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交所”股份构想:就票据交易所的设立,上海市金融学会票据专业委员会肖小和等人也曾发表多篇文章,对设立的票据交易所的建设方案和实施路径等做过深入的分析和研讨。 文章中建议,票交所应建设成全国统一“互联网票据交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交易所,应由央行主导。可考虑采用股份制的方式构设,入股方式可分为投资入股和政策入股两种。央行可采用政策入股方式,并占控股地位,而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以及农信社等可采用现金投资入股的方式。 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票交所将采取公司化、市场化的运营方式,初步方案注册资本金为10亿元。目前央行正在和国有五大行,及兴业、平安、招商、民生、中信、浦发等主要商业银行沟通入股意向。至于票交所的性质,也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如果说定义为非金融机构的话,银行直接入股可能存在一定障碍,需要监管部门特批。据悉,银行是否入股也还在内部研究论证中。 票交所的建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肖小和等人也建议,可以采取逐步实施的路径。比如,票交所可以先开展银行间票据二级市场交易,然后再开展银企之间的各项票据交易。或者先开展全国性电子票据交易,再推广纸质票据交易。 根据肖小和等人的设想,票交所主要依托互联网IT信息技术,通过与监管机构、商业银行及其他有关部门进行业务及信息系统的对接。一方面,实现票据业务全生命周期的竞价与撮合交易,简化交易流程、建立统一的交易规则;另一方面,实现整合票据市场交易信息、风险信息、研究信息及监管信息资源,形成全国票据资源的“大数据”,为央行货币政策决策、为商业银行票据经营及业务创新提供支持。因此,票交所将设计客户准入、业务授权、业务审核、交易竞价与大宗撮合、产品管理、票据托管、信息挖掘等基本业务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