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造成人民币贬值的真正原因 有且仅有一种!以前还真没想过会是这样

查看数: 1793 | 评论数: 2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6-11-2 11:30

正文摘要:

为什么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市场有各种分析,如美元加息,政府拉动出口,企业“走出去”、投资者配置海外房产和金融资产导致资本流出等,但这些都不足以解释这一问题。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其实是市场预期在作祟。由于 ...

回复

长城内外 发表于 2016-11-2 11:31:02
根据以上分析,政策层面的应对呼之欲出。从短期来看,必须坚持管理好人民币的贬值预期,让市场明白人民币不存在根本性贬值的动因,政策取向就是保持人民币兑美元的基本稳定。具体而言,人民币每年的贬值幅度不应该超过3%,因为这是中美间无风险资产的利差,即人民币资产的回报率高于美元资产的3%。如果贬值超过3%,就将搅动资金外流风潮,导致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

从中长期来看,必须改变中国金融资产的结构,将高达21万亿美元的现金和存款逐步转为其他金融资产,尤其是债券类金融资产。与现金和银行存款等高流动性资产相比,其他金融资产在人民币贬值的驱动下很难一下子流动到境外,因为这些资产的价格是随着人民币贬值和资金流出而下降的,投资者很难一下子蜂拥抛售。比如说,如果中国经济体系中高达200%的流动性有一半转为债券资产,当资金外流的时候,债券持有者将卖掉债券,债券的收益率将反向升高,自动形成反馈机制,导致那些抛售债券的投资者必须三思而行,减小资金流出压力。

具体操作办法是鼓励高质量的公司发行债券,同时适当增加国债的比例,让企业融资者逐渐通过举债而不是银行借款方式投资。同时,引导储户也将部分银行存款转为持有这些高质量的债券,银行也可以用一部分存款购买这些高质量的债券而不是直接放贷。

为什么中国减少流动性从而维持金融稳定的出路,并不在引导资金进入股市或新三板呢?因为中国股市,包括新三板,制度基础十分薄弱,一旦大量资金进入,股票的价格会上下波动,且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巨大影响。这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并不是好事。

总之,此轮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是自我实现的预期在起作用。应对这一措施,短期内必须坚定地管理投资者预期与资金流动。中长期来看,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切实措施,逐步调低中国的货币存量,从根子上稳定中国的金融。这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真正基础。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石并不是汇率的灵活性与资金流动的自由度,而是中国金融的稳定性。
长城内外 发表于 2016-11-2 11:30:48
人民币承压背后,市场预期作祟: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呢?我的分析就是一条,市场预期本身在作祟。 市场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由于存在呆账坏账导致的银行盈利下滑、上市公司盈利不佳等问题,中国金融资产质量不高,导致资金外流与人民币贬值;而如果预期人民币贬值,则投资者在配置资产时就应该采取货币多元化的策略。

由于这类说法日益普遍,就形成了一个自我实现的循环——贬值预期导致真实的资金流出,资金的流出又强化了外汇市场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以此循环往复。这种自我循环的逻辑在外汇市场屡见不鲜。事实上,各种国际金融理论都反复强调汇率是一种多余的价格,它既可以固定在某个点位不变,使得各国的资产、产品价格进行自发调整;也可以按任何一个速度升值、贬值,从而让资产价格和产品价格适应它。本质上讲,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无非是各国间的产品价格与资本价格长期看应该基本匹配,短期看汇率具有多重均衡的性质。

当前人民币的汇率正属于典型的多重均衡。如果大家预期人民币会贬值,那么投资者就会将大量人民币资金换成美元,造成资本的大量流出,导致汇率进一步贬值;如果大家预期人民币汇率稳定,则资本市场的跨境流动就会相对平稳,外汇市场就不会承压,汇率得到稳定。导致这一均衡的微妙之处是中国的流动性在全球最高,达到21万亿美元。因此,只要有任何汇率预期上的风吹草动,这些人民币流动性都会迅速转为跨境资本流动的压力。

应对之策:管理预期,启动进程调低货币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