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创业孵化

数码评测们的生存窘境:一般而言,数码测评 ...

  • 0
数码评测网站已经算不上是新鲜事物了。最早这个行业的玩法并不复杂:搜集数码产品的基本信息,并以图文方式呈现简单的使用体验。以中关村在线、PCPOP、太平洋电脑网为代表的PC时代的网站,基本上可以满足用户了解数码产品的需求。随后是以细分领域为主的小众垂直论坛的出现,比如以iOS产品体验为主的威锋网,以及以摄影器材为主的蜂鸟网等等。除了图文方式之外,视频评测也越来越成为主流。ZEALER自然是其中最有名的代表之一,目前这个品牌下平均每一集的评测节目播放量都在百万以上。但最近,这家以数码评测起家的公司也遇到了一些麻烦。

5400.jpg

ZEALER裁员风波:从9月开始,ZEALER裁员的消息就开始在网络上流传: ZEALER近日由于财务问题,开始大规模裁员。“公司接近一半的员工都离开了。”这个消息中写道,“主要是财政管理上出了些问题。”于2012年正式上线的ZEALER,以视频的评测内容打开知名度。其团队会对市面上的主流移动设备进行简要或者深度试用,并且给出评价。而ZEALER知名度的转折点是其与罗永浩就锤子手机出现的评测风波。2014年8月初,ZEALER在其官方网站上放出了一段半小时的测评视频,对罗永浩的 “锤子科技”旗下的Samrtisan T1手机提出了尖锐的质疑。

视频的播出引发了罗永浩的强烈不满,他因此选择与ZEALER创始人王自如在优酷上进行视频直播“对质”,对ZEALER评测中的负面内容进行了辩驳。有丰富演说经验的罗永浩占了上风,超过250万人围观了这场直播。直播五天之后,王自如在微博上发出了一条六分钟的视频,为Smartisan T1视频测评中出现的错误和误导向观众和公众道歉。

5402.jpg

作为评测服务提供商,在锤子评测风波之前,ZEALER还会向手机厂商提供付费的测试和咨询服务。然而在罗永浩和王自如的对质直播中,前者针对这一点,对标榜为“独立、客观、第三方”的ZEALER提出了强烈质疑。因此,在道歉视频中,王自如还表示,停止面向厂商的收费咨询服务。

目前,ZEALER的收入情况并未对外公布。公开资料显示,ZEALER此前接受了来自雷军担任合伙人的顺为资本,以及OPPO、VIVO和金立三家国产手机厂商的投资,金额各为数百万元人民币。2015年7月,腾讯背景的利通产业投资基金也完成了对ZEALER的A轮投资。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的采访时,ZEALER相关部门负责人士透露,公司内部的裁员状况的确存在,但财政并不是主要原因,裁员的规模也没有传言中的那么大。

“我们公司在最近一段时间内确实有裁员的状况出现,但幅度并不大。事实上在现在的资本大环境下,不少创业公司都面临着裁员的问题,ZEALER不是唯一一家出现这个状况的公司。”这名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ZEALER的裁员确实有节省成本、缩减规模的考虑;且公司的资金确实不算充沛,但还远远称不上出现“财政危机”。“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很多公司都很难熬。”这名负责人说。她强调,公司与离职员工之间就裁员一事已经达成了共识;双方都按合同的规定,以正常的步骤完成了整个流程,给足了相应的经济补偿。

5401.jpg

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自如表示:“从2015年开始,ZEALER从一个手机测评网站向‘科技生活方式第一站’的目标开始转型。”而在裁员的消息中也提到,ZEALER正在谋求向电商方向进行战略转型,因此电商部门尚未受波及。对此,ZEALER方面的负责人并未给出进一步的评论。当界面新闻记者联系王自如本人,就上述问题求证时,他同样说:“相关情况是公司内部的事务,不便公开发表意见。”

