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网贷新规变了什么?带来了什么?然后,该和“大金融”梦想说再见了

查看数: 3501 | 评论数: 2 | 收藏 1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6-8-27 08:46

正文摘要:

8月24日,自《征求意见稿》出台8个月之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终于出台,自此,关于网贷行业的监管规则和机构定位、业务红线等最终尘埃落地。面对《征求意见稿》的严 ...

回复

克里海马 发表于 2016-8-27 08:46:59
P2P平台如何应对?对单个平台而言,“不合规=退出”,无他,不要再犹豫,加速进行合规转型,无论断臂也好、断腿也罢。

对行业而言,黄金期已过。一句话,这个行业再也承载不了做“大金融”业务的愿景,以后只能是个小而美的行业了。您还有理想和抱负的话,申请金融业务牌照或资质是绕不过去的坎,早点行动吧。
克里海马 发表于 2016-8-27 08:46:43
然而,从行业整体角度来看,12个月内的整改期内,笔者认为至少会出现以下四大变化。

影响一:交易量骤降。债权转让和代售金融机构理财产品模式的叫停,阻断了P2P平台接入第三方机构大额资产的通道,行业交易量会有一个断层式的下降。上升到整个金融体系来看,这一规定使得P2P行业失去了对第三方金融机构的资金募集作用,斩断了P2P与影子银行体系的联系。从此以后,P2P行业不会再给本就脆弱的影子银行体系添麻烦,当然,影子银行若爆发风险也不会传递到P2P行业,井水不犯河水。

理论上讲,失去了和主流金融机构千丝万缕的业务联系,清净是清净了,但这个行业可能再也做不大了。

对个人和机构借款人借款限额的限定,属于对P2P本源性业务的再瘦身,也是对P2P资产规模的再瘦身。这一点是主流的解读点,认为影响最大,不过,在笔者看来,与叫停债权转让和理财产品代售等相比,这个规定的影响其实小得多,是真的小很多。

影响二:运营平台数骤降。这一点有行业性共识,最大的门槛是银行资金存管。笔者在《P2P资金存管不幸被银行“卡住脖子”,这个局怎么破?》一文中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多说,把逻辑再简单讲一下:

此时距离监管首次要求落实资金存管制度已经过了一年的时间,一年之内,仅有30家平台真正达到了合规要求,超过98%的平台仍处于合规裸奔状态。问题在于,不是平台不愿意,而是主动权在银行手里,银行却没啥动力,积极性差。于是,对大多数平台而言,一方面,“存管合规”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不知何时才能落地。另一方面,合规大限却越来越近,所以,这是要逼死人的节奏吗?这个难题该如何解?

影响三:一站式理财平台更加遥不可及。一站式理财平台是热词,也是很多P2P平台的远大抱负。《暂行办法》叫停了“理财产品发行和代售”,一站式理财平台看来是很难实现了。

影响四:大小平台加速分化。在12个月的过渡期内,大多数平台将为合规一事疲于奔波,极少数合规性较好的平台有了大展拳脚的窗口期。同时,信息披露规则的严格执行,也把平台的成绩单大白于天下,交易量低的、不良高的会被投资人主动抛弃,平台分化加速。

现阶段,P2P行业市场集中度并不高,以2016年7月成交量来看,前十家企业占比仅为22.37%,前50家企业市场份额未达到50%,前100名市场份额未达到60%。未来,不排除前10家平台市场份额占比达到80%以上,二八定律将真正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