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苏州经济

银财苏州:姑苏区首届政府的任期,是认真贯 ...

  • 0
银财苏州:姑苏区首届政府的任期,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全面完成“十二五”各项任务、开启“十三五”发展的关键期,是全面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攻坚决胜期,也是在更高起点以更高标准实现城区跨越发展的机遇期。综观形势,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发展新纪元,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苏州“一核四城”的定位为城区拓展发展空间、增强核心竞争力创造了有利环境。从姑苏区自身来看,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有利因素,但也不可忽视面临的挑战。

1355043772461.jpg


底蕴深厚,优势独特。我区地处苏州中心区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迹遗存和园林景区众多,崇文重教民风淳朴,环境优雅适宜人居,是全市政治、文化、教育、商贸、旅游中心。经过多年努力,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公建配套设施健全,城市服务功能完善,科教文卫系统齐全,形成了浓厚发展氛围,广大党员干部普遍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应对复杂形势的信心和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机遇难得,充满潜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城区发展极为重视、高度关心,把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放到了重要位置,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启动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工程、重点项目,为城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此次合并三区成立姑苏区、设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正是市委、市政府根据客观形势和发展需要,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着眼城区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给我们带来了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大机遇,带来了整体保护发展苏州古城、打响文化旅游名城品牌的重大机遇,带来了提升行政管理效能、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机遇,城区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只要我们团结拼搏、主动作为,必将绘就姑苏美好愿景。

挑战严峻,任务繁重。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区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强,现代服务业规模和水平还不高,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我区资源、环境、空间容量有限,古城保护面临严峻挑战;我区以全市1%的面积承载了10%的人口,老年人口、外来人口、弱势群体多,民生改善面临严峻挑战;我区社会管理任务繁重,历史遗留问题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矛盾相互交织,维护和谐稳定面临严峻挑战;我区在三区合并后,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在政府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上面临严峻挑战。对此,我们必须强化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在发展变化中捕捉新机遇,在扬长避短中增创新优势,在超越自我中寻求新突破,在更高起点上奋力开启姑苏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征程。

各位代表,对照发展的新形势、人民的新期盼、前进的新任务,建议本届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紧紧围绕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示范区、高端服务经济集聚区、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区、和谐社会建设样板区”的总定位,着力打造文化高地、旅游高地、科教高地、商贸商务高地,整体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建设古今圆融、宜居乐业、和谐幸福的美好姑苏。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今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定位、总目标是建设“四区四高地”,这是对姑苏区未来发展形象的概括,为城区全方位转型升级确立了系统的目标思路。

保护传承,创新开拓,努力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示范区”。千年古城,“核”在姑苏。苏州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园林精美、文物众多,以“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独特格局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传统风貌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全国120座历史文化名城中,苏州是首批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次又是首个设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这既是国家对苏州古城保护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姑苏区更好承担古城保护重任的期许,将激励我们更好地承担起保护、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的使命和责任,走古城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用创新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索,以科学的体制机制作为保障,在城市规划布局、传统风貌保护、建筑风格等方面下功夫,有效保护一批历史文化遗存,修缮恢复一批古宅老街,开发利用一批人文景观,使历史记忆得以延续、古城文脉得以传承、城市个性得以彰现,通过我们的智慧使苏州2500年历史文化神形兼备、魂脉相通,努力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

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努力建设“高端服务经济集聚区”。高端服务经济是姑苏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先导和基础。姑苏区作为中心城市的重要板块,基本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有着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集聚人才、科技、研发、金融等要素的比较优势,具备发展高端服务经济的天时地利。我们要充分发挥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加快打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综合环境,突出要素的智力密集性、产出的高增值性、服务的强辐射性,建成一批能承接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新平台,打造以总部经济、金融和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等为主要特征的产业集聚区,形成引领高端服务经济发展的先行优势,构筑长三角地区高端服务经济的创业天堂。