而近日,界面新闻记者又从一名了解内部情况的人士处得知,上次的风波过去一个月后,ZEALER还在继续裁员。“这次裁员之后,ZEALER大概只剩下50多名员工了。”这名知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而且很多部门都已经撤销,包括电商部门在内。之后ZEALER应该会走回原先数码产品视频评测的老路。”与此同时,这名知情人士也表示, ZEALER内部的财政问题依旧存在。

而后,界面新闻记者再次向ZEALER方面核实消息的准确性,但截至发稿,仍然没有得到正面回应。王自如并不愿意将ZEALER定位为一个评测网站。对于测评业务,王自如认为,这是ZEALER的第一个里程碑,之后ZEALER的涵义将会更加广泛。2014年,ZEALER上线两年之后,王自如和他的团队召开了一场发布会。除了宣布ZEALER希望创造一套数据化测评体系之外,王自如在当时表示,ZEALER将会涉足评测之外的其他领域。

他首先看到的是手机维修这个变现机会。在发布会上,王自如讲了不少手机维修行业的不当现象。发布会过后,ZEALER团队也很快行动了起来。2014年7月,ZEALER FIX上线,为用户提供手机维修业务:用户描述问题,邮寄产品,ZEALER完成检修并拍摄全过程。这是一个相对透明的服务体系,也受到了不少用户的欢迎。

5403.jpg

2014年8月,在获得了三家国内厂商的600万元战略投资后,王自如在自己的微博上表示,会将这笔资金用于建设移动设备硬件实验室ZEALER Lab。这是先前所提到“数据化测评体系”的具体落地,在微博中,王自如写道:“它应该是专注于移动设备整机测试的实验室,不仅包含硬件,还应该涵盖软件ROM体验的部分。”通过这个实验室,王自如想把ZEALER的测评体系进行一次完全的升级。

2015年3月,ZEALER开启了二手机业务。这项业务建立在ZEALER FIX的基础上,在回收获得手机之后,ZEALER FIX的工程师会对其进行鉴定以及修复,通过认证后,再放到平台上出售。这些业务一一成立后,王自如构想中的“闭环生态”也初步成型。在他的想法中,ZEALER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媒体,而是涵盖了内容、电商、数据体系、售后服务等的平台。此外,ZEALER逐渐搭建起了自己的用户社区,通过对外的延展,开始影响用户们的科技生活。

5405.jpg

从那时候起,ZEALER试图慢慢驶向自己更大的野心。今年4月,在王自如与创享投资合伙人贾珂的一场对话中,前者已经把自己与ZEALER定位一个可运营的IP:“‘王自如’的属性不再仅仅是一个测评人,所以从15年开始,我们开始尝试脱口秀、电视节目、推出人物访谈,拍摄汽车广告,让IP的形象跨界、多元化。”

而对于电商业务,王自如也表示从希望从PGC入手,将可售卖的科技单品延展到非标的科技周边;另外,他希望通过内容挖掘到大众商品中类似智能插线板这样的新产品以及替代品。只是,从ZEALER的现状来看,维持一个“闭环生态”远远比想象更难。
海枯石烂

写了 82 篇文章,拥有财富 210,被 2 人关注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海枯石烂

发表于 2016-11-15 10:59:32

数码评测们的生存窘境:一般而言,数码测评网站的盈利来源并不繁杂。一位评测网站的编辑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一般来讲,评测网站主要的收入就来自于广告。”对于评测网站来说,广告是获取收益的最直接形式。以视频评测为例,只要网站在每一段视频开始前或者结束后,插入赞助商的相关信息,就会有广告效果,并获得相应的佣金。有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对于大大小小的数码评测网站,在起步阶段,打广告都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

有的数码厂商还会直接找到测评网站,让网站对其品牌下的某一产品进行测评。这也能为厂商品牌起到广告作用。内容出街之后,网站会向企业收取相关费用。对于这种方式,业内的人士有不同评价。有人认为,这本质上是一种“软文”;有人则会用“内容广告”这样较为圆滑的词句来形容它。随着数码评测网站数量的增多以及电商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网站开始从中发现商机。它们往往会和数码品牌达成合作,并在网站上开辟栏目介绍产品。

