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风投新闻

施乐的成功,是一次技术冒险的胜利:在复印 ...

  • 0
“如果施乐当时真的知道自己有的是什么,找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么它可以变成‘IBM+微软+施乐’。”——乔布斯

4001.jpg

对于“施乐”这个名字,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依稀记得的打印机品牌,还是苹果发家史里面,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偷取施乐技术做个人电脑这一段?

4000.jpg

就在两周前,长期经营不善的施乐在股东的促使下分拆成了两个公司,一个卖打印机影印机,另外一个卖企业服务。目前,除了开始裁员,他们还不排除会出售公司,“董事会会为股东利益负责,对所有的报价进行考虑”,施乐的 CEO Ursula Burns 被问到公司是否出售时这么回答到。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要知道,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脑、笔记本、手机,甚至是互联网,最初都是施乐公司研发的:

4002.jpg

在 1973 年就做出了个人电脑,比苹果早 3 年;
最早研发出以太网,宽带的基础硬件;
最早研发图形界面,早于 Windows 和 Mac OS,在此之前计算机都是一行行文字;
施乐还是硅谷最早开始人工智能研究的公司;
因为施乐实验室,我们用上了激光打印机;
但今天,施乐公司的市值只有 98.4 亿美元。相比之下,苹果是 5445 亿美元,微软也有 4135 亿美元。

现在回过头来看,施乐本来在个人电脑历史上有机会比肩甚至超越苹果和微软。但它至今只是一个打印机公司。让这个故事更添讽刺意味的是,施乐曾经被看作是一个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技术创新的成功典范。
莱温斯基

写了 28 篇文章,拥有财富 456,被 0 人关注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莱温斯基

发表于 2016-2-27 19:09:30

施乐的成功,是一次技术冒险的胜利:在复印机出现之前,学校、教堂和办公室大规模使用的是一种叫做复印纸的东西。现在我们还会时不时地看到这种自己具有复印功能的蓝色纸张,例如这样:复写纸,现在你还会在小商家、银行或者快递单那儿见到这种产品。在 1930 年代,当时在专利事务局写文书的切斯特·卡尔森(Chester Carlson)就经常用到这种复写纸,但因为容易出错,他想要做一种新的机器来实现这个功能。

1000.jpg

1938 年,卡尔森研发了利用电来在碳素纸上做复印的电子图像复印技术,一直想要商用化却并不顺利,自己支撑了 5 年之后,才拿到一个非盈利机构巴尔特纪念研究院的资金继续研发。因为当时“复印纸”这个产品已经是办公室的标配,不少商业公司认为,只要有了复印纸,复印机的存在也没有必要了。当时卡尔森的被拒绝名单里面,就有 IBM、通用还有美国无线电公司(RC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莱温斯基

发表于 2016-2-27 19:11:26

1001.jpg
切斯特·卡尔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莱温斯基

发表于 2016-2-27 19:11:50

1946 年,一家叫做“哈罗伊德”(Haloid)公司看上了卡尔森的技术。哈罗伊德公司是一家主营电器的家族企业,1906 年在纽约州的罗切斯特成立。当时,公司的第二代继承人乔瑟夫·威尔逊认为电子图像复印机会成为以后的趋势,于是就将卡尔森的技术连带人一起买了过来。被收购了之后,威尔逊也把电子图像复印技术改名为 xerography,其中词根 Xero 是古希腊语的“复制”的意思。

1002.jpg
施乐 914,当时还是一台非常巨大的复印机

尽管已经研究了 8 年,卡尔森的技术还是相当不成熟。在 1947 到 1960 年之间,哈罗伊德公司在静电复印的研究上花费了近 7500 万美元,大约是它同期常规业务收入的两倍,导致公司不得不举债。当时,公司高管甚至拿出自己的积蓄或者抵押房产贷款,来支持科研项目。但这持续了 13 年的巨额投入,在一年间就得到了回报。1960 年,哈罗伊德公司发布了第一代自动静电复印机施乐 9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莱温斯基

发表于 2016-2-27 19:13:02

静电复印机比复印的效率要高出不少:复印纸还需要有一个母版,而且一次性复印 10 到 20 张,而静电复印机则完全不受母版和单次复制数量的限定。当时,施乐 914 在市场上并没有任何竞争对手,而这一状况持续了将近 8 年。

1003.jpg

除此以外,施乐的销售策略也配合得很好。当时,施乐 914 售价达到 2.7 万美元,用户还可以向施乐租用复印机,每月却只需支付 25 美元,但每复印一张纸支付 4 美分。用这种租赁方式,让很多办公室可以用很低的价格尝试并且依赖了施乐的服务,也让施乐一下子卖掉了 2 多万台复印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莱温斯基

