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驱动产品运营:大数据是十分热门的话题,但对于创业公司使用的分析工具一般算不上大数据,但需要有数据思维,以找出其背后的消费者洞见,来激发企业指数级成长。例如在描述APP、社群等产品维度时,数据分析采集有: RU(注册用户) UV(当日登录账号) AU(活跃用户) PU(付费用户) ACU(平均同时在线用户) PCU(最高同时在线人数) APA(活跃付费账号) ARPU(用户每月平均消费) 为了更好研究玩家社群,玩家在线数据分析采集: 用户统计特征(地区、性别、年龄等) 外部登录特征(登陆频率、时长、时间段等) 游戏行为特征(流失等级及变化) 群体概述层面描述(峰值、活跃用户/忠诚用户及相关比例、活跃度、流失率、转化率) 付费用户行为(付费用户数量、ARPU、付费用户游戏行为分析等) 盈利行为数据(游戏盈利状况、消耗构成及变化趋势等) 道具行为数据分析(道具使用数据、使用深度、使用/放弃原因等) 为了更好理解产品使用情况,我们需要基于数据的运营。通过数据反馈来指导和调整产品市场及运营活动,以更好推动产品生根落地。 组织创新,特种兵型组织 独角兽的企业迅速崛起需要创新的组织和文化,形式多种多样。组织特质中始终离不开弹性化、小型化、快速响应等品质。 暗黑森林里,新物种想获得生存权,必须适应环境、迅速组织资源以有效应对。 案例:121特遣队是北约系统内最顶尖的特种部队,它战功累累,最着名的成绩包括猎杀本·拉登和捕获萨达姆。121特遣队的一些运行模式,首先是快速的连环反应和迭代能力。快速不仅仅是接到任务后迅速赶到现场,而是对任务的进一步扩展能力。例如,突击一个基地抓获恐怖分子后,现场审问获得上线的情报,立刻向下一个地点发动攻击。” 其次,121特遣队的指挥模式中,指挥链条非常短,指挥权完全交给了现场的海豹突击队指挥官。在行动的决定权上,也不是谁职位高就听谁的,而是要看具体行动由谁主导。 第三点是一线团队拥有的决定权。根本不浪费时间去打报告。当然,行动如果出现纰漏,现场指挥官需要承担全部责任。 成为独角兽并不是终点,唯有源源不断创造用户价值的产品或者企业才能得以发展。 |
早期用户系宝贝疙瘩,呵护产品文化+用户结构:Y Combinator的共同创办人Paul Graham给新创公司的建议是:“做无法规模化的事情以获得早期用户”。在给优客工场演讲时,我的观点是:“创业企业的悲剧往往从早期用户开始”。看着那些拥有改变世界梦想的家伙,推出新品后头也不回,直接奔着去死的路上,心里确实很难过。 新产品上市,常见的冲动:1.向所有人推广新品,把每个人同等对待;2.地推,补贴获得新用户(从Uber、团购等案例学来),融资后就是简单补贴用户做规模;3.拉着朋友、周边人下载,试用。这些行为根本不符合产品成长的自然规律,缺乏系统的种子用户思维,产品成长节奏紊乱也不符合其生长规律。 早期用户处理不好,不只会打击你及团队对产品的信心,还会破坏产品早期用户的文化,还会把产品拉入遥遥无期的增长旅途,最终带来团队的怀疑和放弃。 案例: 阿里巴巴当年力推“来往”,有意在短期内“挑战微信”获得破局。马云采取了“大力猛推”的方式,发邮件要求每一个阿里员工必须有外部来往100个用户,否则“年底奖金免谈”。马云将微信比作十年前被阿里干倒的eBay,声称来往“最大的特色是几万名员工不服输的精神”,并表示阿里人应该“用愚公之精神去挑战X信”。“谁不参与,谁就不该呆在这家公司里。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做的事,这不是战略,这是阿里人在无线时代争取生存权。陆兆禧亲自动员,要求全集团ALL IN(因“德州扑克”而流行,其含义主要是指全部投入、全力以赴、一往无前)移动互联网。 然而,这纸“铁令”出台后却出现了一出值得玩味的“剧情”。阿里要求员工推广“来往”的规定出台后,淘宝上立刻出现了两家“来往”加好友的服务。来往APP的早期用户来源大杂烩,没有有效组织管理用户,直接导致产品没有流行就走向坠落。 指数级增长,必须实现:当你的产品发布以后,如果竞争对手在180天以内还没来得及反应,而你又通过指数级增长建立用户基础和口碑,竞争对手将很难赶超。 案例: 2010年12月10日,小米用了1个月的开发就发布了中国第一款模仿kik的产品——米聊。在米聊第一版发布后,雷军说:“如果腾讯介入这个领域,那米聊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被大大降低,介入得越早,我们成功的难度越大。腾讯只给我们3个月的时间!” 雷军所获悉的情报来自腾讯深圳大本营,他的视线没有注意到广州的一支小团队。张小龙的类kik产品相差不到2个月就推出,然后通过腾讯即有社交网络平台效应,迅速席卷市场。 产品有先发优势,主要集中在网路效应上。所谓的网络效应,一个产品或服务会随着使用者越多而正比成长(A network effect isachieved when adding new users creates value for existing users)。 例如亲朋好友全都在用微信,那么这个产品对你就更有吸引力。如一个体系中的接受者达到一定数量,大多数成员都认为“大家都已经接受了这个产品”时,产品的接受率便会迅速攀升,跨越S曲线,冲击网络效应以席卷市场。 Facebook上有一个Causes的应用程序,非常流行。这是一个让用户推广自己最喜欢的慈善机构、动员朋友们向其捐款的程序,类似曾经的一个游戏规则: 让25名捐赠人在自己完成捐助后,每个人还要说服另外25个人来捐款,通过机制的努力可以让捐助人和捐款数呈现指数级的增长。当我们撬动初期的用户,引发另一轮的病毒效应,随着人群中节点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将被卷入其中。 美国David Skok 给出病毒流行的以下公式,图中的 K 标注为“病毒系数”,Ct (the cycle time)为“传播周期 “病毒系数”(Virality Coefficient)描述的是产品在人群中扩散引起链式反应的系数。当K>1 时,真正的病毒式传播就启动,企业的用户数量会呈现指数性增长。病毒系数即传播的能力,如果每一个用户或者受众可以继续下去,每个人影响(发展)超过1个人,那么病毒的游戏规则就可以转下去。 经常开玩笑病毒机制原理就如“干柴烈火”,如果火遇到的都是点不然的湿湿的柴,那这星星之火直接灭掉。如果火遇到一小部分的干柴,其可能慢慢烧起来,干柴之外围着的是湿湿的柴,火势的成长情况是很明显的。如果病毒系数越大,说明越有机会被引爆。 案例:足记,通过一个简单的工具,让用户轻松做出电影画面。凭借有趣和好玩,瞬间引爆社群。指数级增长切入点:炫耀(满足个体电影出演的触动)、从众(让文艺范风格引爆,一起装装)、个性(通过工具编辑,做出自己的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