不同于一般的广告推广,网站会在产品的介绍页面上附上电商网站的购买链接,用户可以从中直接跳到购买页面;另一些网站则直接建立了电商板块,希望通过出售商品获取收入。接受外来的投资则是另一种受到争议的运营方式。理论上,打着“中立”“客观”旗号的测评网站们,应当与厂商的投资划清界限,因为这可能会使得它们陷入“为厂商摇旗呐喊”的质疑中,从而失去客观性。但事实上,不少数码测评网站都曾经接受过数码品牌厂商的投资。

数码网站“知客”的创始人封益进对这个现象颇感无奈。他对界面新闻记者说:“评测的内容和商业化本身就是相悖的。如果你想出好的内容,那么商业化的东西肯定不能太多,公司的内容肯定也不能被商务制约;但是没有商务合作,就没有网站的持续发展。”

他称,知客目前还是希望保持内容的独立性,并没有涉及太多其他方面的内容。“现在有说法是测评网站可以做电商,但我也不认同,如果有用户在网站上买到了质量不行的产品,他们之后还会信任这家网站吗?”他表示,目前知客日常运营上并不缺钱,自己只希望保持现在的路线,不被外界干扰。无论是广告,还是电商、维修服务等,数码网站的收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用户和流量。流量决定着广告的效果和收入,用户的喜好决定了他们是否会在网站上购买其提供的服务。

对于ZEALER来说,它们同样离不开这条道路。无论开辟了多少新业务,有多少用户流量始终是这个生意最重要的指数。王自如曾经也表示:“ZEALER就是一个做影响力经济的公司,通过媒体带来流量的引入。”对于不断扩大的ZEALER来说,其他业务带来的收入,也许能够为其持续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尽管ZEALER几乎没有对外公布过财务状况,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业务的输血能力还不足以支持它们的野心。

一名行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评价ZEALER近来的发展模式时说:“ZEALER这一两年来的步子迈得有点太大了,无论是Lab,还是电商渠道的搭建,都需要大笔的投入。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回报的,没有足够的基础,很难深入去做。”传闻中的ZEALER第二波裁员似乎能够体现这一说法。根据知情人士的透露,ZEALER把大部分部门都裁撤之后,将会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到评测上来,另外团队的规模也出现了大幅度的缩减。尽管这一说法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裁员却被承认是客观存在的。想做大的ZEALER,在困难面前,也不得不重新调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枯石烂

发表于 2016-11-15 11:00:14

“熬下去” 才能活下去:对于其他规模更小的网站来说,主动求变,以获得自我突破的机会,更是显得遥远。它们只能尽可能寻找开源节流的途径,来维持生存。随着自媒体的出现,行业的进入门槛被进一步拉低。评测活动已经不再局限在网站这个载体之内。哪怕是一个只有三四人的小团队,到微信公众号或者今日头条等平台上注册账号后,就可以称自己为“数码媒体”。

不少从业者对这一点都深有感受。数码网站“雷科技”的创始人罗超则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ZEALER近期出现负面传闻,其实并不奇怪,因为这是自媒体时代带来的必然。“自媒体时代到来之后,很多从业者都发现,进入的门槛降低了,几个人拉起一个小团队来做一个公众号,效率反而更高。”罗超说。

他向界面新闻记者描述了当下的状况:“现在去一个发布会,可能一半的媒体席,上面坐着的都是这些自媒体人。”这类媒体数量的增多,对原先的数码网站们带来了极大的竞争压力,“因为他们更灵活,出现一个新话题,立马就能跟进并做出反应,也没有那么多的顾忌。相比之下,网站的体系使得它们在某些事件上的应对可能跟不上自媒体的速度。”

这种新趋势,使得原有的玩家不得不相应地做出变化。在谈到雷科技的定位时,罗超强调,他想做的就是一个“小而美”的事情。“互联网让很多事情都变得容易。在这之前,像中关村在线这样大而全的网站是主流;但移动互联网发展后,越来越多关注不同垂直领域的媒体开始涌现,所以之后很可能会有更多的小团队出来,做一些更细化的资讯服务。”

