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随后也于5月10日回应称,钢铁产能过剩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它的根本原因是全球经济衰退引发的有效需求不足,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采取有效措施,使全球经济能持续稳定复苏。 中国拒绝承认存在任何不当行为。外交部在5月10日还表示,2015年欧盟进口钢材共3200万吨,实际上其中只有约1/5来自中国,所以把欧洲现在的行业困境完全归咎于中国显然是说不通的。 美国商务部5月17日称将进口自中国的冷轧扁钢最终进口税率提高至522%。5月18日,中国财政部发文称,将继续实行出口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这意味着对钢铁出口企业的税务优惠政策尽管引起争议,但今后仍将坚持这一政策。针对美方的高额双反税率,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26日也表示:“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争取公平待遇,维护企业利益,”但未对此进行详述。 不过,中国政府也正在努力解决钢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央政府称,将减少1亿至1.5亿吨的年产能。中国钢铁第一大省河北省计划今年压减1726万吨炼铁、1422万吨炼钢产能。上周,国务院安排100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本周二发布“2016年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报告”称,中国不鼓励钢铁产品大量出口,中国钢铁行业愿以合作共赢的方式化解贸易摩擦,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反对将钢铁贸易问题政治化。 |
不仅如此,美国还宣布对中国数十家钢铁企业是否盗窃商业机密展开调查。据路透社,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26日表示,已对美国钢铁公司(United States Steel)提出的申诉展开调查,该公司申诉称,黑客窃取了新一代轻型高强度钢的生产技术数据,使竞争对手中国宝钢能够更快地复制这项该公司花费10年时间开发的产品。其还称,中国竞争对手还操纵价格,并篡改对美出口产品的产地。 ITC在声明中称,尚未对该事件的是非曲直作出认定。根据美国主要关税法第337项条款,美国钢铁公司寻求停止从中国最大钢铁生产企业和贸易公司的几乎所有进口活动。该委员会把中国40家钢铁生产企业和销售子公司列为调查对象,其中包括宝钢、河北钢铁、武钢、鞍钢和江苏沙钢。宝钢回应称,相关指控毫无依据,完全不符事实,特别是关于宝钢盗用商业秘密的指控,源于美国钢铁公司的无端猜测和主观臆断,更是无稽之谈。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全球钢铁业呈现严重产能过剩。而中国的钢铁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一半,去年产量达到1.12亿吨。钢铁价格暴跌造成从澳大利亚到英国、乃至美国部分工业中心的全球范围的工厂大量倒闭。由此,中国的钢铁产业成了众矢之的。美国和欧洲均指责中国受到高额补贴的钢铁部门向全球市场大量输出钢铁,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倾销”,拉低了国际价格。 中国和欧美之间围绕钢铁问题的相关矛盾和冲突变得日益尖锐。在26日于日本举行的G7峰会刚刚开始,并未出席的中国却因为钢铁问题而成了讨论焦点。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称,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影响所有国家,欧洲不能对“扭曲的市场”毫无防备。G7峰会公报明确表示,钢铁产能过剩给经济带来负面冲击。 这一问题也打击了中国在WTO框架内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努力。中国声称,在其加入WTO满15周年的今年12月,应当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如果中国获得了该地位,那么这可能影响美国等国对中国发起反倾销案的能力,因为这将使他们不能用替代国的价格进行比价。 就在本月中旬,欧洲议会以546:28的压倒性票数通过决议,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且拒绝放松对中国的反倾销禁令,其决议声明中称欧盟目前73项反倾销措施中,中国违反了56项。欧盟驻华代表团团长史伟5月9日曾称,中国需紧急应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及其引发的市场失衡问题,该问题刻不容缓,当前中方应对举措力度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