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水落石出

发表于 2014-2-3 23:15:43

举例,一家企业,接受三年期的年化8-12%的利率的 情况下是中等风险,但是如果接受短期的20%的利率,那就成了高风险。高利贷区域里的市场较为险恶,普遍的信息流通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资金的借贷缺乏有效性,普遍无序,使得借入方很难有效 安排和使用资金,从而无形中也推高了经营压力。事实上,目前高利贷的放贷机构,本身也在谋求转型,高利贷是无法改变的商业形态,其生存有合理的生存逻辑, 而且也将一直持续下去,但是长期的实践证明以下两种情形同时出现的高利贷,必然无法持续:固定成本的借贷行为匹配主动管理型的操作方式。

20130830015736488.jpg


这里解释下,什么叫主动管理,就是你把钱,借给我,别来管我怎么用。所以所谓固定成本的借贷行为匹配主动管理型的操作方式。就送你给我钱,我给你许诺一 个利息,你别管我干什么用。这种借入固定利息的资金然后进行主动管理,基本上就意味着死亡是迟早的事情,主要的原因在于资金和项目之间的平衡很难,不能做 到无缝对接。我们就拿吴英 来举例,一旦你以年息20%借入资金的时候,你必须每年收获超过20%以上的收益才能保本,或许20%对某些商业奇才是可行的,但是项目和资金的匹配度是 没有那么好的,中间会存在很多的时间沉默成本,这段时间里,你项目没有找到,但是你的利息却要不断的支出,所以实际的成本必然要到20%以上,取决于实际 投入项目的情况,那么借入资金方的财务压力是极大的,在这种压力之下,你还必须留有足够的流动性,来确保不断的有人来赎回,所以你看上去你借入了一个亿一 年,但是你可能实际能用的资金只有五千万的六个月,所以实际成本是多少呢?按照年化计算大概实际成本要高达80%,纵使你是天纵奇才,我想也做不到这个收 益率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吴英这类一旦走上了固定收益的主动管理,是必死无疑的,界定为集资诈骗其实也是合理的,因为,她应该明 确知道自己还不了这个钱还去借钱。所以对于那些信誓旦旦说能保证给你每年盈利20%以上的人,基本可以打入骗子一类。其实,我自己是将固定利息超过15% 以上的主动管理型,基本都定义为非法集资。但是高利贷,还是有存在空间和形态的。他的合理的生存逻辑只有两种,要么就是项目管理型的固定成本资金,要么就 是不设定固定收益的主动管理型。在项目主导的情况下,收益可以跟项目锁定,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无效资金成本沉淀,从而降低由于资金沉淀带来的成本过高的风 险。其实,信托就是典型的项目管理型的固定收益类的高利贷形态。而不设置固定收益的主动管理型的高利贷,更像是一种股权投资行为,是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 享的行为,由于是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从而使得高利贷的资金成 本较低,因此可以操作的空间就更大,可投资的品种也就更加丰富,他所要体现的是良好的资产管理能力。其实,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可以理解是这种模式。某 些主动管理型的私募债权基金也是这种模式。但是从长久的持续的经营角度考虑,由于项目管理型会因为一个项目的失败,而影响单一项目的 投资人,所以造成较大的冲击,而主动管理型,可以在多个项目之间进行分散投资和平衡,从而减少某一项目失败带来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高利贷只有通过非 固定收益的主动管理型才有持续存在的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水落石出

发表于 2014-2-3 23:18:04

不好意思,又扯远了,我刚说道未来的金融改革的破局会从债券市场开始,是有一定的可能性 的,债券市场的发达,会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除了银行高利贷就是非银行高利贷的格局,很多游荡在高利贷区域里的企业,会可能落地到债券市场,而融资成本得到 大大降低,从而变相拉低了其他金融机构的放贷利率,或者直接参与到债券市场从事交易,毕竟相比之下,债券的流动性要远远好于单一的债权交易。所以,债券市场,将改变以银行为主导的债权市场格局。这从这个角度想下去,银行的估值还会进一步下降。

