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债务违约潮下银行诉苦被迫放贷 企业不买账,驳斥银行太霸道

查看数: 1749 | 评论数: 2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6-9-26 09:52

正文摘要:

违约风暴仍在债市间横扫,不少企业在寻求危机解决的过程中,与银行间的矛盾也爆发得一览无余。近期,江西赛维子集团重整方案再次遭拒、广西有色破产重整变清算等事件再次拨动了银行与企业间敏感又脆弱的神经。一边是 ...

回复

花开花落 发表于 2016-9-26 09:53:17
政府居间难解矛盾:这并非政府保护企业的孤例。事实上,政府担保也是全国多地的普遍现象。日前,江西赛维三家子集团的重整方案再次因债权银行举红牌而陷入僵持,背后也是当地政府和银行间的博弈。吕随启表示,地方政府要稳增长,为完成任务,就会要求银行对当地企业进行资金支持。

一些企业也因此变得“有恃无恐”。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该行一直是我国西北部一家大型企业的债权方,这家企业虽然在去年勉强渡过了债务危机,但今年初情况变得更为艰难,企业开始违约,除了银行的钱还不上,还拖累了多只信托产品无法兑付。多家债权机构到该企业去谈判,对方态度并不积极,现在债权方都在考虑下一步如何给该企业施压,推动谈判朝着有利自己的方向发展。

尽管有的企业已经拿出了解决方案,也不是所有的都能让银行“买账”。以赛维集团重整为例,一位债权银行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债权银行之所以反对江西赛维的重整方案,除了因为过低的清偿率会让银行损失太大,他们对江西赛维管理人的资质也充满疑虑。

“债委会”的设置也被银行诟病。有银行人士表示,债委会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各相关方都不容易。除协调一致行动、协调自己的上下级行外,还要协调地方政府、民间借贷的债权人。这些担子都压在银行身上,银行有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备受关注的“债转股”虽然已由中钢牵出,但其借鉴意义能有多大仍待进一步观察。目前,市场对很多企业都抱有质疑,普遍担心连年亏损、很难实现扭亏为盈的“僵尸企业”会被纳入债转股的范畴。

除了“债权人”的角色,不少银行在债市中还以承销商的身份出现,而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承销债券的银行也会面临颇大压力。云峰债事件中的一家承销行人士表示,云峰债违约至今,承销行先是被投资者质疑没有尽职调查,而后又组织投资者召开多次沟通会议,直到提供云峰集团财务数据的会计师事务所被罚,才有投资者把矛头从承销行身上移开。

在日前宣告破产清算的广西有色事件中,对于债券偿付问题,一位承销行人士也颇为无奈地表示,在受偿的顺序中,债券受偿的排名是在有担保的贷款和其他表内业务之后、股权之前,所以债券的受偿不会优先,且难以保证足额兑付。
花开花落 发表于 2016-9-26 09:53:04
企业斥银行霸道:银行大吐苦水的同时,企业也表达了很多不满。此前,曾有中小企业人士斥责银行很“霸道”,按道理企业只要提前一定时间向银行上报合同就应该能得到贷款,但到了企业实际需要用钱的时候,一些银行以“银根紧缩没有头寸”为由就随意拒绝放贷了,但企业已经订立的合同又不能不履行,只能四处拆借。到了银行头寸充足的时候,企业根据受托支付的规定也无法把本该属于自己的贷款取走。即使贷出来钱,银行抽贷停贷也较为“任性”。今年6月,国务院督查组赴18省市调查民间投资下降原因,各地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就是银行抽贷。

随着经济下行,银行的“霸王条款”也沿用到了大型企业身上。某能源大省的政府官员在率队带领当地企业路演筹钱时透露,银行抽贷甚至停贷现象严重,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表示,一些曾经的优质企业今不如昔,银行对客户都是非常了解的,还款信用有没有保障、还款能力上升或下降,银行都很清楚,直到贷出去的钱可能收不回,于是就会推诿。

对此情况,监管层多次强调,要求银行“有保有压”,对信誉好、前景好的企业不抽贷停贷。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与负债累累的企业间的协调工作短时间内难有起色。“比如在债转股的方案中,银行想把收购企业股权的价格定低点,原本值5块,现在企业困难,也许用3块就能收,日后在涨价时卖出就不会赔本,但企业肯定都想高点。”吕随启说道。

在这种矛盾关系下,一定会有“受伤”的一方,谁来承担这个成本是打破僵局的关键。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看来,不能说双方孰是孰非,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希望债务得到延续或减免,银行则考虑金融风险问题,所以都有各自的道理。最好的办法是大家能信守合约,但现在经济情况下行,企业确实还不起钱了,怎么找到折中的方案,需要大家多去协调,双方各分担一部分成本,企业要起到应有的保护债权人的责任来,同时银行也需要让出一部分利益,少赚一点,承担一些实体经济的成本。

曾刚也提醒,银行需要擦亮眼睛,恶意逃废债是必须要打击的,没有前途的企业也不要纳入帮扶范围;对于确实还不起钱却又很重要的企业,银行可以做债务重组的安排,但要看到更长期的利益,不要因为短期内的一时判断就放贷,到时候企业倒掉了,银行贷款同样要不回来。“所以既要采取市场的机制,过程中也要坚持一些基本的原则。”曾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