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王巍:做博物馆是一种生活方式

查看数: 1803 | 评论数: 1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2-11-3 00:08

正文摘要:

银财苏州:外界眼中的王巍总喜欢出其不意,甚至有时不可思议,这种印象大概来自于他的不断“折腾”.年纪轻轻就进入中国银行,后去美国留学,回国后做到南方证券副总裁,然后“下海”,办商学院,搞行业协会,著书立说 ...

回复

银财苏州 发表于 2012-11-3 00:08:59
“努力地随波逐流下去”

当年王巍曾被称作“金融浪子”,在体制内外游走,如今他做博物馆也同样率性而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话锋一转:“也许过几天我又想做别的事情了。”他从来没有设计过自己的人生,永远都在随波逐流。博物馆未来怎么做听大家的,批评得对,他就改,不对的,他就坚持自己的做法。

王巍从来不说自己办的是私人博物馆,而是民间公益博物馆,“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后,博物馆是要捐给社会的,”他觉得自己想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体贴、把握他人要求他做什么。

在金融博物馆的顾问团队中,不乏吴晓灵、夏斌、陈志武(微博)、许小年(微博)、张维迎等经济圈响当当的人物,尤其是任志强加盟担纲的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让柳传志、易纲、周文重、王波明、陈东升等一批政商学界大佬轮番亮相讲演交流,所以每次的读书会活动都异常火爆,不得不随机抽取报名者参与。

“博物馆最急需的是关注,整个社会对博物馆关注太少,名人会带来社会关注。”王巍并不避讳自己对博物馆“名人效应”的看重,他还想通过本报向社会广泛征集中国金融博物馆的名人代言人,希望更多的任志强能够站出来。

王巍身上有着很浓的时代情结,觉得他们那代人很幸运,在最好的年华赶上改革开放。他下过乡,上过大学,留过洋,又在国企平台做事,经历了商场的奋斗与辉煌后,想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传递给下一代人,于是就办了商学院、杂志、博物馆。

“没有特别强的使命感,也没有太多设计,人老了就应该这样,有的人退休后去跳舞、钓鱼,我们搞读书会、博物馆,生活方式不同而已,没有高低之分。” 实际上,在外人眼中他的退休生活并不清闲,依然飞来飞去,经常出差,三分之一时间用在博物馆上,三分之一用于创办的两个协会,另外的时间运作企业,这是他退休后的工作时间表。

不过,王巍自己觉得第二次创业比第一次创业轻松多了,过去在体制下,他希望自己的想法释放出去,而且要赚钱养家糊口,求得思想自由和财务自由。现在衣食无忧了,想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很从容。第一次创业失败了就什么也没有了,而第二次创业没有失败,即便博物馆哪天关了,他也享受了过程。

就这样在随波逐流中也能做成很多事情,王巍认为这是因为整个中国发展得好,他一直都是跟随社会潮流,做该干能干的事情。“我是做并购的,现在我没有能力去收购石油、钢铁,也没有机会影响央行做什么事,只能随波逐流,做点别人不做的事情,比如金融博物馆。”

在随波逐流的那一代人中,王巍是非常努力的一个,在谷底,他拼命挣扎不放弃,在波峰,他仍全力前进不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