201109190028_480_320.jpg


为什么我个人很看重债券交易市场,很大一个程度上,主要跟政府开始转变自身定位的考量有关系,中国在私募债之前没有债券市场,别骂我,真没有。因为之前所 有的公募债,都要进行两个部门审批才能发行,无论实践中还是理论上都不存在违约的可能,这种情况下的债券市场,没有价值。而这次私募债的发行采取的是备案 制,极大的改变了发行体系,将产品定价和风险承担都推到了市场中去,这就衍生出很多的机会,也会极大的推动了国内债券市场的变革。

当 然私募债为主导的债券市场的建设,难度会很大,主要集中在风险定价和风险承担的制度建设上,债券市场的一开始或许就会是腥风血雨,惨淡开场,可能性很大。 尤其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但是艰难起步是个破局的好步骤。今年的私募债发行的征求意见稿,我提的是两条意见,引入做市商制度,以鼓励交易。一个没有交 易的市场,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这点上,我建议证监会放开目前以券商作为唯一通道的发行模式,否则券商会成为最大的发行瓶颈。第二条我是建议放开中长期债 券的发行,目前最长的债券是三年,我到是觉得可以参考美国的ABS,期限拉到10-15年,当然,目前定价的三年是跟私募债当前定位于中小企业有关系,我 只是希望未来有期限更长的债券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水落石出

发表于 2014-2-3 23:19:42

第三个角度,比较务虚,但是觉得还是有必要讨论下,我前几天跟几个领导吃饭。跟其中一个领导说,中国的金融专家,在过去十年都在牢里呆着了,所以,中国的金融人才其实都在监狱里,有什么金融疑难问题,问问他们应该不会错。

说这句话的时候,挺悲哀,一个不会保护金融创新的国家,一个法律模糊,没有边际的国家,金融人才除了监狱的确没有更合适的地方呆着了。在中国做什么事 情,都不能比别人快一 步,快一步就是死路,你所做的事情,只能比别人快半步。所以,在这样步步惊心,如履薄冰的情况下,有几个人愿意潜心做事情呢?吴英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比她早一年被枪毙的丽水小姑娘,那才叫不幸。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们无法琢磨的,那叫命运。在中国真正做金融,那需要有种,舍我其谁的魄力和勇气, 要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心,要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怎么听,怎么看,怎么都像是当年抛头颅,洒热血的共产党员干的事情。问题是 在中国,事实就是如此。金融奇才,没一个有好下场。仰融、管金生、陈浩武、葛政,唐万新,刘金宝,朱小华、王雪冰、李福祥。风吹浪打,是非成败,到如今, 何处话凄凉?当金融领域成为一个埋葬豪杰的坟堆的时候,金融注定是衰败的。当时间用了十数年来证明这些人曾经做的许多事情,在当下看来是如此英明神武的时 候,我们只能感慨他们生不逢时外,我们是否可以在做点别的事情呢?该反思下为金融人才创造更好制度保护的时候了。

135090880.jpg


前些天,我艾特了我的校长,@丁志杰, 我跟他说,我每天感觉自己坐在火山口,我也感觉我们这行的人,永远有只脚在里面,不到金盆洗手,不知道那只脚是自己的。最有感慨的是那天去了昆吾九鼎黄晓 捷师兄那里坐了会,他最后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想了好长一段时间,他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做金融的人,难道真的都是要在忧患中才能生存么?貌似有点可 悲。政府永远小心翼翼的在看着我们做事情,如果我们做对了,那么好,所有的功劳、政策,不要钱一样的给你,如果,如果你一不小心,走反了,结果也不是太 好,于是一句,杀无赦,以泄民愤,然后息事宁人,挥挥手就带走了一片云彩,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般。政府如同港片的警察里一样,本来很早可以被出现的时 候,不出现,却总是在事情不需要出现的时候才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水落石出