发表于 2016-2-27 19:14:07

由于施乐 914 太受欢迎,威尔逊甚至直接把公司的名字也索性改成了施乐(Xerox)。在 1960-1970 年这十年间,施乐赚了超过 10 亿美元,成了第一家在 10 年间只依赖一项技术赚取了超过 10 亿美元的公司(第二家是苹果,当然这也是后话了)。那些早期购买施乐公司股票的人们,也因此成了百万富翁。

1015.png

或许更重要的是,复印机,或者轻松地进行大规模复制任何文字和图片这种事情,成为了印刷时代之后的新趋势。复印,成了极大降低图书等文字产品的传播成本。而 Xero 这个词语也跟现在的“百度“”滴滴“一样变成了动词,“去 Xerox 一下”也变成了美国 1960 年代办公室常用的语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莱温斯基

发表于 2016-2-27 19:14:24

施乐 PARC 成为推动个人电脑发展的一个基地:1968 年是施乐公司发展的转折点。首先是静电复印技术的发明者卡尔森去世了;然后,对施乐前景很有远大想法的威尔逊把 CEO 的位置交给了彼得·麦克卡隆(Peter McCollough)。和威尔逊不一样,麦克卡隆是典型的销售人才。在哈佛大学毕业之后,他就投身了施乐公司,从施乐公司的第一线销售开始做起,后来管辖施乐公司的销售事宜。

1019.jpg

在把公司交给麦克卡隆之前,威尔逊还给他嘱咐了一段话,大意是,现在的施乐做的只是复印机传递信息,但这个公司应该用技术做更多的事情,在即将到来的电脑时代,如果他们还想成为伟大的公司,就应该用数字处理信息。麦克卡隆也的确按照威尔逊的指导去做了。

1004.jpg
1973 年 IBM 正在推的高速打字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莱温斯基

发表于 2016-2-27 19:15:27

1970 年,他接受了当时施乐的首席科学家雅各布·古德曼的建议,在离公司总部 4500 公里之外的加州帕罗奥图建立了一个研发中心(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简称 PARC)。为了给施乐公司找到下一个卡尔森,或者说下一台施乐 914,他们招收了全美国最顶尖研究员和工程师,还将研究的目标设定为比现有产品超前 10 年的科技产品。PARC 的豆袋会议室:

1005.jpg


“美国最优秀的 100 位电脑科学家,PARC 有 76 个。”这就是当时 PARC 的负责人罗伯特.泰勒(Bob Taylor)对于手下工程师的评价。只要技术好,PARC 对其他事情都很宽容——有人提着睡袋来上班,有人不爱穿鞋子,续着长头发和长胡须的程序员更是常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莱温斯基

发表于 2016-2-27 19:16:55

PARC 还是现在硅谷科技公司办公环境的雏形:没有固定的工位,宽松自由,办公室和会议室四面都挂上了黑板,地上放着豆袋懒人沙发当坐垫。PARC 的作风在当时十分前卫。因为 IBM 这样主流的科技公司,当时还在老老实实地做打字机和打孔机,而他们的工程师还需要穿着正装上班。别说 IBM 了,连在东岸的施乐公司总部也是老样子。

1017.jpg

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就是在这个环境下诞生的,它的名字叫阿尔托(Alto),有一个箱子的大小,还有一个屏幕,专门给个人使用,用户通过键盘的敲击,不用几毫秒就显示在了屏幕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莱温斯基

发表于 2016-2-27 19:17:22

阿尔托计算机的原型机:在 1973 年,阿尔托这样的个人计算机很不寻常。就在施乐 PARC 在研究这台领先当时 10 年的个人计算机时,比尔盖茨还在念大一,乔布斯正在印度学佛呢。当时计算机普遍还有两三个冰箱那么大,还有很多专门用途的线和硬件连在一起,还是为多人使用准备的。

1006.jpg

因为计算机的运算能力稀缺,当时的计算机运作就像飞机,一次运载 300 个乘客均摊成本,专门给一个人用太奢侈了——光是单个用户所必需的内存花费,就要花上 100 万美元,就像是一架只有 1 个乘客的专门包机。而且计算机的交互也不像现在那样有屏幕,人们要通过打孔卡、或者打字机才能进行交流,一次简单问答就需要好几天。

“那时候计算机的整体结构,就像是宗教战争的主战场一样,”约翰·艾伦比回忆到,“而施乐公司将这场战争推向了高潮。”除了建造了阿尔托的硬件之外,PARC 的工程师们还想好了这个计算机里面要做点什么——他们开始开发一些文字编辑和图像处理软件,还建立了一个图形化的界面(GUI)而不是通过口令行这种极客的方式来操控计算机。个人电脑之所以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还是因为有了像 Windows 一样用鼠标操控的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