入一线的执行能力是柳青所需要的;柳青出身名门,有大家风范,她的人脉资源、国际视野、在资本市场里呼风唤雨的能力,又是程维需要的,因此他们这个组合很快见到了化学反应和叠加效应。 柳青为滴滴付出很多,我讲一个例子:她的孩子以前是读寄宿学校,周末回家。但公司周末要开会,见不到孩子,她就把孩子从寄宿学校转学到公立学校,每天晚 上可以回家看到孩子。 但没想到,滴滴每天晚上开会也开到很晚,经常到十一二点。滴滴团队后来竟想出来这样一个“变态”的方案:每天晚上先让柳青晚上九点下班,回去哄孩子睡觉,十一点再在她家楼下开会。 这就是滴滴团队拼的程度,这就是滴滴能赢的原因。不仅是她,整个团队都很拼命。 比如补贴大战的时候,因为服务器宕机,技术团队曾经五天五夜不下楼,大家形容当时CTO张博的状态“整个人都是恍惚的”,还有一名工程师家里老婆生小孩了都没有来得及去医院陪护。 |
解读19:“来不及喘气,天天都是高潮”我越来越有这种感觉了,这对创始人是挑战、是考验、也是折磨。每个创业者都应该要有这种足够的心里准备。只有一次正式董事会,平时都是随时交流让创始人随时决策,这是创业公司决策的常态,啥重大事情都等全部董事到齐开会形成书面董事会决议再执行,这种理想化的决策机制只能在国有企业里出现。 如何评价打车软件行业这场轰轰烈烈的补贴大战?必须承认,打车软件渗透率大幅提升源于补贴,腾讯和阿里两家公司的移动支付推动起来也大大受益于此。移 动支付极大的优化了出租车领域的效率,司机和乘客都很受益。 补贴对于引导和教育市场是绝对有价值的,但在市场教育完之后,还继续进行巨额补贴,这是不理性 的,很多时候是由于囚徒困境导致很难停下来。 补贴大战进行的同时,有一天,程维打电话告诉我,他想要挖柳青过来。我当时狠狠的吃了一惊。 这两三年来,我对我投资或者孵化的CEO们讲的最多的一段话就是:“一定要持续的找更牛的人,最初你们都是带一帮一线人员打仗,很快你带的将是经理、总监、副总裁。看你的领导力水平最核心的是看你能领导谁,谁愿意跟你混。” 虽然我也觉得程维是个没有给自己设限的CEO,但敢挖柳青,还是超出我的预料,程维太敢想了。 |
解读18:互联网行业很多领域是靠疯狂烧钱烧出市场规模的,如门户,视频,B2C;但互联网金融业务绝不是靠烧钱能快速催熟市场的,支付,P2P,众筹都不能靠疯狂烧钱取胜。股权众筹行业一定要在健康,良性,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才能快速发展,而且投资者风险教育没有5年左右的时间不可能完成,所以互联网上建设风险投资市场还有一段5到10年漫长的路要走。没这个心里准备真的不适合进入这个行业创业。 我要强调的是,滴滴有一个强大的CEO程维,同时有一个非常团结的董事会,滴滴的很多重要决策都是集体作出的。程维不但把他的几个VP激发得不错,董事会成员的热情他也调动得也很好。 不夸张的说,滴滴的团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滴滴的董事会没有超过一个礼拜是平静的——不是竞争出状况,政策有风险,就是开打 价格战,两三年来没消停过。用我们的话形容是“来不及喘气,天天都是高潮”。 滴滴成立后我们只开过一次正式的董事会,但其实天天都在碰头,随时都可能开 会。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如履薄冰,要求的反应速度比我想象的还要快。 |
解读17:这次补贴大战滴滴这边两次获得腾讯几个亿的支持,前面说到如果B轮不选择腾讯领投,选择VC领投,后果将不堪设想,是因为这巨额的资金已经进入的VC不可能临时给,因为VC的钱要给LP有交代的,一般GP没有能力说服LP同意参与这种深不见底的豪赌游戏是的,依赖后续新的VC那新VC的钱还没到,黄花菜都早就凉了。但像腾讯这样的战略投资机构,几亿资金不过毛毛雨,能额外的股份都不用谈就可以先直接拿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