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还有很长路要走 其实,无论什么货币,其职能能否正常、充分行使,关键在于两个因素:一是币值的稳定性;二是“最终贷款人”角色的确定。在现有中央银行体制下, 以国家信用做后盾,央行充当“最终贷款人”角色似乎很权威,也极为方便。中央银行制度的演绎似乎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正是因为其权威性太强势太耀眼,让人 忽视了其中的缺漏。而对于货币而言,这个缺漏具有颠覆性。在这样的体制下,要保持币值稳定却难于上青天。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财富分配等时常受制于通胀之 苦。而历史上货币操纵、恶性通胀之频发更是罄竹难书。这正是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理论的攻击路径,也是竞争性货币制度的立足点。比特币挑战现有货币制度 的基因与潜在张力,毫无疑问危及现有货币体制,其命途多舛也就可想而知了。 仔细寻思,不难看出比特币自身的缺陷。目前而言,其发育是不健全的。最明显的是,比特币流通之下,“最终贷款人”如何确立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 决。我们甚至可以怀疑,这个议题还没有被其创始人纳入考量范围。婴儿出生了,还不知道安乐窝在哪里。这样的父母是轻率的、不负责任的。但是,这不应该成为 扼杀婴儿的理由。 比特币能否解决“最终贷款人”缺位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理论上,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依赖外在的强制力、发行人的经济实力以及物资财富的多寡,而是能否建构起约束发行人的机制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市场信任度。如果将比特币比拟成智能手机,那么,苹果与三星就是最好的货币,它们能主导交易活动,成为人们持有、接受的对象。而其他潜在竞争对手的存在迫使苹果、三星[微博]谨慎行事,力求获得市场长久的青睐。这正是哈耶克理想中的最有效的货币制度。 我甚至设想,如果允许比特币生存下来,再辅以恰当的指引与归管,比特币具有成长为世界性非国家化货币的美好前景,具有成长为挑战世界性货币—— 美元——的巨大潜力。作为世界性货币,美元的流通为各国经济贸易提供了方便。但是,美国政府是狭隘的、自私的,不可能公正处理牵扯各国利益的货币问题。 2008年以来,美联储货币大放水,以致世界性通胀蔓延便是明证。值得欣慰的是,世界上对比特币痛下杀手的国家还不多,有些国家甚至承认了比特币的正当 性。也许这给比特币留下了活口,让我们依然可以梦想着比特币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