统筹协调,整合优势,努力建设“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姑苏区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一方面要借助各类载体,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另一方面要将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精髓融入旅游目的地建设、线路规划以及产品开发中,提高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文化旅游全方位、多领域的深度融合,形成文化和旅游发展相得益彰、和谐共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的良好局面,努力争创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

务实为民,提升福祉,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样板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民生幸福。站在跨越发展的新起点,我们将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把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目的,多思民生之需、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更加注重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建立规范有序的现代社会管理体系、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美好姑苏的建设者和共享者,为和谐社会建设树立新样板。

在整体推进“四区”建设的基础上,我们要着力打造“四高地”。文化高地,就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找准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切入点,使产业发展更具活力;找准文化与城市发展的结合点,展现历史文化名城魅力;找准文化与现代文明契合点,全面增强区域发展软实力。旅游高地,就是依托姑苏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加速古城保护修复、旅游资源整合、历史人文挖掘、配套服务完善和旅游品牌提升,打响中国乃至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品牌。科教高地,就是有效利用辖区高校、科研院所等优质资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根本、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以环境培养和集聚人才,将科教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和综合竞争优势。商贸商务高地,就是加快推动传统商贸业提档升级,培育扶持现代商务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和特色经济,实现商贸商务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跃升。

该贴已经同步到 银财苏州的微博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银财苏州

写了 2933 篇文章,拥有财富 28349,被 24 人关注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银财苏州

发表于 2012-12-11 11:23:09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三区三城: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即把苏州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建设成为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

一核四城:苏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明确的发展新定位,即在做优做靓苏州古城的同时,加快提升东部综合商务城、西部生态科技城建设水平,重点推进南部滨湖新城和北部高铁新城建设,全面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

创业苗圃:原沧浪区创业工作品牌,是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主要以创业孵化的形式,为35周岁以下苏州户籍高校毕业生、在苏高校应届毕业大学生及大学生创业团队搭建的拎包入住、零成本的创业平台。

市民创业行动计划:原金阊区创业工作品牌。以三年为周期,制定创业规划,围绕激发全民创业热情、改善创业环境重点,创新工作思路、管理模式、扶持手段、评估体系、典型培育,全力扶持更多有志创业者创业成功。

创业门诊:原平江区创业工作品牌。主要是为初次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专家评析、项目推介、开业指导、创业孵化、融资服务和后续跟踪”等“八位一体”专家门诊式的创业服务。

虚拟养老院:原沧浪区养老工作品牌。由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首创,以“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为宗旨,以“初期体验,产生依赖,形成需求,市场运作,产业发展”为理念,采用总部统一规划部署、服务站连锁运作的服务模式,通过自主研发的信息管理平台,统一派单、统一标准、统一运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

“好管家”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南门街道首创。即在开放式老街坊整治改造基础上建立的监控服务技术平台,以“改造一片、管理一片、提高一片、巩固一片”为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古城区科技防范、社会管理、信息服务新路子,使老城区居民同样能享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优势和便捷。

金阿姨:原金阊区志愿服务品牌。以社区志愿者典型形象提炼形成“金阿姨”品牌,提供20余项爱心志愿服务项目,深受弱势群体爱戴和社会各界好评。

金乡邻:原为观前街道于2003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社区服务品牌,后又成立非营利性公益社会组织——“金乡邻”互助联盟,旨在通过组织加盟单位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倡导“心手相牵、同沐阳光、互助互惠、共建共享和谐”的邻里亲情文化,重点做好对弱势群体的社会化帮扶。

邻里情:原沧浪区社区工作品牌,全国第一个社区服务公益性注册商标,涉及十大类100多个服务项目。通过打造“邻里情”品牌,先后建立了“邻里情”日间照料中心、“邻里情”星级社区创建、“邻里情”老年人生活援助中心、“邻里情”外来人口服务中心、“邻里情”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实现了文化、教育、法律、就业等社区服务项目的资源整合。

四区四高地:市委市政府对姑苏区未来发展提出的总定位,四区即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示范区、高端服务经济集聚区、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区、和谐社会建设样板区”,四高地即打造“文化高地、旅游高地、科教高地、商贸商务高地”。