发表于 2014-2-3 23:23:43

其实,回头看全球的金融创新,最初的目的都很单纯,都只是为了当时的金融监管罢 了,所以现在看起来的很多金融创新,无一不是突破金融监管而创造的,政府和金融机构在一次次的博弈中,不断衍生和变化,促进了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一个金 融创新突破了金融监管,而不违反金融监管政策,本身又无私利的金融机构,我们是需要创造条件给予充分的保障的。所以,第三个角度,就是我觉得金融改革,要 先从鼓励金融创新开始吧。

d23d05b2d9d2ae3.jpg


我骨子里其实是个挺悲观主义的人的,那天写浙江经济怎么了的起因仅仅只是因为在会所里喝茶的时候,看到路上拥挤的人群兴高采烈的去黄龙听滚石三十年的演唱会,一阵恍惚,突然想到这种美好的时光,未来还会继续么?数年后的人们回忆这个场景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心态?很多年前看过一本书,假想了N年后,美国入侵中 国,中国一路溃败,退守西南,许多本来与军事绝缘的人,如我这般的无所事事的人,或者如另外一些每天上班下班的职员,都加入了这场站争之中,然后,在破败 的工事里,聊起了各自曾经的往事,年少时候爱过的人,唱过的歌,也缅怀其曾经看过的电影和演唱会,最后,随着炮声响起,一个个端起了枪,冲锋而去。

就在那一刻,我的悲观主义心态让我突然觉得有必要写点什么,当时的情绪就是很想写一篇小说纪念那一刻,到了午夜时分,我却打开了电脑写了那篇被很多人称之为又臭又长的文章。为什么感慨的战争,却写起了经济。那是因为我想如果中国有战争,势必从经济衰败开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水落石出

发表于 2014-2-3 23:26:10

2007年的时候,我跟老婆说,我们回老家,挖地窖,囤点大白菜吧。她骂我神经病,我笑笑说,我看到了1929年的美国在日益临近。1929年后的美国 饿死了800万人,全国范围内的流浪人群大迁徙的场景其实并不遥远,而且就发生在当时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里。回首悲伤往事,其实也就相聚不到八十年的时 间,为什么现在就不会发生类似的悲剧呢?我这种悲观主义想法,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到我考虑都是非常的悲观。

我自己虽然是人民银行直 属院校毕业,但是绝对谈不上什么科班出生,因为我的大学生活,基本上都用在因为感情失恋,而到处游走的历程上了。我的四年生活,基本归纳起来,就是夜夜笙 歌,纸醉金迷。虽然每门考试都过了,但是确切的说,那要归功于我良好的应试能力,确切的说,我大学四年去上课的次数绝对不会超过三个月。

20110706181355661.jpg


可能也是老天惩罚我这个不爱读书的学生,所以,让我去了浙江最破败的一个储蓄所里当押钞员,说道这个储蓄所也挺有意思,因为当时这个储蓄所所辖的支行行长,是现在私募股权行业里鼎鼎有名的天堂硅谷的总裁袁维刚先生。

很多东西,事前看和事后看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在最初俩年里,我觉得自己作为中国金融最高学府出来的学生,身边一堆同学都在顶级机构厮混,而我在浙江最破 败的一个储蓄所做押钞员,那种苦闷其实是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的,虽然现在我可以说,我很怀念当初的时光,因为那的确从回忆里来看,那应该是相对最轻松和没有 忧虑的时光了,但是如果你们说,让我重新去过一遍这样的生活,你还去么?那我想想还是算了。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结论是,如果没有好的结果,那么经历是毫 无意义的。人生还是要在乎结果的。每次看电视里一堆人在讲他们的成功路上的艰难曲折,我一般都会骂几句傻逼,成功其实是不可复制的,因为支撑成功的理由有 很多,或许压根不是因为别的,仅仅是因为你比人家命好呢?难道这也是可以复制的么,很多人在讲勤奋,讲努力,我只能鄙视的说一句就是,不是你比别人勤奋 了,努力了,能干了,走到最后的就一定是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水落石出

