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航从 2015 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最近去参加湖畔大学,每次出来演讲、做公关,主题几乎都是反思。频率之高甚至给人一种祥林嫂的感觉。虽然他始终没有亲口说过“后悔”两个字,但是他承认,2014 年做 C 轮的时候,他们有机会拿很多钱,“应该说有机会拿到非上市融资里面最大的钱,但我们最后没要”。
易到最值钱的时候,就是 2014 年,滴滴和快的合并之前。坊间传言百度投资 Uber 之前,本来想投的是易到,但新政下来之后临时转换了标的。虽然小巨头的创始人还在一遍一遍向员工们洗脑我们是下一个BAT,但是2014年的事情应该教育了很多人,当你的公司正好处在 BAT 军备竞赛的战场上时,你的公司才是最值钱的。
2010 年傅盛的可牛和金山顺利合并安全,还引入了腾讯投资,也就是一场“3Q 大战”的事。2014 年阿里用破纪录的“超过两个91的价格”拿下 UC,就是 UC 成功顶住腾讯浏览器在移动端的进攻,而阿里巴巴立志要拿下微信以外市场上所有能买到的流量来源。包括后来,滴滴快的打,美丽说蘑菇街打,大众点评美团饿了么打,摩拜ofo打,最后都是 BAT 在打。打到哪里,哪里就冒出来一串独角兽。
在互联网的马太效应愈演愈烈的时候,是 BAT ,而不是别的什么掌握着中国互联网核心资产的定价权。小晚写互联网大并购的那篇文章是这个结论最好的一个例证。里面讲滴滴、快的合并案最紧张的时候,双方在隔壁两个房间里互相给阿里和腾讯的最高层打电话,包凡说,
“ BAT 像天上的神仙,看着人间在打架。”很多人觉得卖给 BAT 就丧失了独立发展的机会,实际上卖给 BAT 才是保留了独立发展的火种。因为只有在拥有现金奶牛的前提下,大公司才愿意给新业务更多机会。而你一旦错失了卖给 BAT 的机会,只能退而求其次卖给还处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的第二梯队,后者不是图你能挣钱的业务就是图你能打仗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