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银行员工出售200余万份包括征信记录在内的个人信息 涉案金额超百万

查看数: 1715 | 评论数: 2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6-9-28 19:40

正文摘要:

购买公民个人信息者,除了进行小额贷款推销、网络电信诈骗外,还可能进行售房、装修业务等等推销活动,给公民带来不必要的骚扰。最近,绵阳市民杨女士,经常接到小额贷款公司电话,也时常收到类似诈骗短信。虽然她确 ...

回复

萌在心底 发表于 2016-9-28 19:41:54
如何防范?被骗者账户余额多在10万元以上:他们购买“征信名单”到底用来做什么呢?民警介绍,购买公民个人信息者,除了进行小额贷款推销、网络电信诈骗外,还可能进行售房、装修业务等等推销活动,给公民带来不必要的骚扰。比如绵阳市民杨女士,她因为购买房屋需要办理贷款业务,就到银行查询了自己的征信记录。小额贷款公司获知其信息后,就把她列为了目标客户。

“被骗者,账户上余额多在10万元以上。”办案民警说,在此案的侦查中,有一个细节让警方很意外,即公民存款在10万元以下的“征信名单”,基本上没有人购买。那么,公民如何来保证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呢?绵阳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支队长杨彬表示,“征信名单”是非常隐私的公民个人信息,公民自身无法完全防范,还需要银行加强内部管理,银行员工讲究职业操守,多学法律法规,不泄露公民信息。

杨彬提醒,除了“征信名单”外,公民在其他社会活动中,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身份证号、手机号码,不要在大街上贪图小便宜,随意扫描二维码以泄露个人信息。同时,公民在接到小额贷款公司推销电话、诈骗电话和短信后,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萌在心底 发表于 2016-9-28 19:41:32
如何买卖?银行员工获取“征信名单”后售卖。绵阳警方介绍,本案查获的200多万份公民个人信息,大部分是“征信名单”,而信息源头,就是银行员工丁某。他是如何获取“征信名单”?又是如何卖出去的?

A 获取信息直接售卖,每条20到30元:警方介绍,山东人孙某与银行员工丁某是朋友,而孙某专门从事买卖“征信名单”业务,他利用丁某的职务便利,从丁某处获取公民个人“征信名单”。所谓“征信名单”,就是公民因为有资金需求,到银行查询的个人征信记录。在征信记录上,详细记录了个人存款多少、贷款多少、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等所有详细信息。

“丁某利用职务便利,获得公民征信记录后,就偷偷售卖给朋友孙某,每个人的信息,价格在20-30元不等。”孙某获取这些信息后,又利用网络工具,售卖给他人。民警表示,孙某可以卖给一个人,也可以卖给很多人,其他购买的人再通过自己的渠道,继续销售倒卖赚取差价。“这是一个交叉的链条,从丁某手中出来的信息,就以这样的形式,售卖到全国各地。而其他中间人,也可能还有上线,也就是同样可以从其他人手中购买。”民警说。

B 订单式卖信息,每条最高可以上百元:警方介绍,除了丁某获得公民征信名单后直接售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丁某被委托查询固定人员的征信记录。这种方式是指一些小额贷款公司遇到公民要办理贷款业务,公司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就想通过银行的朋友查询获得办理者的征信记录。 “由于小额贷款公司要得比较急,因此,丁某查询的征信记录价格也较高,经过孙某转手,价格可以达到60-100元/份。”办案民警表示,“征信名单”时间越近的,价格就越高,经过层层转卖后,价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