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些和中国没有什么关系的东西:苹果还更新了 tvOS,不过这和中国用户没什么关系。 就新功能来说,也跟目前的智能电视类似: 把手机应用当做遥控器,还可以用 Siri 语音搜索需要看的电视节目,搜索内容也支持 YouTube; 如果从不同的网络视频服务中切换,苹果还支持登陆一个账号就可以看到所有节目的 Single Sign-On 功能。同样和中国没什么关系的,还有进不了中国市场的 Apple News 服务。 系统更开放了,然后呢?随着操作系统的完善,特别是 iOS 和 macOS 的进化,苹果的硬件产品变得更好用了。这对用户当然是好事。 不过在这些更新之前,iPhone 和 Mac 已经足够好用,可以卖出比 Android 手机和 Windows PC 更高的价格。但 iPhone 和 Mac 已经不能一年卖得比上一年多:大多数会买 iPhone 的用户,已经买了 iPhone,而大多数人将近三年才会升级手上的 iPhone。 今天发布的 iOS 10 支持从 iPhone 5 开始的所有 iPhone。从 2010 年开始的 MacBook 也都能升级到最新的 macOS Sierra 系统。升级后,这些硬件产品的体验会更好,但它们无助于帮助苹果卖出更多硬件产品。而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全球最大的上市公司,苹果必须追求一年高过一年的销售额。 今天我们看到了 iMessage 通信服务和 Apple Music 音乐服务的升级,Apple Music 已经有超过 1500 万付费用户。它们的收入有可能会填上 iPhone 硬件销售下滑的缺口么? 或者苹果最擅长的硬件市场,能不能找到什么突破?比如这次迎来软件升级的 Apple Watch 手表,最近整个旧金山从机场到市中心到处都能看到苹果的手表广告。还有距离相对遥远,但几乎一定在推进中的苹果汽车项目。苹果已经从特斯拉挖了各级员工,并在硅谷租下数百万平米的办公场所。 iPhone 之后,究竟什么能解决苹果未来的增长问题?与此同时,苹果需要做出怎样的调整?遭遇增长问题的公司远不仅仅是苹果一家,也不仅仅是智能手机一个行业。作为几次推动整个科技业前行的公司,苹果今天面对的挑战并不轻松。而它的探索,对于整个科技业都是启示。接下来,我们会通过三篇报道探讨苹果在不同领域如何寻找自己的未来增长。 |
Apple Music 迎来一个全新的模样:苹果去年的 WWDC 2015 大会上发布了 Apple Music 在线音乐服务。时隔一年,WWDC 2016 带来了 Apple Music 的第一个大更新:界面变化和歌词。 新版 Apple Music:界面上比较明显的变化是粗体字的应用、原来提供关注明星动态的“Connect”功能被藏进了二级菜单。同时 Music 终于有了一些音乐应用本该有的功能,比如歌词的显示。 iMessage 正在变成一个完整的通信应用:原来只和短信有关的 iMessage,今后会变成一个完整的社交应用,整个聊天的信息流会变得丰富起来。老实说,它变得有点浮夸。 首先所有的链接会自动显示缩略图和标题,这类似你在 Skype 里看到的效果。视频的链接也会自动在对话框里播放。Emoji 的玩法做了很大更新。它的大小是原先的 3 倍,更有趣的是,输入框不仅会对 Emoji 做出预测,还能自动识别出可以转变成 Emoji 表情的文字。 举个例子,如果你打出的一个句子中包含“Happy”和“Love”,系统会自动识别出这两个词并高亮,点击一下,文字自动变成表情。一堆视觉特效也进入了 iMessage 的信息框。在现场的演示中,界面里的对话气泡会依据文字内容做动态效果,比如“爆炸”。整个屏幕也会因为聊天的内容显示诸如烟花的特效,非常炫酷…… 手写的文字以及 Apple Watch 上的那个 digital touch 动态文字,也可以在对话里出现。直接在屏幕上作画、写字就可以了。iMessage 也面向开发者开放了接口,也就是说,以上这些特效都会变得无穷多。比如开发者可以开发贴纸或动态图,也能接入自家的应用。 