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四要原则”配置家庭资产 投资者在进行风险管理前须首先明确“投资”与“投资规划”的定义。“简单说来,个体或家庭在扣除消费后总会留出一定积蓄以备不时之需,而将这些积蓄在不同资产工具间进行分配的过程就是投资。相较之下,投资规划则是指根据个体或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及可实现的投资目标等,将现金配置在不同投资对象和标的产品中,以获得与风险相对应的最优收益的过程。在明确了以上两个定义后就不难发现,投资并非一个简单的行为,而是持续不断选择风险、调整风险、抉择最优风险收益比的过程,尤其对于那些拥有较多资产的投资者更是如此。举例来讲,如果一个人手中仅有1万元可支配的金融资产,那么便只能选择定期储蓄或国债作为投资标的。而如果有100万元或更多资产时,所面临的就不仅是选择国债或储蓄这么简单的投资问题了,此时投资者需要在众多金融产品间进行多选,因而一个周密的资产配置规划方案便显得尤其重要。” 在吉洪春看来,单一的金融产品往往会面临两种相对极端的结果,即较高的净收益或较大的损失。譬如2006年和2007年的基金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做好资产配置规划则是一个相对科学的投资方法,即通过不同期限、不同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项目的合理组合,实现综合收益。“在某类金融资产单边向上的过程中,虽然可能会使投资者失去一部分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但同时在单边下滑的弱市中也会减少本金巨亏的概率。应该讲,构建合理的投资规划是一个削峰平谷,保证长期投资收益的不二选择。” 而具体到进行资产配置规划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时,吉洪春给出了如下“四要原则”:首先,要认识自己。这其中包括个人及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目前的收入消费情况、未来短中长期的财富需求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预期有望实现的投资收益目标等。如果条件允许,可做一份科学的投资风险偏好及风险适合度问卷,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其次,要认清机构。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数量众多,但每家机构的经营风格与投资能力差别很大,因而投资者要区别对待各类金融机构。与此同时,对于不同机构推出的同类产品也须进行综合比较,优选其中盈利能力更为稳定的产品。第三,要认知风险。毕竟金融投资实质上就是风险投资,不同金融产品风险大小差异迥然。譬如从大类投资品种看,股票、期货、T+D等更适宜风险承受能力高的人,而债券、货币基金则适合风险厌恶型投资者。与此同时,同一投资品类的不同产品,风险也截然不同。比如银行理财产品,既包括风险较大、投资收益不设上限的挂钩型产品,又包括低风险低收益的保本类产品。因而,投资者不仅需要在大类上划分出风险等级,同时还应对每一个投资项目做进一步风险归类。第四,要组合投资。因为投资规划的真谛是要通过合理的途径与方式来管理财富以达至人生每一阶段的目标,所以只有兼顾各类投资品种并设定好投资比例,避免以偏概全,才能找到风险与收益间的最优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