发表于 2014-2-3 23:27:52

做金融行业久了之后,你会明白很多道理,我一直跟人说,在现在这个社会,你足够努力,足 够勤奋,哪怕你学历再低,我想过个衣食无忧的小康日子,应该是问题不大的,但是你想功名显赫或者成为国之栋梁,那我想,你还是先去算个命吧。这东西是注定 的,绝对不是你通过勤奋和努力就能实现的,国人喜欢树标兵,听别人的励志讲座,基本上都属于瞎扯淡一个范畴,我反正总是不太喜欢听这种讲座的,你的人生就 是你自己的人生。

03b1a67df2faffb.jpg


我有时候开玩笑说,比马云努力、比马云聪明、比马云勤奋、比马云坚持、比马云会忽悠的人,甚至比马云帅的人多了去 了。为什么成功的是马云呢?马云的成功你是无可复制的,因为他命就是比你好,你没办法,加上他遇到了他的时代。事实上也的确是,人和时代也是要相互匹配, 毛主席如果不是生在风云激荡的年代,他在大的才能基本上也会烟消云散。古人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修阴德五读书,不是封建,不是迷信,是人生哲理。

我09年银行出来当年,曾经满怀雄心壮志写过一篇给大学生找工作的建议,写的是慷慨激昂,也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被很多媒体杂志给转摘了。但是不到一年, 我就颠覆了很多自己的看法,写了另外一篇完全不同观点的文章吧。确切的说,就如同我前面有篇讽刺我同学的一篇微博里说的一样,在股市上,跟大势对抗那是傻 逼才干的事情。其实,人生也是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水落石出

发表于 2014-2-3 23:32:23

盲目的鼓励努力和勤奋,毫无意义。经济有周期,人生也一样,在低潮期里的时候,其实你会发现, 你怎么做都是错的。你多做也就错的越多,而你越努力,你错的就越厉害,这个时候,你做很多事情,不但无助于你人生的理想,反倒会让你在时机到了可以做事情 的时候,花大量精力去给这些时候努力做的错误去擦屁股。就如同跑步,你方向错了,你跑得越快,走回来的时间就越多,所以,迷茫无助孤独的时候,你就静静的 站着吧,留点体力吧。一动不如一静。静静的等着属于你的时候到来,或许才是最合适的吧。

4e0b23b8a05cc.jpg


我应该算无业三年了,三年里基本没有干过啥事 情,我自己给自己界定,可能就处于这个阶段,、我这三年,基本上时间花在了钓鱼、练字、麻将和研究易学(主要是给人算命用的),四件事情。虽然,这四年一 身负债,也经常感觉自己满腹心酸,却总要强迫自己静下心来,煎熬,学会等待属于自己的时光到来,从一开始的很不适应,每晚上辗转反侧,总是经常深夜孤身一 人在水库钓鱼,看着东方太阳升起,到现在的悠然自得,淡然处之,却突然也发现这样的日子其实也挺好。为何非要去求功名利禄,声名显赫呢?什么样的人生不是 人生。你过你的锦衣玉食,我吃的咸菜肉丝,你一定比我幸福么?!

可能因为跳出了金融圈子之外,看金融,我到是也觉得我看很多事物反倒看的更透彻,闲来无事,也开始写了不少金融类的文章,对的,不对的,其实不关键,关键是思考。金融跟人生不一样,人生没有逻辑,没有对错,没有模式,而支撑金融最后的却只有两个字,逻辑。

一个不懂逻辑的人玩不好金融,我曾经在股票上赚过很多钱,但是没有多久就在股票上把这些多钱都亏回去,然后还倒贴了很多,那之后,我就不在玩股票了,我 觉得在没有弄懂股票的逻辑之前,我还是不碰股票吧,我当时的设想其实很简单,既然中国股市80%亏钱,那么我所设想的就是我自己是否能成为哪个20%呢? 我想了很久,觉得我在股票上花的时间也没有别人多,那么理论上技术必然是不如人的,理论研究也必然跟不上别人的步伐,而且人家沉浸在股市这么多年,我还是 个后来者,那么先发优势也没有,最重要的是,我觉得自己运气也肯定没有人家好。那么我成为20%的可能性几乎就没有了。那我还玩他干什么呢?这不是找死 么。所以我就毅然退出了股市。下定决心就是没有弄懂股市之前,就不玩股票了吧。