这和时下流行的“去中心化”趋势相似。大型网站在压力下慢慢消散,许多小团队从中分化出来,独立作战,实力也愈加分散。在这种境况下,对于罗超而言,保持团队的小型化是生存的需要。他透露,现在雷科技每个月在收入上有一半都来自于今日头条和腾讯内容平台的分成收入,这部分的总额大约在四五万元。

像雷科技这样,为了持续发展而不得不走小型化路线的数码评测网站还有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网站都能像雷科技这样,每个月仍然能获得相对稳定的收入。不少人已经是走在钢丝绳上,战战兢兢。

“我和同行交流时发现,很多网站其实都没有盈利模式。”网站“IT耳朵”的创始人潘海祥说。对于更小型的网站来说,它们已经失去了选择盈利渠道的权利。更多情况下,金主提出什么要求,它们就只能照做。

这家从2012年开始慢慢发展起来的网站,在创立之初,更像是潘海祥个人在业余时间做出来的一个消遣项目。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起步阶段,他给每位撰稿人的稿费只有区区6元钱。到了2015年,创业东风刮起来后,潘海祥终于等来了机会。他在北京获得了几名个人投资者的帮助,从而正式开始运营IT耳朵。

尽管如此,在北京,这家媒体也仍是红海中的一员。据潘海祥回忆,2015年夏天,市面上专注于智能硬件的媒体可能也就是十来家;但到了2015年年底,测评网站基本上“每天都有一家新的冒出来”。在其中,IT耳朵绝对不是最突出的那一个。

IT耳朵选择了智能硬件作为最初的切入领域。在当时看来,火热的智能硬件行业本来应该能够支持起一系列衍生媒体的生存;但随着热度逐渐过去,像IT耳朵这样小规模的网站首当其冲地受到了波及。

此外,在资本寒冬下,投资人们也捂紧了口袋。IT耳朵在2015年拿到20万元的投资后,它们就一直没有开启下一轮融资,而是依靠着商业运营的收入来维持。“今年八月本来就是一次小危机,不过在帮三星做了一次测评和拿到一点投资后,我们又撑过来了。”潘海祥表示,目前网站的员工,刚进来的时候工资一概是3000元一个月,包括自己在内。

在北京的互联网行业,3000元月薪已经是非常低的收入。IT耳朵因而也面临着人员流失的窘境,早期加入的几名员工,在获得其他公司的邀约后,都选择离开。来来去去后,这家公司目前包括潘海祥本人,一共只有四名员工。

面对这种状况,潘海祥也只能够寻找新的途径来获得更多收入,以维持网站的正常运转。他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目前IT耳朵已经拿到了一定数量的厂商资源,他们目前正在尝试建立一个智能硬件B2B电商平台,来代理厂商的产品。他认为,这种方式还是有可持续性的。

转型电商平台并不是潘海祥想到的唯一出路。“再到未来,我们可能会做一家能够帮助硬件创业者卖货的平台。”他说。但危机感无法被驱散。“我感觉头上始终悬着一把利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下,可能过了今年,我们也坚持不了多久。”潘海祥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IT耳朵目前的处境,也许体现了这个行业内许多网站的现状:在行业开始萎缩的情况下,它们只能一直默默无闻地坚持,但大多数网站们已经不再有向上走的机会。“数码评测行业,算是一个赔本赚吆喝的状态。”在封益进看来,这个行业中投入与产出并不成正比。对于很多网站变成了“厂商传声筒”的状况,他也感到十分失望。

“这个行业里的很多网站已经烂透了。”他对界面新闻记者说。尽管如此,封益进还是认为数码评测这个行业不会死掉,“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就是大浪淘沙的时刻。虽然死掉了不少网站,但我们还会坚持,现在还有很多比我们优秀的网站还在坚持。等到不健康的网站都死掉了,我们就能取代他们,回到正轨。”

这个大浪淘沙的时刻会持续多久,谁又能够留存下来,谁都不知道。很多人现在的想法就是一个字:“熬”。“熬下去,活到那个时候,那么很大一部分市场就都是你的了。”潘海祥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