博士集聚计划:江苏省于2010年起开始实施,计划用5年时间资助2000名,主要资助对象为在省内企业中工作的自主创业类、企业创新类和企业博士后三类博士人才。

乐业惠民“百千万”工程:包含“就业利民百千万工程”和“创业富民百千万工程”两大体系。“就业利民百千万工程”即举办百场招聘会,开发两千个公益性岗位,新增万个就业岗位。“创业富民百千万工程”即发放百万小额担保贷款,培训千名创业者,带动万人再就业。

“阳光福民”工程:社会援助工作品牌,包括阳光乐居、阳光乐龄、阳光学子等各类援助项目。

“12345为民解忧愁”工程:为10000户贫困家庭送物质援助,为2000户困难老年人送钟点服务,为300户大病重病家庭送医疗援助,为400户双拥困难家庭送生活援助,为500名贫困学生送助学援助。

“汇邻中心”:为姑苏区全资国有公司——瑞嘉商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管理的一个社区商业与服务品牌,是姑苏区未来着力打造的一站式社区服务综合体,它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统一运营的管理模式,提供涵盖各个年龄段人群的绝大部分日常生活服务。

关怀培育社工“3U”计划:对社区工作者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以及职业适应等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帮助与支持,使社区工作者达到“生活无忧”、“能力提优”、“业绩增优”的状态(简称“3U”),从而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银财苏州

发表于 2012-12-11 11:22:31

求真务实,全力做好2013年各项工作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姑苏区承前启后、开创起步的关键之年,市委市政府、社会各界和全区人民对姑苏区发展十分关注。新的一年,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一方面,我们要履行好政府的各项职能职责,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延续性,确保平稳过渡、大局稳定,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要主动应对服务管理范围变大、工作任务变重、群众要求变高的现实,科学谋划符合区情特点的整体发展思路和路径举措,创造性地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为今后发展明确方向、打牢基础。

建议明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新增注册资本120亿元,引进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企业350家,实现进出口总额28亿美元,全面办好市区两级实事工程,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社会发展。

明年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注重科学发展,精心展开各项规划修订编制。高度重视城市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使未来姑苏发展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修编总体规划。围绕姑苏区建立后的发展思路、空间布局、产业形态等方面,修编姑苏区“十二五”规划,从战略高度绘就远景蓝图,对近期工作主要方向、重点项目进行具体安排,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实现集聚集约集群开发建设。制定专项规划。配合做好古城保护控规修编调整。进一步优化三新城控规,在空间形态、城市功能、产业布局上进行完善优化,实现资源共享、与古城融合发展。积极开展各功能片区规划编制,在空间布局上做到科学定位、主次分明、互相衔接,打造城市特色板块。不断深化、完善虎丘综改、天赐庄等重点工程的修建性详规和城市设计,展现历史人文魅力。优化产业规划。围绕城区产业发展导向,全面分析现状与特点、优势与潜力、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整合资源、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设计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优化商贸商务、文化、旅游、科技等产业规划。

