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的出卖方往往为个人,同买方一样,面对复杂的交易环节同样陌生。不同于开发商,二手房卖家的诚信度和可信度很难查证,因此买二手房也需提防不良卖家的惯用谎言。 1 出国急售:问题房不少 案例故事:“出国急售!买到即赚到!”是近年来二手房市场叫得最响的房源出售信息。市民孙先生从一位自称要出国的房东处买下一套二手房,因为房东比较急,价格上让出不少,房子满了5年,税比较少,房东还同意支付所有的税金。但买了之后孙先生发现,家中排水管道不通畅。且该房因为在顶楼,漏雨非常严重,入住一个月之后,客厅和卧室的天花板墙皮即脱落。孙先生怀疑是房东卖房前用墙漆将漏雨的地方故意遮掩,然后打着“出国急售”的幌子,低价出手。如今,他已经无法联系到房东。 一针见血:打着“出国急售”的房源,通常伴随着低于市场价的诱惑力。而且越来越多的房源以“出国急售、好房挥泪甩卖”为出售理由,让人不得不怀疑这究竟是实情还是加速卖房的噱头。 规避方法:无论何种理由低价急售,购房者都应忽略房东的催促,对二手房仔细全面排查。 类似词条:好房急售、跳楼价急售 2 带全套家具家电:小心偷梁换柱 案例故事:上月看房时,刘先生对一套8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很满意,房子装修比较新,家中附带的家具家电也很新很高档。价格虽然比周边房子贵,但也接受了。过户后刘先生发现,原本看好的房子换了模样,洗衣机、电视机被掉包,换成普通老旧的低档货。刘先生找到房东,房东却拒不承认,而合同中也没有对家具家电的具体款式、型号进行约定。 一针见血:偷梁换柱的手法常见于二手房买卖中。同一地段房源由于房屋状况、内部装修和家具家电情况不同,定价上也体现出几万元甚至十多万元的差别。有时房东明明展示的是高档、齐全的家具,但实际成交时却偷换成次等货。 规避方法:在双方买卖合同中备注家具家电的型号和款式,用合同约束最有效。 类似词条:精装出售、送高档电器 3 学区房:邻学校而非学区 案例故事:暑假来临,学区房交易也进入热季。在多数家长眼中,买学区房最大意义是给孩子买一张就读好学校的“准入证”。但学区房乱象也不少,有的中介或开发商借与名校邻近便打出“学区房”的信息,实则虽邻校但并未规划在择校范围内,是“山寨学区房”。而市南区孙女士则遇到了房屋中介控制房源、临时加价的状况。“中介称房源很紧张,用低价把我们家长吸引到店里,却说这些房子卖完,向我们推荐起高价房源。” 一针见血:学区房近年来已成为开发商和二手房营销房源的一大卖点,其中不乏炒作房价、伪学区房卖高价的乱象。 专家建议:学区划分依据教育局发布的最新标准,因此会出现学区变更调整的情况,在购房前应打听清楚,避免个别不良开发商和中介浑水摸鱼。 类似词条 :学府旁优质房、拥有多种教育资源 4 比房产证面积大:小心有违建 案例故事:去年张女士买了一套二手房,是一处位于一楼的套二。房东告诉张女士,原本这套房子只是套一,后来他将原本作为阳台的部分向外扩了一圈,扩成单独一间卧室,改成套二房。房东说自己这样住了好多年,没有问题。张女士觉得比较实用,就买了。“作为套二,房子的价格很合适。”但买来半年之后,张女士所在片区就面临违法建筑拆除,套二重新变回了套一。“按照房产证面积折算,买这套房的单价比周边房子高出不少。”张女士懊恼不已。 一针见血:普通住房的房屋产权以房产证为准,没有记录在房产证中的面积部分,往往是违法建筑体。 规避方法:通过房产证辨识房屋主体有无违法建筑体,如果有,则避免为这部分面积埋单。 类似词条:送院子、送阳光房、买一层送一层 相关词条 楼市黑字典热词真不少 由于受到调控政策的影响,楼市的成交量受限,不少中介和开发商制造了不少销售热词,楼市也滋生了不少类似的黑字典热词和现象。 保值承诺:有开发商承诺买房者 ,如果房屋在交付前一个月,出现同品质、同楼层、同户型、同付款方式下的房源价格低于所购买的房源售价,则允许购房者退房,并退还房款和利息,以及房产增值部分差价。但目前楼市执行的是“一房一价”政策,开发商口中的“同品质房源”定义模糊,无法界定,最终保值承诺沦为销售噱头。 限时优惠:开发商所称的限时优惠,往往在限定时间的同时也限定房源范围,比如在此段时间内仅对部分大户型或位置较差的楼座房源推出优惠,并非全部房源可选。 阴阳合同:二手房中介为了帮购房者申请更多的银行贷款,会将房屋评估出比实际售价高出很多的价格,做一份并非实际履行的合同,交给银行审批贷款。阴阳合同不合法,纠纷多风险大。 “免税”:有的房东急于出手,承诺免交易税,有可能是房源房龄老,税费本来不多,免税并没有实质性优惠。 本专题撰文/记者 王晓美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