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区”六 挂钩市场上涨一定赚钱 对于结构性理财产品,绝大多数市民并不陌生,而银行对此类产品的研发也乐此不疲。除了之前挂钩股票、石油、黄金等传统结构性产品外,今年以来还推出了包括红酒、影视剧、火腿,甚至“中国好声音”等另类挂钩产品。在多数人的一贯印象中,此类产品是否能获利关键在于标的市场是否上涨。可事实上却经常有投资者反应,目标市场涨幅几十点,结果产品还是以零收益告终。 对此,银行理财师指出,投资结构性理财产品,不仅要了解挂钩标的的情况,更要明晰产品的设计结构。即便是挂钩同一标的,也会由于设计不同导致收益表现完全相反。譬如前两年曾有款挂钩于iShare新华富时A50中国指数基金的理财产品,从产品设计来看,无论其挂钩的指数基金是涨还是跌,投资者都可能获得收益。但与即使下跌也可获得5%收益率相比,上涨的幅度如果超过40%反而会造成收益为零。不难看出,挂钩市场上涨,理财产品不一定会赚钱,其与产品设计存在直接关系。这一点,投资者需要尤其注意。 |
“雷区”三 参照预期收益选购产品 “今年初曾购买过一款标榜‘最高预期收益率’能达到10%的产品,可半年到期后却只获得6%的利润,当时就感觉被欺骗了。”市民崔女士的疑惑绝非个案。不少投资者都反应,在一些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预期年化收益率”一栏中,经常能看到一个模糊的收益区间。 其实,不论是“最高预期收益”还是“预期年化收益”都不代表最终的实际收益。跟踪市场上很多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不难看出,到期后未达到预期收益的产品屡见不鲜。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不应只参照预期收益率高低,因为这是最不可靠的选购标准。据了解,目前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均注明风险等级,从“极低”、“低”、“中等”、“较高”至“高”依次分为5级。部分银行也采用数字分级,从1级(1星)至5级(5星)风险逐渐递增,1级最低,5级最高。业界理财师指出,通常情况下3级也就是中等风险及以下的产品才适合普通百姓购买,市民理财时千万不能超出自身实际抗风险能力,盲目追求高收益、购买高风险产品。 “雷区”四 不问清产品设计与投向 不得不承认,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个主要风险点。中信建投分析师杨荣指出:“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透明现象严重,信息不对称充斥整个理财市场。部分商业银行不能及时通过有效渠道和方式向客户告知产品相关情况,特别是在理财产品存续期内,未能很好地向客户提供方便、及时、准确的资产变动、期末资产估值等重要信息,也未能定期或不定期向客户提供理财账户的对账单。”据普益财富和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共同发布的2012年第三季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在进入排名的64家银行中,32家银行未对旗下运行期内产品公布任何投资运作信息。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银行理财业务主流模式是“资金池”。即通过滚动发行不同投资期限、预期收益率不等的产品,不断从投资者手中募集资金,并将募集到的资金投入“资金池”,然后用这些资金投资于更高收益的债券、票据、信贷资产和信托产品,继而再将所获收益返还给理财产品到期的投资者。需要提醒的是,在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的当下,投资者需要尽可能地问清产品的大致投资方向,以通过目标市场的风险来判断预期收益实现的概率。同时,对于结构性理财产品,还应向理财师明确产品设计原理及挂钩机制。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雷区”五 银行代销产品相对安全 现如今的银行,除发售自家产品外,还做起了“中间人”,踊跃代销着各类基金、信托及保险产品。但随着近来某股份制银行员工“飞单”事件被曝光,引发民众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风险的强烈关注,一些人因此打消了“银行代销产品相对安全”、“银行所售产品皆以银行信用作担保而无本金损失之忧”的旧观念。 据介绍,目前银行在售的理财产品主要分两类,一类为银行自主研发的产品,另一类则是代销其他金融机构的产品。对于后者,一旦产品出现问题,银行不会承担任何责任,所以在购买这类产品时投资者一定要慎重。业内专家建议,通常银行所发行的自家产品,理财合同的甲乙双方就是客户与银行。如果购买的是银行代销基金或保险产品,投资者在缴款后拿到的是银行出具的基金或保险凭证,而非转账凭条。而若购买的是银行代销的信托产品或私募产品,客户可以要求销售人员出具银行与产品发行或承销公司签订的代销协议,倘若只有转账凭条且又拿不出任何代销协议的话,投资者就要予以警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