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A股市场融资规模对比 近十年尤其是最近五年A股市场融资规模爆发式扩张,2010年达到近万亿元的峰值。2010年11月以来,市场步入单边下跌走势,最终影响到了融资规模。近两年融资规模有所下降,融资方不得不面对“竭泽而渔”的苦果。 A股市场在过去十年的高速扩容有主观和客观的原因。 从客观因素来看,过去十年,是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十年。大型央企、商业银行等“巨无霸“企业在过去十年基本实现了IPO,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经阶 段。只有这些企业的上市,中国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才能体现出来。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十年A股市场的投资者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成长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主观因素看,中国股市监管者一贯奉行“重融资、轻回报”的发展理念,尤其是近十年的监管部门将这种理念发挥到了极致,过去五年的高速扩容更加反映了这一点。尤其是伴随着创业板的出现,更是将中国股市的“圈钱”功能发挥到了极致。这些与金砖四国的其他三个成员,以及美、英、日金融市场 迥异的“中国特 色”,造就了中国股市与全球股市独特的走势,也使得中国股市表现时常背离于经济。在经历了一轮大的金融危机后,市场本该休养生息,然而无休止的扩容令A股 市场不堪重负,最终陷入今天的困境。 何去何从? 展望未来十年,中国股市是否还将重复过去的老路呢?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 着中国经济向纵深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固然很重要,但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更加重要。美国之所以成为超级大国,除了拥有不断创新的科技能力和强大的军事能力外,发达的资本市场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中国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从根本上提高 对资本市场重要性的认识,使中国股市真正能起到反映国民经济状况晴雨表的作用。 财经评论人时寒冰表示,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个互利的市场:企业通 过这个市场获得发展所急需的宝贵资金,而投资者通过这个市场获得相对应的投资收益。如果股市的投资收益,在完善的制度保护下得到保障,就等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就能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同向而行,两者将能实现良性互动。 我们认为,尽管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会有所下滑,但中国股市的表现却有可能超出过去的十年。 一方面,毕竟国有大型企业的IPO在过去十年已经基本完成,即使未来仍保持一定的扩容速度,但相对于目前A股市场的体量来说对于市场的冲击程度不会像之前这样剧烈。因此,尽管融资依旧会是制约市场表现的一个因素,但不再会是最主要的因素。 另一方面,过去十年中国股市是从一个相对较高的点位、估值水平上开始的,而当前A股市场无论是绝对点位还是估值水平都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尽管中小板、创业板公司估值水平依然偏高,但市场整体泡沫程度不大,这对于A股市场走势提供了一个比较扎实的基础。 最后,我们相信,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会在未来十年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这可能会是比投资者成熟度更加重要的一个指标。 总之,尽管A股市场步履蹒跚,前路崎岖,我们依旧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尽管这风雨实在是有些过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