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的几大赢面与王长田的“底牌”,黑到深处自然红。在外界纷纷唱衰光线之时,娱乐资本论倒是愿意给光线投上一张赞成票。首先,证监会对于“明星资本化”的打压,对于光线而言,影响相当有限。 近年来,“明星资本化”运作甚嚣尘上,首当其冲的是华谊兄弟、暴风集团、万家文化等上市公司,买下明星旗下的空壳公司,将明星收益快速资本化,这无疑是监管部门打击的重点。而光线在“明星资本化”方面原本就没有任何动作。 与别家相比,光线的策略是:1、培养演员做导演;2、自己培养制片人。前一种策略中,邓超、王宝强、苏有朋……一系列的演员纷纷与光线成功合作,屡试不爽,后一种策略中,光线不辞辛苦,将原有的宣传,发行,策划等方面的工作人员,都遴选抽调成为制片人。 王长田曾表示:“你知道中国电影行业机会多到简直是前所未有”,没有什么经历的年轻人,都有机会参与到一些重要作品创作之中。“我只看学习能力和投入,跟我的企业文化比较吻合,他就有机会。”对于文化娱乐类上市公司禁止再融资的“传闻”,的确可能让光线面临资金难题。 但值得庆幸的是,光线传媒在2016年7月发行了10 亿规模的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在再融资监管收紧的当下,公司资金较为充足,有望为2017 年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事实上,在2016年电影市场整体低迷的环境下,光线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2016年,估计是王长田经历的最不平静的一年。 这一年,光线对曾经大举发展的“先看网”进行了策略调整,引发舆论热议;随后,又传出裁员20%的消息,王长田称,将以制片人为中心,未来将砍掉大部分的纯制作人员。 此外,光线还在2016年底宣布出售蓝弧动画的股权,将这家曾经重金投资的动画公司“战略放弃”。这背后,是蓝弧出品、2016年1月上映的动画电影《果宝特攻之水果大逃亡》仅仅拿到了834万元的票房。 最终,光线决定全盘出售蓝弧动画的股权,年报显示,这笔交易光线不仅没有亏损,还将获得1000多万的收益,光线可谓是“全身而退”。 相对而言,光线通过其孙公司香港影业投资的日本通耀,虽然持股比例只有19%,但在2016年,为光线带来了《你的名字。》这部“小爆款”。而《大鱼海棠》同样来自光线投资的彼岸天。通过投资行业里的公司带动业务,这条路光线已经走通。 另一方面,光线2016通过减持天神娱乐获利超2亿元,未来,随着喜天影视、新丽传媒的相继上市,光线的资本收益也颇为客观。当然,面对股价跌跌不休的困境,王长田就完全束手无策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他还可以增持光线传媒的股份。 当上市公司大股东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认为上市公司被市场严重低估或错杀时,增持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而且随着A股大跌,目前已经有上市公司股东在增持了。比如,同样是影视娱乐行业的骅威文化,就在20日晚宣布,在未来6个月内,当股价低于13元时,控股股东郭祥彬将增持不超过总股本2%的股份,公司董事邱良生等4人也将分别增持不超过600万元的股份。接下来的问题是,一向精打细算的王长田,会效仿吗? |
光线传媒净利润大涨八成,业绩好到“没朋友”,资本市场在担忧什么?如果单从去年业绩上看,市场似乎没有抛弃光线传媒的理由。因为在去年国内电影票房增速大幅放缓的大环境下,光线传媒的净利润却创造了近年来的最大增幅。 4月20日发布的年报显示,光线传媒2016年实现营收17.31亿元,同比增长13.66%;实现净利润7.41亿元,同比增长84.27%。具体来看,去年光线传媒参投、发行了《美人鱼》、《谁的青春不迷茫》、《火锅英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13部影片,加上2015年发行、票房计入2016年的2部电影《寻龙诀》、《恶棍天使》,共揽下64.2亿元票房。 其中《美人鱼》创造了中国影史的票房纪录,《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创造了中国国产爱情片的票房纪录,《大鱼海棠》为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第二名,协助推广的《你的名字。》拿下在中国发行的日本电影票房最高纪录。 这份成绩单,跟“老对手”华谊兄弟相比,无疑要靓丽许多。2016年华谊兄弟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速双双告负(分别为-9.55%、-17.21%),为公司上市8年以来首次下滑,尤其是扣非后净利润,已然是-4018.28万元。而去年华谊兄弟国内总票房只有31亿元,也不足光线传媒的一半。 但是,光线传媒亮丽的业绩之下,也暗藏隐患。年报显示,2016年公司电影相关业务实现收入12.34亿元,同比下降5.84%,这也是近3年来公司在电影业务上的首次下滑。值得一提的是,光线传媒2016年票房虽然高达64亿,但是一部《美人鱼》就占了总票房的一半以上,而像《美人鱼》这样的现象级电影,能有几部? 此外,2017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光线传媒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亿至2亿,同比下降5.95%—20.06%。这也被外界认为,是光线业绩增长乏力的重要证据。 除了业绩问题,市场对于猫眼烧钱的担忧也并未消失。去年5月,光线传媒联合大股东光线控股,以83亿估值买下在线票务平台猫眼57.4%股权。这笔在王长田眼中“有可能改变中国电影格局”的收购,却备受争议。 一方面是因为光线传媒斥资15.83亿收购的猫眼,并未真正进入盈利的状态。另一方面还因为,各大在线票务平台都是通过票价补贴这一烧钱方式,迅速扩大市场份额,而猫眼的最大竞争对手微影、淘票票、百度糯米等,背后都有资金实力雄厚的巨头BAT支撑。与BAT比烧钱,光线传媒能有几分胜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