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博弈:因债市二级市场调整,信用债一级市场也受到影响。据统计,2016年11月至12月,150多只债券取消或推迟发行,涉及金额1700多亿元。2017年1月,约30只信用债推迟或取消发行,涉及金额200多亿元。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测算,2017年到期的主要信用债品种规模约4万亿元,加上未发行的短期融资券,总规模或达5.5万亿元,且到期集中在一二季度,上半年到期量至少2.3万亿元。再融资受阻遭遇到期高峰,企业偿债压力较大。 这意味着2017年债市风险不小,而将债券作为主要投资标的的银行理财产品前景不妙。不得已,银行改变打法——鸡年开工以来,理财产品“净值化”趋势日渐清晰引发金融同业关注。 某信托公司资深投资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有一家知名股份制银行几乎全部理财产品都变成净值型。“就像基金那样按照净值申购赎回,这意味着投资者年初购买净值1.05元的产品,到年底净值很可能只有1.02元。投资者要自己承担可能的投资损失。”该人士说。 黄滔对上述分析表示赞同,他所在的银行因为规模小,吸储压力大,不得不依靠提高理财产品收益增加客户黏性。他们降低风险的措施包括,限定高收益理财产品申购上限,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的产品多为私人银行专享产品。 “私人银行部门的资金主要是委外管理。”黄滔一语道破天机,“去年债市下跌也让银行对委外机构提高了要求,机构之间的博弈加剧。” 银行理财资金主要通过券商、公募基金和信托公司进行投资,五大行在大券商的单笔业务规模通常在百亿元左右。其实券商固收部门、基金公司眼下都很纠结:预计今年债市很难赚钱,银行要求的收益率又高。若做,几乎是赔本买卖;若不做,相当于丢掉了最大的单子。 某私募基金负责人介绍,银行在选择委外对象时对历史业绩和团队要求很高。整个过程相当繁琐,需多次沟通才能最终定夺。前期沟通后,进入白名单,还要再到公司实地调研,根据调研的收益情况决定资金是否逐步增加。刚开始合作的委托资金量不大,一般10亿元起步。如果能达到收益率要求,才会增加委托资金到几百亿元;如果不合适则会终止合作。 “如果是投资股市,有的银行会要求跟投。银行判断市场风险大时,直接要求降低仓位。把银行投资亏了,想割银行的‘韭菜’几乎不可能。”该人士透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