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系的金融逻辑:众所周知,雷军每进入一个行业,都将对这个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小米除了自己生产智能手机等硬件外,目前无人能及的布局莫过于小米智能硬件的生态链建设。 公开数据显示,小米生态链已投资公司55家,7家公司年收入过亿,2家年收入破10亿,4家公司估值已达10亿美元成为“独角兽”。2015年,小米网生态链产品的收入增长了220%,截至2016年8月底,米家APP(原小米智能家庭APP)设备接入量已近4000万台。 本月初,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小米生态链负责人刘德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小米生态链的成功可归纳为两点:平台和机制优势。在他看来,小米的平台就像一个放大器,借助于小米的品牌、1.5亿的用户群、自有渠道(小米网)、供应链支持、投融资的支持(基金和银行)会陡然放大他们的成功。而小米生态链的每家公司都是独立公司,小米虽然深度参与,但都是让其自由成长。 毫无疑问,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在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等风口,不经意间小米已悄然完成布局。“有了这个框架,小米成为了中国继阿里、京东之后的第三大电商公司。电商消费场景是最佳的选择,有了电商,互联网金融就有玩的资本了。”行业研究员对此评论称,小米在网络效应、无形资产、客户转换成本、供应链控制力、成本优势等五个维度建立了护城河。 小米金融首席信贷官陈曦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小米网是全国第三大电商平台,未来一段时间内线下是大有机会的。小米金融也将随之考虑如何开发线下渠道消费分期产品,给已有及潜在客户提供服务保证。 陈曦的加入,也带来了小米征信体系的建立。陈曦认为,零售类金融服务在国内尚不发达主要受限于征信门槛,过去传统金融征信是“从金融到金融”,现在主流的机制是“从交易到金融”,小米希望打造“从行为到金融”的新型征信机制。小米正在探索别人没走过的路,而这一切都将围绕小米生态圈数据的挖掘。 不管是贷款还是信用评分,小米金融服务的陆续推出,其底气来自于1.5亿的“米粉”用户数量。小米将通过很低的成本在小米手机以及小米生态链产品上快速收集到多种维度数据,进而完善行为征信体系的建立。 也就是说,小米在硬件领域的布局,涉及的大量场景带来了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很大空间。如果智能设备获取的数据维度和精确性进一步提升,一旦获得可挖掘的场景数据,就可能在金融产品的场景之争上占优。 互联网评论人士柳华芳认为,小米模式的核心是一致化体验和服务,小米喜欢给用户打造一站式的服务,靠硬件起家,靠服务赚钱的小米需要互联网金融这一个支点。至于在卡位战中能否成功,小米金融显然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
小米的金融野心一直在路上:小米科技切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方法,几乎与京东、阿里等互联网公司如出一辙:“投资互金企业——自建理财平台——奖励众筹和借贷产品——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如果再加上小米在第三方支付牌照和消费金融方面的运作,其对互联网金融的野心已经很明显了。 从时间历程来看,雷军在互联网金融上布局已久。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9月,小米及顺为资本领投P2P平台积木盒子B轮融资,在手机端售卖P2P产品。2015年4月积木盒子C轮融资,小米再次跟投。2015年7月,小米成立了小米金融,推出“活期宝”、“基金宝”、小米贷款三款小米金融产品,涉足互联网理财等领域。 而在小米金融之前,小米已经拥有了类金融的支付和虚拟货币业务。2015年1月,小米官方网站低调上线了小米钱包页面,支持绑定信用卡、储蓄卡,支持充值。为组建小米钱包团队,小米从支付宝挖来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上相当有经验的一队人马。 2015年11月,小米低调上线了“小米信用”。2016 年 1 月,小米完成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捷付睿通的收购,并于8月与银联合作推出了小米支付MI Pay,完成了在支付这一重要基础设施领域的布局。2016 年 6 月,小米宣布联合新希望集团设立的重量级机构新希望银行获批,将会直接对标阿里的网商银行和腾讯的微众银行。此外,小米系还投资了草根投资网、老虎证券、多彩投、合道融通等多家互联网金融公司。 此次米筹金服上线,显然对小米的金融生态链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互联网金融这条道路上前有阿里系与腾讯系两大巨头挡道,后有刘强东的京东金融野蛮生长,但雷军做小米金融的野心一直在路上,且有自己的一套逻辑。阿里的蚂蚁金服、腾讯的金融体系、京东的京东金融、平安的陆金所,都是基于服务起家的公司,而本质上,小米的金融是基于硬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