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在这方面我基本上跟李开复老师是一样的,同事在团队里面的归属感和安全感非常重要,每天战战兢兢对战斗力是有损害的。但我有一个特别凶悍的合伙人,我们之间有很好的分工。先派他出去把该“撕”的“撕”完,我再来救场。我们风格完全不一样,但是大家知道骂归骂,但该对你好是真的好。 胡渐彪:马东老师你的团队都是90后,他们有什么地方你觉得特别怪异或者不可思议的? 马东:没有。我们这个年纪的时候,犯的错误也比他们更多,我们也是一点一点醒悟过来。今天的90后更聪明,是因为他们的信息量足够大,知识结构更健康和全面,只要给予更多理解和宽容,他们一定能回报你更多。 李开复:我倒想提一个小问题,就是理工男或者宅男们,除了专研技术,还是要好好学习,尤其是要善于沟通表达,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是个有思想的人,但是不会沟通,其实你等于没有思想。 胡渐彪:那大公司想要人才和创业型公司要找的人才是一回事吗? 马东:本质上是一回事,人才就是人才,大公司和创业公司,肯定都想找到尖上那些人,还得便宜。但是创业公司应该有更好的制度留住这些人才,因为你能提供一个更好的前景,也能更能够给真正尖端人才以吸引。 李开复:人才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差别还是很大的,过去说想创业先去大公司磨练几年再创业,我反对,如果你想创业,没有更好的方式学习,就是参加一个创业的公司。 大公司希望员工在他狭窄的领域把事情做得最好。我过去工作过的公司,三个工程师的工作就是把按纽写好,不希望写按纽的人看后台、客服、销售、市场。如果你是一个真想把技术或某个领域做到极致,大公司适合你,你被安排到伟大的机器里面做一个重要的、专注的,但是很单一的小螺丝。 如果你加入创业公司,因为公司太小了,你能了解用户、市场、产品、客户,最终更快的成为一个全面化的人,将来想创业,这样走路一定更快。实际在大公司做一个职位,可能只有40%的时间是在学专业的知识,其他的时间在开会,跨部门交流,还有公司运营各种的耗损,还有了解怎么讨好老板,彼此部门之间的斗争,还有八卦等等,这时间占60%。 |
虎嗅:分答等知识付费的潮流似乎没有之前那么热了,对于值得付费的知识的门槛在哪里?如果我可以从《奇葩说》看到的知识,为什么要去付费了解呢? 马东:首先说分答,第一,它马上就要回来了,说它过不过去为时尚早。第二,即便是分答这种付费形式过去了,也还会有别的付费形式出现。其实知乎、分答、得到、在行、喜马拉雅,今后所有的音频平台、视频平台都会去探索内容垂直付费的问题,这波内容垂直付费的风潮是确定性的,而内容付费的大背景是消费升级。 在读书这件事情上,以前知识的需求是免费的,是集团化的,是教育系统的事情。现在更多要求个性化的,针对我的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而这种东西已经越来越清晰在呈现所谓的非物质化需求。这些非物质化的需求原来是通过广播级的渠道来覆盖和传播的,到下一个阶段,一是垂直付费的渠道成本会下降,而是因为大众整个社会的多元化造成的分众需求越来越分众。在这个前景下,当你作用在特定需求上提供服务的时候,你的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远高于单广告用户的ARPU值,这就是垂直内容收费在消费升级在大的经济背景下所产生的东西。 虎嗅:像《好好说话》教人如何说话,但分不同的话题,那么怎么让每个话题服务好每个付费人群? 马东:《好好说话》这个产品6月6号上线到今天正好三个月的时间,当它到六个月的时候,和我们最初想建这个产品的逻辑,它的自我迭代一定会发生变化,它的一年和三年的时候逻辑肯定不一样。当我们积累了足够的量,我们根据用户的反馈和互动分析来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有可能产生更加精确的一种服务分类。 但这些东西都基于学会说话这件事是不是一个硬需求。说话这个市场,在中国的需求是杠杠的。很简单,我小时候爸妈教育我,“少说话、祸从口出、巧言令色”,没有一个好词。那其实是巨大的政治压抑环境下和很多综合因素造成的,我们的文化基因是这样的。但今天我们不会告诉孩子少说话,你要勇于表达自己,这就是整个关于说话这件事情的市场的基础。 |
胡渐彪:面对这种所谓的人工智能,我们这个新时代来临之际,自己有什么样的能力需要具备?还是说我们觉得人工智能取代工种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开复:人工智能就是一个不眠不休的机器不断的做人能做、不能做的工作,怎么样跟巨大的机器抗衡?第一你一定要立志成为这个领域的超级专家,人工智能可能写一些简单的文章,但是写不了《纽约时报》经过两个月的研究写的文章。人工智能可能可以像小冰对话,但还不能真的很深的谈一场恋爱。 第二做你自己很有兴趣的东西,爱这个事情才能让你发挥潜能,让你更快地追上。 第三少做一点理工的东西,少做一点商业的东西,多做一点需要EQ的,需要情绪的事情,写音乐、文学、美学都是很难取代的。 学生提问:创业型公司有一些人是有股权,有一部分人没有资格拿这个东西的,针对普通的雇佣员工,有没有比较好的办法激发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二位在技术人员招聘的时候,是招倾向于符合价值观的人,还是招一个能干的人深入地影响他? 李开复:第一个问题,核心的员工会有股权,没有股权的未来也可能有股权,一个好的创业公司会给每一个员工随着进步成长发股权,员工应该努力,未来是可以拿到股权的。第二个价值观,我不认为我们不应该把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放得非常狭窄,让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这样也不行,公司还是要多元化的人。有一些特别核心,有关职业道德的事情需要很高的门槛,其他的方面不要牵扯进来。 马东:我们公司是全员持股的公司,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股权,而是说每个人都有机会,这才是一个正向激励的模式。 在对话之后,米未传媒旗下子公司米果文化的付费音频节目《好好说话》主创团队与媒体进行了一个简短的讨论会,马东回答了虎嗅如下两个问题。 今年6月6日,《好好说话》在喜马拉雅FM上线,它是一款付费音频节目,教人如何说话,“一天一元,一天一招,每天6分钟”。据官方数据,该节目上线首日销售额就突破500万,上线第十天销售额达到了100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