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审核标准未明 高层对民间资本设立银行的政策态度日渐明朗,或愈发引发企业对民营银行竞相申报。长三角一名监管机构的官员称,一边是民间资本投资无路,一边是广大中小微企业融资无门,供需双方“打通对流”,民企“融资难”、产业“空心化”问题就有望迎刃而解。 现有的银监会和央行文件,对银行业的筹建开业各项事宜有详细规定,但被认为主要针对国有金融机构发起人。本报对多位有意入场银行业的民营资本控制人采访后发现,他们始终认为缺乏清晰的资质审核标准。 没有清晰的模板可以套用,一切都在摸索与调整中。 按照流程,民间资本发起申报设立民营银行,首先要通过各地市向省政府进行申报,省政府向金融办征求意见,修改后再上报银监会。 而今年8月,银监会发布《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2013年版征求意见稿),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对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的管理。 与旧版相比,2013年版征求意见稿中放宽了对于境内金融机构发起设立中资银行的条件,对境内非金融机构发起“门槛”取消工商登记要求,要求入股来源为自有资金,去掉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总额不低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10%”,以及“权益性投资余额原则上不超过其净资产的50%(合并会计报表口径)”的要求。 “现在又是政策的拐角时刻,未来可能还会有进一步调整。当然是希望国家政策更加放开一些。”前述金融监管机构官员期望。 |
主发起人的标准 民营企业自办银行,被寄望于进一步加强产业链的整合,通过金融中介捆绑住与生产销售相关的业务。 “比如大型低压电器生产商正泰集团,温州为该集团提供配套产品的上下游企业就有800-1000家,不乏小微企业。行业银行的定位类似于社区银行,以深入行业为突破口,实现与现有区域内的金融机构的错位竞争。”一名参与资本方透露。 一名同样参与该银行创建的股东企业郑姓人士透露,“现在不是融资难,而是融资贵。如果民营银行能成立,首先要把贷款利率降下来,真正为实体经济服务。”来自实业领域的机构股东负责人基本达成共识,将银行定位为“社区银行”。 他们认为,根据全国工商联在2012年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90%以上的受调查民营中小企业表示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62.3%的民营企业融资来自民间借贷。“错位经营,但将来方向如何,根据市场而调整,目前一切均有变数。” “在申报的过程中,行走了那么多年,均由法务部牵头联合,依法成立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按照公司法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民主管理、依法纳税’。” “我们即便拥有了资本,要入围也没有明确的细则。”前述股东成员郑先生透露,“我们现在要的是具体操作标准,比如注册资本金多少、申请人要什么资质等。不怕门槛高,就怕没标准。” 翁先生等人自愿组合成民营银行“资本团”,对银行方向的建议报告涉及诸多业务层面问题,初拟了较细的营运方向,比如办理存贷款业务,利率浮动,“贷款月息上限为1.26%,年息不超过15%”。此外,还提出推行承兑汇票业务,代理发行企业短期债券,开展设备租赁业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