(二)注重质量效益,确保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深入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调控政策,坚持稳增长和快转型并举,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加大有效投入。加强重点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投入,建立以公共投入激发社会投入、增量扩大助推存量调整、资源储备推动有序开发的投资体系。年内实施政府实事工程9大类33个、重点项目74个,完成年度计划投资355.7亿元,以230.5亿元的公共投入带动125.2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入。大力发展“假日经济”、“节庆经济”,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办好各类主题节庆活动,深入推进重点商圈、特色商业街、商业示范社区建设。发展楼宇经济。立足提升资源承载力和产出率,鼓励和引导会计、审计、法律、咨询、评估、保险等中介服务机构向楼宇集聚,重点打造一批总部经济、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等特色商务楼宇,楼宇税收占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例达10.5%。加强择商选资。更加突出投资密集度、产业关联度、财税贡献度,建立重点产业、企业和项目名录,理顺体制机制,拓展招商形式,全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确保一批符合转型方向、利于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落地,夯实发展后劲。增强国资实力。加快国有资产结构性重组和资源性整合,探索专业化和商业化运作模式。抓好国资载体建设和招商,壮大实体资产经营公司,强化监管,提高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力争实现年度收益1.66亿元。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探索“一村一楼宇”,不断壮大农村股份合作社实力。做优亲商服务。开展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建立企业数据库,提高风险预警处置能力。坚持政策支持向上争取、工作重心向下转移,完善服务企业、促进发展政策体系,健全政府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和跟踪服务机制,扶持中小微企业稳健成长。实施招才引智助企工程,制定区人才开发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区人力资源产业园,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力度,着力引进主导、重点产业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三)注重产业转型,有效推进产业能级提升优化。突出创新引领,以商贸商务、文化、旅游和科技等产业为主攻方向,实现从传统服务业向高端服务经济转变、单一发展向融合发展转变。商贸商务产业向差别化发展。通过对古城核心商圈的整体策划,以提升档次、做精做特为宗旨,在业态、功能、文化等方面形成特色,从“繁荣繁华”到“高雅时尚”个性定位,实现错位发展,促进传统商业向综合休闲商业升级,一般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大力提升古城核心商圈竞争力。重视轨道交通站点地下空间开发前期对接工作,着力发展轨道经济。关注城市综合体建设,扶持现有总部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培育特色街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文化产业向特色化发展。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措施,设立引导资金,探索建立文化金融合作平台,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加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组织企业、项目参加深圳文博会、苏州创博会等各类招商推介活动,引进培育一批文化龙头企业、特色企业,推动文化提速发展,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5%以上。旅游产业向品牌化发展。深入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抓住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契机,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载体。精心开发水陆并行旅游新路线,组织文旅商节庆活动,塑造品牌,开拓市场,扩大消费,让广大游客充分体验“苏式生活”神韵。完成平江、山塘历史街区周边环境整治,启动平江路南入口风貌保护综合整治,建成旅游咨询中心山塘分中心,积极争创5A级景区。认真做好大运河申遗工作。科技产业向规模化发展。加快一批科技项目建设,积极参与苏州科技广场开发建设,完成金阊科技创业园和苏大科技创业园扩容升级,引导科技型企业向产业园集聚,拓展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组织实施省“博士集聚计划”,建立健全才企对接渠道。明年力争成功申报科技、信息化项目50个,实施产学研项目30个,争取资金2500万元。

(四)注重传承创新,全面提高古城保护更新水平。以“整体规划、科学实施、保护传承、融合创新”为原则,建立成片保护新机制,积极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苏州模式”。抓好古城保护。全力推进虎丘地区综合改造,完成核心区域修建性详规优化报批和虎金路、金鸡墩路等道路、河道施工,全面展开配套定销房、公建配套设施和一榭园、花神庙等重要节点建设,加快推进剩余4057户、110万平方米征收,婚纱城明年底前主体封顶。继续做好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工程,完成启动区拆迁扫尾和泰伯庙、唐寅故居文化区项目等工程建设,尽快进行启动区招商运营和布展策划工作,谋划二、三期工程。天赐庄片区保护与利用项目全面启动,定销房地块明年上半年完成征收、下半年开建。实施敬彝堂严宅、尤先甲故居、万宜坊谢宅等8处以上古建老宅的征收、修缮和维护工作。扎实开展“两河一江”沿线整治。加快城市更新。正确处理保护与传承的关系,大力改造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加速南环解危改造相关公建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明年6月底居民回迁入住。按时序进度稳步推进梅巷、解放新村1~13幢、朱家庄等危旧房续改工程。实施三元三村等24个老住宅小区、零星楼宇和33条街巷综合整治,涉及房屋604幢、133.5万平方米,计划投入资金4.7亿元,惠及居民1.68万户;开展已整治老住宅小区专项环境整治,涉及122个小区、767万平方米。加大居民家庭“改厕”力度,提前完成三年2.1万户改造任务,扩大改造覆盖面。继续推进城中村(无地队)改造,启动金星村、铜勺浜等37个项目。做好12条道路改造,推进桥梁、泵房、垃圾中转站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25万平方米直管公房危旧房修缮。