突然很多年后,我觉得我可能弄明白了我自己所认为的中国股市的本质后,我写了两篇文章,第一篇是去年7月份给在杭州某银行培训上的演讲稿,提到了退出所有以二级市场为标的物的资产配置。第二篇是,今年3月份写的,有理由继续看空中国股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水落石出

发表于 2014-2-3 23:34:22

这里我先声明下,我今天晚上的这篇文章,纯粹是瞎写,只是自己的思考,大家别打我。我理解中国股市是跟一个做金融工程的朋友聊天得到彻悟的,当然是我自 己的彻悟,未必是对的,我从他的聊天里,我感觉中国的股市逻辑出了很大的问题。金融工程有个前提是历史可以复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谈量化交易和技术分析 是有意义的,什么概念呢?就是只有大量的行为逻辑在特定的事件下会经常发生,那么这种行为逻辑才是可以被量化,而且也是有价值,可以衍生成为一种金融逻 辑,如果很多行为逻辑都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才会有,那么当时这种行为下所产生的量化的东西,其实是不会再次出现的,这个时候积累的数据就没有意义了,所以 这个层面上讲,技术面分析其实是无法分析出有效的东西来的,因为历史环境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人们的行为逻辑跟着变化了,而为什么美国却可以谈金融工程呢, 我自己的理解是美国一百多年来许多金融行为逻辑是被固化下来的,就是说在面临同样的市场情况的时候,人的选择跟历史是一致的,这个人不是一般的人,是构成 参与者主要的群体的历史行为,可以被复制。所以,国外可以通过历史可以预测未来,但是中国不行,中国的股市一出生就是个畸形体,每个阶段的参与市场主体的 群体的行为逻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直没有形成特定行为逻辑。20多年过去了,才慢慢具备一点正常的雏形。

OB-OA616_CSTOCK_F_20110524140903.jpg


中国A股一开始是什么人买 股票?是共产党员!那时候股票出来没有人愿意买,共产党员要带头买股票。然后赚钱了,开始有人愿意买了,再之后排队买股票,有行为逻辑么?其实是没有的。 然后,接着是庄股时代,坐庄的大户忽悠买股票,再接着民间大庄被机构渐渐取代。总共二三十年的时间,每一代的操纵市场的人的逻辑都是不同的,你怎么可能通 过这些不同的行为人的行为去预测未来可能的行为逻辑呢?

虽然,每个国家都存在不同时候发生不一样的历史事件,但是成熟市场体系里,应 对不同的事件的反映基本上趋同了,而在中国却就未必。如果经济不具备周期性,那么股市就必然没有周期性。而在中国其实很大程度上,连一个周期都没有走完。 历史么有有循环,行为逻辑尚未可以归纳。

在的股市开始具备一点点投资价值了。但是我觉得还不够,中国股票历史上的主要参与者其实不是 散户,以后肯定也不是。散户的行为是集体无意识行为。不具备参考和分析的价值。回到最后我们要看的是市场机构者和大量游资的行为逻辑分析,所以你们会发现 为什么国外很多市场交易量基本上都是一根直线,没有一定的事件,基本上没有成交量,那是因为,市场参与主体很理性,他们对一个股票的估值基本趋同,所以达 成了均衡,也就固定在某一个价格上,所以,他们的行为逻辑是有预案和逻辑的,未来的中国股市的发展可以参考香港股市,但是需要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水落石出