在现场,苹果就演示了怎么用 iMessage 点餐,接收了对方的一个餐厅链接后,你可以直接在 iMessage 应用内完成点餐和付款。iMessage 的这些新玩法表明,苹果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社交应用,它的直接竞争对手将会是 Facebook、Line、微信…… 在这之前,出于对用户隐私的敏感,苹果并没有在社交的方向上做太多尝试。这一次苹果同样强调了隐私问题,表明了“虽然 iMessage 有很多个性化的功能,但我们不会窃取你的隐私”的态度。具体的做法是,iMessage 增加端到端的加密,同时不会为用户建立任何数据档案。同时语言联想、自动推荐 Emoji 等人工智能相关的功能也不会将数据上传到云端,而是直接在 iPhone 上处理。 |
Mac 有了 Siri,而且可以用 Apple Pay 可以上网买东西了:Siri 再也不只是那个只能定闹钟和做简单搜索的助手了。在这次 WWDC 上,苹果的强迫症又发作了一次,把 OSX 的名字改了回去,叫做 macOS。这样一来,macOS、iOS、watchOS 和 tvOS 的命名规则全部统一了。 而 Siri 则会被内置到这个操作系统里面。除了键盘和鼠标操作之外,我们也将可以使用 Siri 语音控制电脑了,在 Mac 电脑操作系统的 dock 栏就可以把 Siri 调出来,就像使用应用那样。 但 Mac 里面有了语音助手,能做什么?苹果现场演示的包括直接语音让 Siri 来找电脑里面的文件、搜索网上的信息。苹果的支付工具 Apple Pay 也来到了 Mac 上了。这个原本只用在手机上的支付应用,现在可以用在网页上了,而且看起来十分方便:不需要你在网页上反复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只需要推送到 Apple Watch 或者手机上调用指纹识别,就可以完成支付。 最后对于同时用 iPhone、iPad 和 Mac 的用户,可以看到几款设备之间的协作变得更紧密: 通过手表和 iPhone 一键解锁 Mac; iPhone、iPad、Mac 之间的剪切板可以同步,你可以直接把 iPhone 上复制的文字甚至图片粘贴到 Mac 上; 如果有多台 Mac,它们的桌面可以同步,甚至 iPhone 也能直接打开 Mac 桌面上保存的文件。 |
Apple Watch 变得更快,苹果还在探索究竟该怎么操控手表:随着 watchOS 3.0 的到来,Apple Watch 首先会变得更快,你经常打开的应用会常驻在手表的内存里、手机应用收到的信息也会实时推送到手表上。按照苹果的说法,Apple Watch 打开应用的速度会提升 7 倍。 在如何控制 Apple Watch 上,苹果也有了更多想法。这次发布会上苹果再也没提到让你用力按屏幕的 Force Touch 功能,而是改进了用户界面,尽量让你按一下屏幕就能用上最常用的功能。比如闹钟不再让你拨弄时间,而是直接显示最常用的闹铃时间选项,点一下就能开始闹铃。 此外 watchOS 3.0 增加了 iPhone 一样的多任务切换,按下侧键,它会集中显示你在用的几个应用,让你一键进入。watchOS 3.0 上的手写输入,图片来自 The Verge 新增的交互方式还包括手写。在现场演示中,直接用手指滑动屏幕就可以写出文字,并且新系统已经支持中文输入。除了交互上的改进,苹果还为 Apple Watch 增加了更多功能: 一键进入的新功能还有 SOS,长按侧面的按钮以后,Apple Watch 会直接通过 iPhone 拨打你所在地区的急救电话、同时显示急救所需的信息。而运动数据的收集也得到了加强,重点是围绕运动数据的社交。你可以和好友比拼最近谁跑得更远、跑得更快。最后 watchOS 3.0 还照例增加了几个新的表盘,并支持左右滑动的快速切换表盘。 新的原生应用还有轮椅模式和指导你做深呼吸运动的 Breathe。总而言之 watchOS 希望能通过简化操作方式,让手表变得更加快速。一些新的交互方式比如手写可能会起到作用。watchOS 3.0 会在秋天正式推出,开发者版本今天放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