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卡篇:精打细算 端午出游巧用信用卡省钱 ⊙记者 金苹苹 端午小长假将至,借着难得的假期,许多人开始筹划出境旅游。在出境旅行购物的时候,信用卡独特的“先消费后还款”功能,不仅让持卡人享有免息还款时间,也给持卡人提供了 一定的理财空间。尤其是在目前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的环境下,巧用信用卡还可以为境外游节省不少钱。 用现金还是刷卡?相信很多人在境外游玩时,会不由自主地比较这两者的利弊。浦发银行(600000,股吧)信用卡中心的有关人士介绍,当前信用卡在国际市场中已发展成熟,境外信用卡消费应用非常广泛,所以从便捷的角度看,境内持卡人在境外已可轻松刷卡消费。 此外,使用信用卡消费一方面免去了携带现金的不便,体现安全便捷的优势,同时信用卡独特的“先消费后还款”功能,也给持卡人提供了不少理财的筹划空间。 目前,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浦发的信用卡专家提醒持卡人可以先用美元消费然后用人民币还款。因为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或可以帮持卡人避免汇兑损失。具体而言,境外刷信用卡消费有两次汇率转换。一次是在消费时,商户和银行结算时的汇率转换;另一次是在还款时,用人民币购汇还外币的购汇汇率转换。此前消费时的那一次汇率转换,持卡人无法控制,但在后一次还款时的汇率转换,持卡人可以根据汇率走势来自行操作。因为还款时的汇率按照发卡行的美元卖出价来计价。所以在还款时,持卡人可以留意银行网站上的美元卖出价,如果发现某天的汇率比较划算,可以直接在这天购汇还款。在人民币升值的时期,如果购汇汇率掌握得好,可以为持卡人的境外消费节省不少开支。 而在具体选择刷卡线路交易上,银行信用卡专家建议持卡人一般最好选择“银联”线路刷卡交易。“在境外消费,持卡人主要支付的是汇兑手续费和取现手续费和取现利息。”目前国内提供信用卡服务的卡组织主要是银联、VISA和万事达。信用卡中,人民币和美元双币信用卡比较常见,也有一小部分欧元卡、美元卡。从汇兑的角度看,在国外消费时,如果当地的结算货币是除美元和人民币外的其他货币,那么信用卡消费的其他外币都会折算成人民币或者美元才可最终入账。若通过VISA或者万事达等外卡线路刷卡,所消费的当地货币会转换成美元,转换的同时会收取1%到2%的汇兑手续费;如果通过银联线路消费,当地外币就折算成人民币,不加收汇兑手续费。 最后,有关专家还提醒持卡人,在境外旅游时可携带2张以上不同卡组织(例如一张Visa , 一张MasterCard )的信用卡,可相互作为备用。持卡人也可以利用各类航空、旅行、酒店等优惠联名信用卡的,根据卡片的不同特点,选择性地使用,享受更多的刷卡优惠。同时,建议持卡人尽量保持手机畅通,熟记发卡行公布的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以便在发生特殊情况时可及时获得发卡行、国际卡组织及相关机构的帮助。 |
攻略篇:关注“隐形”风险 流动性为王 这边厢,是银行借着端午假期的旗号热热闹闹发行各种理财产品。那边厢,却是投资者有些发愁的脸:面对琳琅满目但却又似乎千人一面的产品,该如何选择?又该如何权衡收益率和流动性,以获取最具性价比的投资效果? “隐形”风险不可小觑 一直以来,很多投资者在选购理财产品的时候,都抱着一种“收益率至上”的心态:也即哪款产品的预期收益高就选择哪款。事实上,做个“数字买家”并不是个好选择。银行理财专家提醒,理财产品公布的都是最高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因此若仅仅被所谓的最高预期收益率迷惑,忽视其他风险,导致投资失败则得不偿失。 有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现在的理财产品,其实都有一段募集期。也就是说,一款产品的销售期若是5月30日—6月1日,可能正式的起息日是6月5日;而届时产品到期时,也需要一段时间做清算,在这一段资金的“真空期”内,投资者只能获得活期存款收益。因此,这也是此前不少媒体曝光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惊天秘密”。所以作为一种“隐形”风险,理财产品的这一特质不可小觑,投资者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必须搞清楚这其中大致需要多长时间,然后结合自己的资金需求来确定是否购买。 另一方面,现在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大部分都被冠以“固定收益类产品”的称呼,很多投资者可能不明就里:为什么这么多类似的产品,即使投资期限相同,收益情况却可能迥异?交通银行理财师李吉解释,这是因为目前这些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很多都是由资产池组成。“所以说,此前的单一类产品如银信产品已经很少独立存在,其信托计划被打包进资产池,集合了其他债券类标的,组合成新的产品。”这也意味着,在理财产品大同小异的外表背后,其实由于在资产组合中有不同的投向,比如债券、信托、挂钩Shibor利率等不同标的,就导致了其收益率的不同。 因此,李吉提醒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应该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清楚产品的投资方向,因为“不同的标的对应着不同的风险系数,这是做好风险控制的最基本的一步。” 流动性为王 “市场上流行中短期理财产品,自有它的道理。”在李吉看来,由于通胀压力而引发的加息预期、股市震荡所导致的“出逃”避险资金,都是眼下短期产品受到青睐的原因。 因此,李吉建议投资者,在众多目前以“端午节理财产品”名义上市发售的理财产品中,尽量选择中短期理财产品投资。他指出,是否需要投资长期产品,投资者其实可以参考一个简单的指标。“如果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与银行利率相减,接近零的时候,就说明市场开始转向了,则可以投资长期理财产品。” 但是目前来看,除了那些结构性产品外,市场上大部分1年期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在4.2%—4.3%左右浮动。“但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相比较而言,同期的理财产品仍有不少优势,所以建议投资者仍以投资中短期产品为主。”李吉分析。 而从大部分投资者的需求来看,“流动性为王”这一提法也非常适合目前的市场。此前热衷股票投资的投资者,尽管在目前遭遇市场的波动和震荡,但从股市中撤出的资金该如何投资?李吉建议他们不仅应该关注相关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情况,更要重视产品的流动性——因为一旦机会来临,只有那些超短期理财产品(比如3-7天)才能使得他们在需要入市时迅速抽出资金。“当然,假如资金量较大,又习惯于短线交易,那么投资者还可以去做一些银行发售的T+0产品。”“T+0产品”的流动性极好,也没有此前其他理财产品所面临的“资金真空期”。目前在银行揽储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这些产品的收益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工行、招行、中行等多家银行都将旗下的T+0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提高,目前大部分处于1.8%的水平。而且投资者可以直接在网上银行申购,方便快捷,可以将资金的效率发挥到极致。 |
短期化特征明显 针对端午小长假推出的假日理财产品,都属于短期产品,期限在2—14天不等,收益也因为投资标的各异而不尽相同。如农业银行(601288,股吧)推出的2011年第1256期端午假日专享人民币理财产品,期限为3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个金部人士表示,今年以来由于受到加息等因素的影响,银行主要以发行中短期产品为主,而这类产品也受到投资者的热捧。“投资期限短至几天,一般不会超过6个月。”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5月16日—5月22日这一周中,共发行半年以下的短期理财品325款,环比增长144.36%,占总产品的91.81%。其中一个月以内产品发行量为141款,周环比暴增152%,占比39.83%。半年以上的中长期理财产品发行量则变化不大。 “目前市场上1—3个月的产品占据了绝对的主流。”李吉指出,而且大多是固定收益类品种,“相对而言,这类期限的理财产品流动性好,而且收益稳定、风险小,所以特别受投资者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