(五)注重功能形态,全力打造现代化城市副中心。进一步理顺三新城开发体制机制,优化城市业态布局,打造老城区发展的拓展区、新产业的集聚区、良好人居环境的示范区和城市副中心。推进集约发展。统筹三新城规划建设,实施新一轮控规修编,突出核心产业,优化区域发展,使新城的城市功能更强、建设水平更高、发展特色更明显。加快项目建设。推进国发平江大厦、金阊新城中央商务区等在建项目,开工建设公共配送枢纽等重点项目,加速苏大附一院新址、苏大附二院金阊新城医院、十中金阊新城分校等功能性项目建设步伐。计划投入51.15亿元,实施苏浒路道路改造、沧浪新城运河景观桥等一大批市政基础设施。搞好服务对接,争取高端物流等重大产业项目早日落地。推进项目征收。确保沧浪新城运河以南6、7标段、平江新城中央商务区花锦北地块、金阊新城虎丘综改定销房C地块等剩余项目清零。尽早启动沧浪新城东头村、平江新城元和塘以东、金阊新城金家村等地块征收工作,涉征100万平方米。做强融资平台。高度重视三新城融资新平台建设,对现有资产进行梳理整合,加快土地注入,推进公司实体化运作,坚持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手抓,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优化人居环境。继续完善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定销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困难群众妥善安置。合理布局商业经营和公共服务项目,进一步完善绿化、景观、照明设施,强化城市综合管理,营造良好的创业宜居环境。

(六)注重民生幸福,让百姓共享高水平小康生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政府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突出针对性、普惠性和实效性,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工作标准,推出更多更好的民生实事和服务举措,不搞政绩工程,不做表面文章,努力让人民生活得更加殷实、更感幸福、更有尊严。突出优质均衡,努力实现学有所教。以创建“江苏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为抓手,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确保义务教育入学率、学前教育普及率均为100%,抓好特殊教育,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投入2.4亿元,启动一批小学、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力争今后5年内新增小学3~5所、幼儿园5~8所。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今后要根据施教范围和学生数量探索提供校车服务。突出服务引导,努力实现劳有所得。坚持就业服务与创业引导并举,市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100%。实施乐业惠民“百千万”工程,深化就业培训,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万个,开发公益性岗位2000个,组织技能培训8000人次,建成就业援助基地30个。积极推进市民创业,新建区级创业孵化基地2个,全年培训创业人员1000人,推介创业项目200个。突出帮扶援助,努力实现难有所助。加大社会救助力度,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做好老年人、残疾人、低保人群的保障服务,实现应援尽援。继续实施“阳光福民”、“12345为民解忧愁”工程,建立低收入家庭动态数据库,构建“第二条保障线”和贫困预警机制。设立特困帮扶资金,努力解决因病致贫问题。加强价格监管,及时发放临时物价补贴。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鼓励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外来务工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全年净增参保1万人。进一步提升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突出广惠便民,努力实现病有所医。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家庭医生签约率、健康档案建档率分别达35%和85%以上。深化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制改革,大力开展星级社区卫生医疗人员评定,全年新建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各2家,力争2年内实现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加快公共卫生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均等化,继续实施母婴阳光工程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0~3岁科学育儿免费体验覆盖率达80%以上。突出严格监管,努力实现食有所安。加快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年内新建3个、改建1个农贸市场。加大全程监管力度,狠抓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建设预警监测体系,严惩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加大蔬菜农药残留检测,食品安全事故及时报告率、应急处置率和相关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率均达100%,餐饮服务单位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率达95%以上,保持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确保人民群众“餐桌安全”。突出舒心便捷,努力实现老有所养。启动“银龄乐”养老实事工程。新建11个街道虚拟养老服务工作站,基本形成覆盖全区的虚拟养老服务网络,3年内服务老人数提高到2.8万人。新建助餐点30个、配餐中心10个,3年内实现助餐点全覆盖。新建10家日间照料中心,3年内全区达50家。新增养老床位1000张,3年内实现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40张以上。突出丰富多样,认真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继续打响民俗文化活动品牌,持续扩大文化惠民覆盖面。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打造10分钟文体服务圈。加强网上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服务便捷、覆盖全面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

