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理财新闻

学会计算“年化收益率” “到期年化收益 ...

  • 0
学会计算“年化收益率”

“到期年化收益率4.1%”,“最高预期收益率达3%~5%”……那么什么是“年化收益率”?银行人士介绍,譬如某款产品,号称91天的年化收益率为3.1%,那么你购买了10万元,实际上能收到的利息是10万×3.1%×91/365=772.88元,绝对不是3100元。

“我行即将发行人民币理财,10天最高年收益5.6%,5个月5%,283天6%……”这是近期市民聂先生收到的短信。而类似的短信还有很多。

按道理,理财是一个长期性、持续性的过程。期限越短,收益率越难保证。但聂先生收到的这条手机短信却恰恰相反。10天的收益率甚至高过了5个月。

“你注意到没有?现在的理财产品期限越短,收益率反而要高些。”聂先生难掩心中的疑惑,这是在揽储还是真正为市民在理财?

银行理财出现“利率倒挂”

“尊敬的客户,我行将于近期发行一款31天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5.6%。5万起购……”不光是聂先生,你的手机里也存有这样的短信。

今年以来,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风起云涌”。

最近数据显示,截至6月上旬,银行理财产品总额已达7万亿。仅是今年上半年,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就有6000多只,已接近去年全年总量。

不仅数量远超去年,收益率也不断走高,甚至出现期限越短,收益利率越高的倒挂。

据记者了解,一些中小商业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已经达到了7%。

该贴已经同步到 财经道的微博
银财编辑

写了 2324 篇文章,拥有财富 11176,被 1 人关注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银财编辑

发表于 2011-7-2 21:48:38

该如何选择理财产品?

投资者高收益率、银行冲点存款规模、企业获得融资需求,理财产品看起来“三全齐美”,但这背后实则蕴藏着风险。

上述接近管理层的专家表示,市民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首先要注意的是这种产品成立是否合法有效,如果合法有效,会受到法律保护,其次,关注理财产品的用途,投向是否真实,第三,预期收益率并不等于实际收益率,投资者应认清风险,谨慎投资。

那么如果市民买到的理财产品涉嫌违规怎么办?是否面临被清盘的危险?

对此,该专家表示,如果理财产品违规,银监会会责令其整改,使得理财产品手续合法合规,那么将继续执行,对此市民不用担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银财编辑

发表于 2011-7-2 21:48:24

六类产品涉嫌违规

不过,这一乱象已引起了银监会的关注。

有消息称,银监会上周召集各商业银行召开理财业务会议,指出目前理财市场出现乱象、恶性竞争,成为绕过监管的吸存手段,已经影响到存贷比指标。

其中,有六项违规操作的理财产品被点名:同业存款存放本行、购买他行理财产品、投向政府融资、绕过信托做信托受益权产品、委托贷款理财产品、票据资产理财产品。

无独有偶,近期某商业银行重庆分行的一款信托产品也在热销,期限两年,年收益超过9%。2亿额度在一天之内就销售殆尽。

从表面看,这种理财产品就属于“投向政府融资”、“绕过信托做信托受益权产品”

一个接近市银监局的专家表示,理财产品违不违规,要看它的成立是否完全符合监管要求,“市民在购买理财产品别只看收益率,而应该多注意风险。”

高收益率只为揽储?

“这种情况的出现,表明银行的真正目的不在于理财,而是揽储。”申银万国分析师李瑜这样分析。

李瑜认为,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大行其道的背后原因之一,便是应对银监会存贷比监管的要求。

从今年6月起,银监会实行存贷比新规:将按日考核银行存贷比指标,取代之前的按月和季度考核方式,并对银行日均存贷比设定75%的监管红线。

“通过高收益率的短期理财产品,吸引大量社会闲散资金,达到吸储目的,进而达到银监会存贷比要求。”业内人士说。

不过,对于这种说法,该专家表示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短期理财产品对存贷比影响并非没有,只是很小。

“目前银行资金偏紧,用比较高的收益率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也是正常的。”该人士表示,“能影响存贷比指标的短期理财产品是那些月底发行的。”

银行理财产品的三类风险

银行理财产品类型多样,风险度不同,投资者不易区分。市民理财还有几个不得不关注的风险。

信贷类产品多投资房地产,风险提升

虽属稳健产品,但目前发信贷类产品多是投向房地产企业,一旦贷款无法收回,资金可能血本无归。

综合类产品构成复杂 受股市影响大

综合类产品构成复杂,当前市场中预期收益较高的综合类产品主要投资于信托产品 (股票信托)的优先受益权。当二级市场发生股票大面积连续跌停或者证券交易所关闭等极端情况,优先受益人将开始遭受部分本金损失。

传统结构性产品难实现最高预期收益

大部分外资银行依然发行挂钩股票、商品、汇率等标的产品,此类产品保本或部分保本,预期收益普遍高于同期限的债券票据产品,表面看颇具吸引力,但往往无法实现最高预期收益。

本报记者 谭春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