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苏州新三板

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公司副总经理隋强28日 ...

  • 0
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公司副总经理隋强28日在“新三板发展战略高层论坛”上对近期的政策预期做出明确。他表示,股转系统正在研究围绕市场分层的差异化安排,私募参与做市也将很快推出。“除了改革我们现行的交易方式之外,我们近期有个比较大的工作,就是私募基金作为做市商,我们前期的基本工作已经完成,年内制度推出应该没有问题。”隋强进一步表示,投资者门槛降至三百万也“可以探讨”,公募基金入市、QFII和RQFII参与等,则需要研究实践中如何落地。

新三板扩容至全国将满三年,经过前期的爆发式增长之后逐步回归平静。私募做市制度年内落地,恐怕仍然难以化解市场流动性不继的问题,新三板“成长的烦恼”短期还将持续。隋强在会上也坦言,市场到了再次思考、再次出发、二次创业的关键阶段,从以往量的成长到质的提升的阶段 ,希望大家保持信心。

私募做市“迟到”:新三板实施分层之后,市场进入双重清淡期——政策面进展较慢、市场交投冷清。进入下半年以来,无论是挂牌企业还是做市商,都处于市场“高热”之后的冷静期。截至8月28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达到8940家。虽然在扩容之后经历了市场规模的迅速壮大,但是就市场基础制度而言,仍有多项核心制度面临改进。而这也正是市场一直期待的“政策红利”。

3330.JPG

据联讯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观察,新增挂牌企业的速度从下半年以来,近期已逐渐放缓,挂牌频率继续下滑。在分层推出之后,由于缺少后续配套政策的跟进,创新层企业并未充分感受到分层前后的差异性,挂牌企业尚未真正享受到分层制度落实带来的政策红利。

与2015年初的设想相比,除了已经落地的分层制,尚未落地还有“转板”上市、竞价交易机制、投资者门槛调降、公募基金入市、做市商扩围、大宗交易制度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多方采访发现,业内认为短期内可能会推出的制度是大宗交易制度,至于转板上市、降低门槛等短期内都很难有进展。

据付立春分析,新三板当前所面临的考验是一批早期投资基金即将到期解禁,如何处置投资基金的退出问题成为了摆在监管层面前的当务之急。在这种背景下,引入大宗交易制度成为了监管层的首选。因为到今年年底,不少新三板产品面临到期兑付的问题,如果不进行辅助退出,而都从二级市场进行抛售,势必会对整个新三板市场的协议和做市交易带来很大的抛压,这会对新三板市场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因此,从市场的行情来看,如果在现有的政策预期下,他预计可能只会推出大宗交易平台,而大宗平台的交易方只是针对现有的新三板投资机构,这很有可能是今年第一个政策红利。至于私募参与做市,对新三板而言并非新鲜提法。在2014年发布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做市商做市业务管理规定(试行)》中,对做市商的范围就留下了“口子”。《第一财经日报》当时从股转系统相关负责人士处获悉,未来做市商可能将向PE、VC等扩围,甚至还有可能扩展到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等金融机构。

今年5月27日,证监会宣布将开展私募机构参与新三板做市业务试点,做市商正式扩围至私募。根据安排,股转公司将研究制定试点机构的遴选方案及相关配套规则,从资本实力、专业人员、业务方案、信息系统和诚信记录等方面设置备案条件,制定备案申请材料内容与格式指引,明确备案申请程序,待履行有关程序后及时向市场公布。另外,股转公司将启动受理私募机构申报材料,组织评审,择优选取试点机构。
石榴安阳来

写了 153 篇文章,拥有财富 511,被 4 人关注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石榴安阳来

发表于 2016-8-29 10:35:11

旨在促进交易:新三板正式引入做市商制度是在2015年8月,彼时做市制度被寄予厚望,监管层希望可以发挥为企业定价、提供流动性两大功能。但是实行近两年时间,市场交易依然不活跃,相对寡淡的流动性让各方都开始对新三板的未来产生怀疑。

近日有券商新三板业务人士也对记者表示,业内确实存在一种困惑——做市制度到底有什么用?“企业来问我们,我们也回答不来。”一家券商的做市业务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做市商本来是可以发挥一种价格“承托”、嫁接交易的职能的,但现在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热情不高,做市商缺少对手方。

市场流动性太低,也是股转系统正在试图解决的问题。据隋强28日介绍,新三板分层之后,股转系统正在研究围绕市场分层进行差异化制度安排。为了促进交易达成,股转系统除了改革现行交易方式之外,还将推动私募做市落地。

“我们近期有个比较大的工作,就是私募基金作为做市商,我们前期的基本工作已经完成,年内制度推出应该没有问题。”隋强称,股转系统也在考虑市场准入、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方面的问题,与传统资产指标、证券市场指标来评价相比,是否有更好的评价指标标准。

对于市场呼声很高的将门槛从500万降至300万,甚至100万,隋强表示“也可以探讨”,但是坚持机构投资者市场的方向不变。他同时表示,QFII和RQFII参与政策将很快推出。除了投资者门槛,市场各方也非常关注公募基金入市问题。隋强对此表态模糊,预计短期内难有明确进展。

“讲一个政策诉求很容易,但是如何落地,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他解释称,公募资金这么大的体量,配置什么样的资产,市场的流动性水平和整个投资标的规模能不能支撑公募资金来参与,这都是实践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跳出概念窠臼 不应对标A股:失望源自希望,而希望源自误解。新三板市场参与者当中相当一部分都在以A股的概念、指标在衡量新三板,并作出判断。

尽管监管层一再强调,新三板与A股市场的逻辑不同,盲目套用市盈率、交易频率等概念会形成错误的认识,但是A股市场超高市盈率的吸引,加上中介机构的“上市”、“融资”的梦幻渲染,观念的改变并非朝夕之间可完成。

“到了今天地步,突然发现有些概念变得似是而非,比如他是场内还是场外市场,是上市公司还是挂牌公司,是公众公司还是非上市公众公司……这些概念交叠在一起,到了这个阶段,又成为这个市场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隋强表示,许多人会问,新三板在全球范围内,到底可以和哪个市场类比?不过根据他的实践经验,他认为很难和任何一个市场相比,股转系统在进行制度设计时也将抛弃既有、传统的理念,基于如何服务好创新型、创业型中小微企业主题,进行制度设计。

他建议跳出概念的窠臼,不去对标A股以及其他任何一个市场,只需要明确新三板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确定的——市场化、法制化、独立市场设计。

现实中人的思考路径、投资路径,往往会把成功的一级市场作为对标对象。由于国内市场往往强调融资功能而忽视投资功能,从这一角度确实可以得出交易所交易过度、新三板交易不足的结论。但是,新三板流动性水平应该保持在什么情况,应该取决于投资者参与市场的目的,而不是取决于别的市场的流动性水平。

“新三板很年轻,走到今天,如果要回头总结经验,创新是重要的经验和特色。”隋强表示,当前《证券法》对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安排主要是针对成熟企业,并不适合中小企业。在他看来,融资机制到底是交易所那套还是纳斯达克那套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围绕中小微企业特性的需求构建持续融资基础,这比概念更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