(七)注重社会和谐,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优化社区管理服务。促进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三者联动,完善社区服务网络,推广“汇邻中心”模式,打造10分钟社区公共服务圈。积极探索老旧小区居民自治和长效管理机制。完成社区“两委”换届。加快社区规范化建设,全年新改建社区办公活动用房13处。出台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实施关怀培育社工“3U”计划。加强志愿者队伍长效管理,建立健全志愿激励回报机制。设立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专项资金,建立资金补助、购买服务、微公益创投、公益项目推介四大政策体系,建成4个街道层面社会组织孵化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网格化、信息化、长效化管理,大力开展“乱停乱放、非法营运、小区环境、违法建设”四大整治行动,切实改变少数地区脏乱差现象。加大城市交通疏导力度,增加停车泊位,建成石路地区停车诱导系统,努力缓解交通拥堵状况。组建好火车站地区综合管理办公室,探索综合执法、联合管理的新模式,使火车站地区更整洁、更有序、更安全。持续做好环保工作。按照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污染防控,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全年建成40个油烟在线监控点、争创3个省市级绿色社区。渔家村村庄整治与再利用项目确保明年5月开建。认真做好虎丘(三角嘴)湿地公园新一轮征收建设。强化河道长效管理,努力消除黑臭现象。扩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制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五年规划,总结推广“好管家”社会管理服务平台经验,着力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扎实推进系列平安建设,继续抓好技防设施建设。全力做好信访积案和重点矛盾纠纷化解,加快构建多元化调解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安全监管,全部完成重点挂牌单位整改,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六五”普法,建成区数字化法律服务中心、白洋湾法治文化公园。建立健全政府、工会、企业三方协调劳动关系机制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广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认真做好民兵预备役和兵役工作,积极发挥民宗、侨台和工青妇、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巩固团结和睦、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八)注重自身建设,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明年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政府及部门全体人员要始终保持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用干部的辛苦指数、勤廉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满意指数,树立姑苏区政府和公务员队伍的新形象。建设廉洁型政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大力开展“惩防体系建设提升年”活动,抓好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切实履行《廉政准则》,切实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强化对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重要领域、重点项目的监察和审计,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度,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牢固树立勤俭办一切事业的观念,进一步规范“三公”经费管理,创建节约型机关。建设学习型政府。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学习,力求学精、学深、学细、学透,做到入脑入心。牢固树立主动学习意识,坚持和完善中心组理论学习、领导班子务虚会、调查研究等各项制度,努力掌握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现实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发挥行政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带来的体制机制优势,理顺职责权限,增强创新活力,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水平,积极争取事权财权的统一。狠抓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积极创建优质服务品牌。深入开展纳税人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目标考核体系,抓好政务督查和效能监察,重点强化行政服务中心等窗口单位的工作效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干部队伍的思想融合、感情融合、工作融合,团结协作,干事创业,为区域发展提供保障。建设法治型政府。区政府及其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规定程序行使权力,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调节和管理经济社会事务。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虚心听取区政协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自觉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意见和政协提案,更加重视实际办理成效。严格依法行政,构建政务公开长效机制,深化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变8小时政府为24小时政府,切实提高城市综合管理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委、市政府对姑苏区发展寄予厚望、委以重任,全区百万人民对姑苏区未来充满信心、充满期待。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中共姑苏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动员全区人民,凝聚各方力量,共同谱写“四区定位、三区融合、二次创业、一体发展、跨越提升”的崭新篇章,为再创古城新优势、开启姑苏新征程、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