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苏州新三板

新三板的财富神话正在渐渐褪色,但这并不妨 ...

  • 0
新三板的财富神话正在渐渐褪色,但这并不妨碍新玩家豪掷千金入场。“现在市场上待价而沽的三板壳有十几个。历史数据是,五月份成交3个,六月份成交10个以上。”北京某三板资深业内人士文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壳费实际成交价没有低于2000万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就在上月,某IT类轻资产三板公司(下称Z公司)刚刚卖壳成功,借壳方所付出对价是2000万元现金及保留20%股权。“如果最终价格就是这样,那其实是很划算的。”文力笑称。

2366.jpg


卖壳利润惊人:“2000万是最起码的价格,质地稍好的要2500万左右,市场上也有叫价到3000万以上的。”文力表示,“你要知道,去年年底的时候,壳费也就几百万,今年年初也就1000万左右。”

“我们本来是想收购Z公司,把我们的一块优质资产装进去,但是没想到我们还没等到询价,Z公司老板就把几个竞价借壳者拉到宾馆开始现场‘拍卖’了,最终的结果是2000万现金及保留20%股权。”北京某三板公司董秘姚金表示,“据我所知,这家公司去年挂牌时,连付给券商100多万的挂牌费都是分期付款的,当时哪想到会发这么一笔大财。”

从当前新三板企业的公告来看,借壳成功案例并不多。如2014年的鼎讯科技、天翔昌运,2015年的道从科技等,不过由于借壳周期比较长,近期成交的诸多借壳案例尚未走入公众视线,“现在市场上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的三板企业,差不多都是正在借壳的。”文力表示。

“你所听到的要价,只是个初始要价,很多三板中小企业主在卖壳过程中还会随时改主意坐地起价,因为借壳不是很快就能完成的,从初始意向到最终借壳完成至少要半年以上,比去挂牌花的时间还要长。”文力表示,“比如去年成交的几百万的一个壳,最终壳费是上千万。”

壳主拿到私下约定的丰厚对价,会去做什么?以Z公司为例,结果有些令人意外。“Z公司老板决定花笔小钱,也就是500万,2000万壳费的四分之一,再去买一家持续经营两年、主营业务明确的‘干净’公司,把自己的资产装进去,重新挂牌新三板。”姚金表示,“你不得不佩服他的商业头脑。”

据悉,借壳Z公司的是一家从事互联网金融的企业,豪掷千金的目的就是尽快登陆资本市场,借助新三板便利的融资机制尽快做大做强。“这些行业,有的时候时间要比金钱还要贵上千百倍。”姚金感叹。
海枯石烂

写了 82 篇文章,拥有财富 210,被 2 人关注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海枯石烂

发表于 2015-7-2 17:13:02

融资前景堪忧:“我们最近暂停了全部定增计划,开始重新准备登陆A股市场IPO所需材料。”上海某三板企业董事长刘刚(化名)表示,“最近新三板市场的情况让我们感到有些担忧,据我了解,之前本来要上主板但因为排队问题而转投新三板的企业,现在都有些军心动摇。”

由于三板二级市场连续3个月的持续冷却,原本火爆异常的新三板定增融资市场亦感到阵阵凉意。7月1日,三板做市指数收于1580.18点,在最近10个交易日内下跌超过200点,今年一季度进行的定增已经开始批量出现“破发”。

“只有一级市场火热,二级市场无人接货,这样的市场结构无论是浮亏还是浮盈,都无法兑现,这势必将导致未来投资者对一级市场定增也将采取谨慎态度。对于企业来讲,钱,也就不那么好融了。”刘刚表示,“上新三板不就是图个融资方便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枯石烂

发表于 2015-7-2 17:12:48

买壳是否划算?根据股转系统4月份的声明:“借壳”传言是对市场的误导,且将严厉打击利用“借壳”炒作从事违法违规行为。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隋强亦公开表示:“目前新三板挂牌审核流程顺畅便捷,企业挂牌的综合成本很低,完全没有必要借壳。另外,企业挂牌也不存在排队现象。”

实际上,即便不考虑是否存在挂牌审核排队问题,单单为了缩短仅仅两三个月的挂牌时间,却愿意付出接近超出挂牌费用20倍的代价,这本就不符合常理。

“其实现在大部分来借壳的企业不是为了缩短挂牌时间,抢那几个月的时间差。它们要么是存续时间远远不足两年,所以不想熬上一年半载;要么是历史沿革、税费、股改等方面所需动作太大、费用太高,希望通过借壳来免除这些挂牌审核流程中的麻烦。”文力表示,“不过,其实最近存续时间不足两年的借壳方已经都消失了。”

据悉,由于业界传言股转系统将正式发布规定,禁止存续期不足两年的企业通过借壳方式登陆新三板,考虑到借壳周期较长极有可能踩中政策地雷,现在市场上已经少有此类借壳方。

不过针对可能出现的借壳规定,存续期不足两年的企业仍有一定机会借壳成功,不过当前市场上尚无成功操作案例。

“有一种变通方式,即先由借壳方取得壳公司的控股权,然后立刻进行融资活动,并与投资者约定,在借壳方资产存续时间超过2年后装进壳公司,构成同一控制人下的企业合并。”姚金表示,“这样至少可以先把资金融进来,资产可以慢慢再并进来。这种方式在主板肯定是行不通的,但在三板,至少现在还没有案例,股转系统的态度也不明确,可以一试。”

而后一种“监管套利”式的企业,则仍在积极寻找合适的壳资源,因为倘若不如此操作,登陆资本市场之路恐怕要艰难很多。

“能正常挂牌的企业,几乎没必要花这么大代价借壳,除非它的资产问题本来就太大,导致挂牌机会渺茫,特别是重资产行业、农业、林业等。”姚金表示,“我认为时间问题是一个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不过现在这些公司面对2000万以上的壳费,已经大大超过它们的预算,所以现在借壳也是成交艰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