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新三板投资2.0阶段:5000多家挂牌企业半数零交易

查看数: 676 | 评论数: 1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6-1-26 13:26

正文摘要:

在新三板去年迅速崛起之初,被市场寄予了中国版“纳斯达克”的厚望。经历了市场疯狂扩容、交易热度起伏波折、市场流动性拷问等一系列挑战下,新三板仍然站在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市场化金融改革的前沿。不同的是, ...

回复

彬彬的芒果 发表于 2016-1-26 13:26:57
新三板陷“流动性之辨”:  在新三板发展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尤以流动性问题最受关注,其中,新三板内大量无交易、无融资、无重组并购的“僵尸公司”,已经引发市场强烈关注和激烈争辩。

在这场争辩中,较为积极的观点认为,当前流动性问题是市场发展的必经阶段,迅猛发展的新三板必然迎来大浪淘沙的内部分化,但并不妨碍市场发展势头。但也有较消极的市场观点对发展趋势表示担忧,而担忧的重点则直指新三板流动性、融资功能及监管现状。

周汉民就表示,造成大量挂牌企业没有交易,首要原因是定价机制混乱、制度设计欠缺,“而我更担心的是,针对该市场的监管力度还不够。”

兴业证券场外业务部研究总监张仲斐则认为,当前新三板市场发展趋于稳定,企业及券商和机构投资者之间会出现多层博弈。但其也同时强调,如果市场流动性差,退出和变现的难度会加大,企业发行意愿也会有所降低,进而加剧流动性危机,形成一个负面循环的过程。

对此,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股转公司”)1月20日曾在官网发布文章回应称,市场关注的新三板公司挂牌后无成交,主要由公司股份改制未满一年、没有可流通股份造成;同时,许多挂牌公司股东人数少、公众化程度低,原股东为稳定股权结构不愿交易。股转公司强调,新三板市场交易质量和做市业务目前稳步提升。

对于如何解决新三板流动性矛盾,蔡志明认为,要解决新三板流动性问题,其核心并非是竞价交易的推出、投资者门槛的降低,最主要的途径是让做市商效率发挥到最大程度,做市不能简单类比低成本进、高价格卖的自营业务操作,而是要发挥出定价和激活流动性的作用。

蔡志明还表示,做市商是流动性的提供者;但目前市场上的做市商和挂牌公司,数量上并不相称,围绕着做市商制度进行创新和突破,将有利于进一步解决流动性的挑战,并助力新三板市场流动性超越沪深交易所。

新三板投资2.0阶段:对于当前流动性挑战的分歧以及新三板内部挂牌企业分化的趋势,也让曾经情绪高涨的投资逐渐恢复冷静。

“很多投资机构在新三板出来后就开始做项目清理,把所有上不了主板和创业板的项目,都拿去上新三板。”东方富海合伙人陈伊玮就透露,新三板流动性目前承压,投资企业挂牌后或难以立即退出,但伴随机制的逐步完善、流动性难题最终会解决,并且也可以利用并购机会寻找退出机会。

更为重要的一种趋势,是投资逻辑的转变。炒作改革预期,曾是新三板去年最为重要的投资逻辑之一。蔡志明举例称,去年一季度末市场普遍预期下半年会推出竞价交易,从深层次思考,市场容量不充分、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时,并不适于推出竞价交易。但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市场容量下,围绕做市商流动性供给的制度配套,则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伴随投资的理性回归,挂牌和做市企业基本面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兴业证券场外业务部做市业务负责人唐闻涛认为,在讨论新三板企业融资难的同时,应更多从企业自身的情况出发,包括企业发展规划和融资需求,以及前述规划和需求是否能被资本市场认同。同时,企业发展预期是挂牌企业能否顺利融资的重要条件。

张仲斐也表示,新三板企业在推进融资的过程中,除了受市场流动性、货币政策等宏观环境影响外,未来最重要的因素将落脚在企业基本面和业绩问题,“市场回归理性,融资需要有合理定价;要给资本市场明确的预期,并且前几次融资时的业绩兑现不能偏差很多。能够做大的企业,市场会给与进一步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