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苏州经济

●2010年底,苏州市中心区与园区、高新区、 ...

  • 0
●2010年底,苏州市中心区与园区、高新区、吴中区之间的供水干管实现全部连通,各市区供水实现互为保障、互为备用

●进一步强化供水安全保障措施,适当增加生产检测项目和加密检测频次,建立起新的更加严格的水质检测报表制度

本报讯(见习记者 胡佳逸)供水安全事关千家万户,昨天,我市召开全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会议,部署即将到来的“迎峰度夏”工作,强化供水安全保障。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双源供水,双重保障”能力,加快城市应急水源、备用水源及第二水源建设进度,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全部建成城市第二水源。

近年来,我市加强了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力度,目前,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无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场、码头、垃圾堆场等污染源,极大地改善了原水水质。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抵御原水突变能力。 2010年底,苏州市中心区与园区、高新区、吴中区之间的供水干管实现全部连通,共铺设管道26.81公里,实现了饮用水管网一体化,各市区供水实现了互为保障、互为备用。为保障市区供水安全,各地都开展了应急水源地建设。以为市区提供供水应急水源的西塘河应急取水泵站为例,其建设规模为60万立方米/ 日,一旦太湖水源地出现突发状况,泵站能够通过望虞河、西塘河引入长江水,供应相城水厂和白洋湾水厂,确保苏州市区的原水需求,保障市区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不可回避的是,在供水安全方面,我们还存在部分水源地水质不理想、小水厂潜在风险较大等问题”,市水利(水务)局局长戴锦明说。

为了应对存在的问题,提高城乡安全供水能力,我市将进一步强化供水安全保障措施,把好检测关,适当增加生产检测项目和加密检测频次,建立起新的更加严格的水质检测报表制度;把好生产关,确保不达标水不进供水管网;把好制度关,建立起以水质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生产检测管理水平。

第二水源和应急备用水源是城市供水安全的根本保障,我市将加快城市应急水源、备用水源以及第二水源地建设进度,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全部建成城市第二水源。同时,还将加快推进供水设施技术升级改造工作,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进水处理工艺,提高出厂水水质标准;加快推进区域供水步伐,保障乡镇供水安全。

据介绍,截至2010年底,苏州中心城区已建成172个二次供水项目,涉及建筑面积770万平方米。目前二次供水项目普遍存在设施缺乏监管、管理主体混乱、总表和分表数据不平衡等问题,即将出台的《苏州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办法》有望解决这些问题。
银财编辑

写了 2324 篇文章,拥有财富 11176,被 1 人关注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