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银保产品犹豫期拟延长10天 减少误导难以治本

查看数: 2100 | 评论数: 2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3-3-21 22:27

正文摘要:

银财苏州:“肯定是不好的消息,我们希望没有犹豫期。”当被问及银保产品犹豫期若延长至20天会怎样时,记者听到了某银行职员的心声。 近日有消息称,保监会拟对银邮渠道出台一系列新规,包括银保产品犹豫期不得少 ...

回复

银财苏州 发表于 2013-3-21 22:30:12
对其他渠道客户或不公平

“银保产品退保率高,不能给客户和投资者带来实质利益,早已是鸡肋业务”,“不为个人或企业私利以诱导方式做让客户不满意的事,市场需要净化,逐渐走向规范,是件好事”大家纷纷对银保业务有可能实行上述新规表示赞同。

但是,针对银保产品的犹豫期延长的规定若实行并推广,还可能带来新的问题,即由于同一款银邮渠道销售的产品还可能同时在非银邮渠道销售,那么对于从非银行渠道购买保险产品的客户是不是给予了不公平待遇?

“就像从国美和苏宁买同样的电视机,享受售后服务的时间不同,消费者显然受到了不平等待遇。”在某合资寿险公司从事个险业务近10年的俞先生向记者提出了他的这个质疑。此外,在接受本报采访的业内人士中,不少人都提到了健全回访制度的必要性。

“有一些保险公司是在犹豫期之后才做回访,保险公司的回访制度必须健全。如对电话回访有录音要求,且提问题时语速必须缓慢、吐字清楚;再有,客户要当面签字等。”受访者称。

根据现行的《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保险公司对新型产品投保人的回访应当在犹豫期内完成。回访应当首先采用电话方式,并制作录音;电话回访不成功的,可以采用信函或者会见等方式,但必须取得投保人签名的回执;通过以上所有方式均不能成功回访的,保险公司应当就回访情况及不能成功回访的原因等有关内容进行详细记录。
银财苏州 发表于 2013-3-21 22:30:04
关键在于执行

银保犹豫期10天较短,延长至20天更好的概念,并不能得到全部业内人士的认同。据一位保险从业资历丰富的袁先生对记者称,他的体会是,“目前的10天,已经够了。”

“犹豫期10天也好20天也罢,只不过是规章制度,我们要看的是对这种规定的执行能力。”袁先生认为,之所以会觉得10天不够,其实包含很多误解的成分。“大家形而上学地认为10天是从保险公司出单之日计算,实际上,是从客户拿到保单、签收回执之日算起,客户拿到保单后有10天的考虑时间。”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减少犹豫期退保的情况,现在一些营销员的做法是替客户签收回执,并把客户保单拿在自己手里,等到按回执日计算的犹豫期还剩最后一两天了,再把保单交给客户。

“给客户送保单同时送点小礼品,客户会觉得很高兴,等到客户看到保单后缓过神来了,哪怕第二天想退保,对不起,已经过犹豫期了。”某业内人士称。“对于这种事儿,我作为保险从业者是深恶痛绝的。”

站在监管层的角度,延长犹豫期将更利于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不过对政策的执行才是问题能否解决的关键。“违规行为追根溯源是利益问题,拉来保费,保险公司才有收入,拉不来保费,说什么也没用。”袁先生称。

此前,为减少犹豫期退保纠纷,包括浙江、山东、青岛等地区都曾实行银保渠道保险产品犹豫期30天的政策。袁先生认为,“银保纠纷不在于犹豫期天数上的长短,关键在于执行合规。就算有365天犹豫期,营销员第364天的时候才把保单给客户送过去回访,一样有纠纷、有退保。”

因销售误导成风,银保业务近来屡受诟病,今年开年以来,各大公司的银保业务紧张之势成了拖累保费下滑的主要原因。“原来银保业务太能赚钱了,公司几乎把底线都丢了,现在发现,这样做把公司和行业都害了,现在的银保泡沫必须刺破,行业才会转好。”某业内人士对记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