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私人银行眼中的内地富豪难伺候 人傻钱多速来是传说

查看数: 2488 | 评论数: 1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6-9-27 20:56

正文摘要:

考虑再三,列支敦士登皇家银行(LGT)最终拒绝了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把LGT推至风口浪尖的是这样一则新闻:为了聚集人气,该行邀请客户和列支敦士登的玛丽公主共品美酒。在随后的邮件沟通中,LGT发言人向时代周报记 ...

回复

蒙娜丽莎 发表于 2016-9-27 20:58:06
被挤压的香港私人银行家:面对急遽增长的中国内地富豪数量和巨量的资本“出海”需求,香港的“桥头堡”地位毋庸置疑。然而,香港私人银行家们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全球持续的低利率环境、日益趋紧的监管要求、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威胁以及高净值人群对定制产品和服务的更高期待,都对私人银行家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越来越高的运营成本,和不断下降的服务收费,正在不断挤压私人银行业务的利润空间。

高企的运营成本,主要来自日益趋紧的合规需求及对人才开支的上升。普华永道与私人财富管理工会的联合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受访私人财富管理机构,都将监管列为当前面对的主要挑战,“如何有效管理合规成本”被列为主要问题之一。

位于香港的私人财富管理工会,是2013年成立的行业组织,其46个会员机构囊括了香港几乎所有的私人银行等私人财富管理机构,其中35家私人银行就此项调查作出了回应,他们共管理约7亿美元的资产。近年来,国际反洗钱的力度以及防止恐怖主义活动融资的要求全面提升,银行业普遍面临对客户背景和资金来源清查的压力,其中,尤以处理大笔私人财富的私人 银行压力巨大。据一位瑞士私人银行人士透露,因为这些尽职调查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近几年,光新加坡和香港私人银行在合规方面的成本就增加了数倍。

另一方面,对优秀的前线财富管理人才的争夺战也十分激烈。有一半以上的受访私人财富管理机构表示,香港相关人才储备不足,难以找到合适的一线人才,即使开出高价,也未必能留住。在全球经济不明朗、低息环境持续、金融市场动荡的大背景下,“规模效应”变得更加重要。目前,亚太区私人银行业的利润率已由全球金融危机前高峰时期的90-100个基点,收窄至60-70个基点,而资产规模较大的私人银行在运营成本与收入上都占有较大的优势。

今年4月初,华侨银行宣布,旗下全资附属子公司新加坡银行与巴克莱银行已签署协议,以3.2亿美元现金作价,收购巴克莱银行在新加坡及香港的财富及投资 管理业务,预计完成收购后新加坡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将增加至733亿美元,或挤入行业前五。随后不久,瑞士家族银行联合私立银行(UBP)表示,正式完成 交接原苏格兰皇家银行(RBS)私人银行部门在新加坡和香港的业务,涉及交易金额6亿-8亿美元,收购完成后整体资产管理规模将提升至1300亿美元。更 早前的2015年3月,新加坡的星展集团出资2.2亿美元收购了法国兴业银行旗下新加坡、香港私人银行业务以及部分信托业务。私人银行人士认为,未来,亚洲私人财富管理行业的马太效应会越发明显,排名前列的大型机构或将占据80%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