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保险新闻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落地、养老金投资管理办 ...

  • 0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落地、养老金投资管理办法计划年内出台、具有强制性的职业年金即将入市等多项利好之下,养老保险市场正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专业养老险公司也迎来了“扩容”,安邦养老之后,新华卓越养老也获批筹建。

日前,保监会人身险部副主任王治超在公开场合表示,支持专营年金管理业务的养老保险公司转型为养老金管理公司。政策利好纷至沓来,不少养老险公司已开始加大在资产管理业务上的布局。

保监会人身险部副主任王治超.jpg


公开信息显示,长江养老正在对财富管理部、市场开发、产品开发等多个岗位“招兵买马”,负责承揽和承销企业债权计划、股权计划、资产支持计划、财富管理、定向增发等资产管理业务项目,除企业年金的传统业务之外,政府养老金管理、个人和机构养老金管理等业务也可能成为其发展的重点。

虽然养老险公司的企业年金业务发展已逐渐进入盈利周期,但单纯的企业年金业务的盈利能力相当有限,其对新盈利增长点的渴求从未削减。众多养老险公司开始从年金业务管理向养老资产管理方向的转型,而针对个人的养老保障产品也成为其竞相追逐的领域。
心冷怎暖☼

写了 46 篇文章,拥有财富 203,被 0 人关注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心冷怎暖☼

发表于 2015-5-26 17:04:44

投资账户或隐藏错配风险:养老保险公司开展养老保障管理业务,应当根据管理合同约定收取管理费,包括初始费、管理费、托管费、解约费及投资转换费。以平安“养老金橙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为例,该产品说明书显示,平安养老收取资产管理费0.15%/年、资产托管费 0.05%/年、投资咨询顾问费不超过 3.0%/年。

一位养老险公司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这类产品“难在项目端,这么多产品发出去,是不是有足够多的优质项目去对接,尤其是在实体经济发展并不很乐观的情况下,这类项目并不好找”。

4月底,保监会批准太平养老设立某养老保障管理产品(B款)的10个投资组合账户。这并不是太平养老第一次发行此类项目,此前太平养老已推出一款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7.5%,1000元起售,后端对接由太平资产发行的保险资管产品。

另一款国寿“福寿丰年”养老保障产品,资金则主要投资于信托、定期存款、债券、保险资管公司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计划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固定收益工具以及货币市场工具。

此外,据记者了解,为了配合养老保障产品,平安养老还将发行债权计划和其他创新型养老资产管理产品,为自身管理的资金提供非标项目支持。

不同于养老资金的长期投资特性,养老保障产品对接的标的期限往往较短,投资账户可能隐藏的错配风险不容忽视。

据了解,目前几家养老险公司的保障产品投资账户多采用封闭式投资组合,该类直接投资于另类金融产品的,另类金融产品的投资期限应不超过产品封闭期限的3倍;而封闭式投资组合通过保险资管产品间接投资于另类金融产品的,则不受此期限限制。

与此同时,《征求意见稿》也明确要求,封闭式投资组合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养老保险公司在销售时,应向购买客户主动披露拟投资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投资品种、基础资产、投资比例、估值方法、流动性管理策略、主要投资风险等。

针对个人的养老保障产品可以给不同风险偏好的人士提供不同的投资组合,最终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但目前来看,此类产品的同质化倾向比较严重,保障功能仍然偏弱,高收益性仍是其吸引客户的“法宝”,未来在产品开发上仍然有很多“功课”要做。

一位寿险公司养老投资业务部门负责人表示,养老保障产品投资,“首先得去找这些非标项目,其次得搭建相应的风控体系,最重要的是,还得跟客户做大量沟通。毕竟非标业务与目前养老金投资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太匹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心冷怎暖☼

发表于 2015-5-26 17:03:21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收益“破七”:进入五月份,国寿养老的第八期、第九期“国寿福寿丰年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先后募集完毕,该系列产品的总募集规模为2亿元,预期收益率为7%,投资门槛仅为1000元,封闭期限为一到两年不等。

无独有偶,太平养老、平安养老等也在近期推出了类似的“养老保障产品”,泰康养老、长江养老也获得了保监会开设养老保障管理产品投资账户的批复。而太平养老和长江养老的两款养老保障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均攀升至7.5%的水平。

据长江养老官网载,4月29日, 其推出的一款个人养老保障首期产品一日之内完成首期募集。其“认购起点仅需3000元,预期年化收益率7.5%,期限一年,到期一次兑现本金和收益。”

此前,太平养老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该公司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发行规模约10亿元,目标是几百亿元。

其实养老保障产品并非新事物。保监会2013年5月发布的《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首次明确养老险公司可以开展养老保障管理业务,要求以养老保障管理产品的方式开展,产品名称格式为“养老保险公司名称+说明性文字+养老保障管理产品”。

在提交产品报告后,养老保险公司可以向保监会申请开设养老保障管理产品投资账户,账户的投资范围与保险资金投资范围一致。

近两年,随着保险资金投资范围的不断“松绑”,养老保障产品投资账户可投资的领域也随之扩展。换句话说,养老保障产品投资账户可投资的领域相较于企业年金要更为宽泛。

以企业年金可投资的信托产品为例,根据监管规定其可投资的信托产品限于融资类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查询信托产品)和为企业年金基金设计、发行的单一资金信托计划,且信用等级不低于国内信用评级机构评定的AA+级或者相当于AA+级的信用级别。

而养老保障产品账户可投资的信托计划则限于融资类资产和风险可控的非上市权益类资产,而没有“集合信托计划”的硬性要求;信用等级上要求也更底,为不低于国内信用评级机构评定的A 级或者相当于A 级的信用级别。

根据征求意见稿,养老险公司开展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的对象可以是单一团体、多个团体和多个个人。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养老保障管理产品此前只针对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团体委托人,此类产品和团体分红万能险没有太大区别,缺乏亮点因而并不受欢迎。而随着业务领域的放开,养老保障产品也越来越被养老险公司所重视。

“一方面是企业年金增长有限,市场竞争加剧,资金运用成本上升,养老险公司多搭配其它业务来提高利润;另一方面是个人养老诉求以及对养老待遇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为了迎合大众的养老保障需求,所以这方面业务开始逐渐火热。”一位养老险公司内部人士表示。

目前在企业年金领域,一方面由于国家没有硬性规定,缴纳企业年金仍有一定的门槛,参与的企业仍旧是少数,新增缴费增长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养老险公司虽然占据一定的企业年金市场,但与银行、券商三方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