发表于 2014-2-3 23:35:25

很多人在喊中国十多年了,股市没有涨,所以必须涨。拿巴西、印度、俄罗斯来举例子,事实上A股和他们没有可比性,因为中国一开始的时候股市就是个畸形,明 显虚高,中国股市的出生是肩负着历史使命出来的,其实股民都知道中国股市最早是给国有企业脱困而创造出来的,明显就是来套钱的机构,一堆没有价值的股票, 不断会被推高,掩藏在背后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股票上市的管制。正因为股票的稀缺性,所以中国连个ST股票都有价值,因为具备壳资源。这种管制 逻辑自然就催生出有中国特色的股票定价机制了。

00155833ad020acd800601.jpg


我自己的理解,决定股票价格的是对股票未来价值的预期,理论上股票的根本价值建立在未 来通过股票分红产生的收入能对得起你股票的价格,但是在中国这种定价机制却发生了扭曲。产生了一条逻辑链是什么呢?因为股票管制,导致股票供应减少,而股 票供应减少,市场资金较为丰裕的情况下,所以基本上每只股票都远远高于他本来该有的价值。这就是中国特色的股票市场。但是大家都知道这种明显扭曲的市场定 价机制,是走不远的,必然要回归到合理状态去。

合理状态是什么呢?还是回到逻辑上来讲事物背后的本质是什么?房地产价格的本质是什么 呢?在中国可以理解为出租房产一定年限内的租金收入的折现,再加一定的通货膨胀的系数。经济都是有它的运行规律的,可以得出房地产价格是否虚高的结论,股 市也一样,每年分红收益加转让价格加通货膨胀系数,按照同样的折算方式得出的结论是房地产大部分区域有投资价值。股市80%无投资价值,我前面讲的回归是 指股市要回归到有投资价值上去,否则股市就是一帮傻逼的击鼓传花的游戏。今天一个傻逼说我赚了,明天说我亏了,因为他们都没有底线。一个看到要玩完的市 场,你们去玩就是赌棍。既然是赌棍,那么净身出门的概率是最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水落石出

发表于 2014-2-3 23:36:31

那么回归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改变股票管制这个关键点,让股票 上市不需要管制,真正把股票定价交给市场去。而监管层要做的事情就是确保信息的公正公开及时客观,同时打击内幕交易。如果能理解到这点,我觉得其实我们就 应该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监管层的决心决定了股市未来很长时间的走势了。

W020100823479071797216.jpg


我去年的原话是这么说的,“二级市场当下的情况下,还不断的进行扩容,我们的理解是政府有变相的通过扩容来取消发审体系的尝试的可能,从而实现A股的去泡沫化,政府期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得二级市场从一直较高的市盈率回归到合理状态,从而降低一二级市场之间的高价差。”

这个判断一旦成立,其实股市跌跌不休的状态就是明确的了,我一直在群里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看不清大趋势的人,是不适合做股票的,每天技术面分析分析去,进进出出,赚的都是小钱,真正赚大钱的永远是站在更高点上看人生的人。

其实做股票就是做人,时机不对,趋势不对的时候,你还在玩股票,那么当时机对的时候,你也没有钱去做股票了,因为你被套牢了,所以散户的悲剧在于炒了一辈子的股,还没能解套。做人不也一样么,很多人一辈子都在还某一个时候放下的错误。

总的来说,大趋势下做股票的难易度其实是差很多,你要在弱势里面找机会,你是可能有很高的涨幅,但是对你的要求太高了,我也从来不排除在即使大盘哪怕一路向下,还是有个别股票会有几倍的涨幅,只是问题在于他会是你的么?你抓住的概率有多高。

我从来不相信在二级市场上有所谓的高手,现在那么多阳光私募一个个都出来了,甚至比股票家数都要多了,能说明很多问题了,说明了他们跟你差不多,都是靠 天吃饭的。极个别的优秀天才是有,但是占比太少,99%的人都是跟你一样,甚至如果运气够好,他们还远远不如你,但是并不说明他们能力弱于你,而你是要结 果的,一个操盘能力强于你的人,却赚钱赚不过你的人,对你也没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