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苏州经济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很多人对 ...

  • 0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很多人对苏州的印象,是从这首诗开始的。而在诗人张继写下这首千古名篇的一千多年以后,寒山寺的钟声迎来的,是苏州城的解放。

W020110701409558599535.jpg

护城河美景
   
1949年4月27日5时10分,解放苏州的部队走进千年古刹寒山寺。 6点40分,分别由平门、金门、阊门、齐门、娄门入城的解放军各部,身披朝阳,会师于市中心察院场,苏州解放。
   
经历了战火洗礼的苏州,渐渐恢复了气息,显得宁静而雅致,直到数十年后的一声春雷响动。苏州,从苏醒到迸发。
   
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苏州先后抓住了农村改革、浦东开发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大机遇,创造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三大法宝,开辟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苏州之路”成就辉煌。苏州的发展历程是全国的一个缩影,苏州的发展经验对全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鉴意义。而在创造了一系列奇迹之后,苏州并未停止发展的脚步。 “到201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两个率先”的道路上,苏州再次扮演了排头兵的角色。

该贴已经同步到 财经道的微博
银财编辑

写了 2324 篇文章,拥有财富 11176,被 1 人关注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银财编辑

发表于 2011-7-2 17:17:59

W020110701409558432880.jpg

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
   
1992年,56岁的秦振华被任命为张家港市委书记, 提出了“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在“张家港精神”的激励下,一个个被称为“张家港速度”的奇迹被抢出来:9个月时间,投入6亿多元建成张家港保税区;用不到两年的时间,投入3亿多元建成50米宽路面、33公里长的张扬公路;投入3亿多元建成全国第一条县级市步行街;建成全国第一所县办大学——沙洲工学院……
   
到1994年底,张家港市的经济总量、税收、外贸出口、外资引进等均在苏州市各县市中处于领先水平,并且成为江苏省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文化、体育、教育等28个条线部门的工作都被评为全国先进。

   
1995年5月13日,江泽民同志亲临张家港视察,充分肯定并欣然挥毫题写了张家港精神;当年10月18日,中宣部和国务院办公厅在张家港市联合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人民日报》为此发表社论,赞扬张家港是“伟大理论的成功实践”。
   
敢于争先,不仅要在宏观经济环境宽松时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更是在宏观经济环境偏紧时创造机遇,迎难而上。张家港始终把困难作为发展的机遇,把压力作为前进的动力,分秒必争去“抢”、千方百计去“拼”、有胆有识地去“争”。在十多年时间里,张家港不仅抢到了保税区、区港联动保税物流园区、扬子江化学工业园、扬子江冶金工业园,也抢到了一大批外资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
   
近年来,张家港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经济社会正走上优化发展的新路径。 2010年张家港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6.0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5.9亿元,工业总产值 4700.9亿元,增长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04万元和1.44万元。当年一般预算收入居苏州首位。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昔日的“穷沙洲”变成了颇具实力的经济强市,昔日破旧的农村集镇变成了富有现代气息的新港城,昔日贫穷落后的传统农民正在加快向富裕文明的现代市民转化,这些使得张家港更加激情澎湃、科学发展、政通人和、活力四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银财编辑

发表于 2011-7-2 17:18:30

W020110701409558439609.jpg

“不简单”的昆山之路
   
2009年昆山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危中寻机,外贸出口逆势保持正增长,在全国一枝独秀。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昆山作为”引起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高度关注,总书记称赞昆山“不简单”!
   
今天的人们总结说,“昆山之路”本质上就是一个“闯”字,在没有路的地方闯出一条路。而这条路的起点,就是20多年前昆山人自费创办的开发区。
   
1984年,国务院批准沿海建立10多个开发区,昆山这个农业县自然搭不上车。这年,52岁的吴克铨走马上任昆山县长。“当时,昆山在苏州地区的六个县里面排名最后,被称为‘小六子’。其它几个县的乡镇企业都搞得红红火火,如果跟在别人后面跑,没有出路。”吴克铨说,“国家在沿海批准建立开发区,我觉得这才是昆山要走的路。 ”
   
深感“担子很重”的昆山决策层,做出了一个超越常规的决策:靠自己的力量兴建工业开发区。就这样,在城东一块3.75平方公里的农田上,昆山硬是搞出了一个工业小区。虽然没有“准生证”,但昆山人对这个开发区倾注了所有的热情,拆迁、修路、建厂,一切都是自掏腰包,从上海虹桥机场“蹲点”招来的一个个项目,在这里“生根发芽”。
   
开发区成了昆山发展的强大龙头。其后,昆山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之首,成为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样板区和先行区。每年,这里创造的GDP、财政收入、外贸进出口,都占昆山经济总量的六成以上。
   
2009年,改革开放30年之际,有人为昆山统计了这样一组数据:昆山以全国0.1‰的土地、0.5‰的人口,创造了全国4.67‰的国内生产总值、24‰的进出口总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银财编辑

发表于 2011-7-2 17:18:54

W020110701409558435936.jpg

2010年,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昆山,积极转型,激发了更多活力。当年昆山地区生产总值达2100亿元,为1978年(2.4亿元)的875倍。
   
除了一连串耀眼的经济数据之外,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取得的最大成果是实现全面小康。 2005年底,昆山率先实现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建成一个“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
   
2008年10月7日,新华社发布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调研组撰写的调研报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开拓成功发展之路——对全国十八个典型地区的调研综合报告》。报告在评价昆山发展经验时写道:江苏省昆山市,利用东依上海的地缘优势,大力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高起点引进先进技术,以国际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实现了由单一农业向全面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市)之首,走出了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昆山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银财编辑

发表于 2011-7-2 17:19:32

从借鉴到输出的园区经验
   
上世纪90年代,苏州紧紧把握住了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一下子走到了对外开放的前沿。继昆山开发区之后,苏州又先后拥有了高新区、工业园区等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2个省级开发区。从田岸到口岸,苏州人走上了经济国际化的道路。

W020110701409558438797.jpg

园区新貌
   
1994年2月26日,李岚清副总理和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 5月12日,园区首期开发启动典礼隆重举行。从此,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开始了一场令世人瞩目的深刻变革。
   
2001年,中新股比调整后,园区与时俱进,适时调整阶段性开发目标与策略,从“全力向东开发挺进”到“产业升级、科技跨越、服务业倍增三大计划”实施,再到新十年发展目标及“四个示范区”目标的提出,以更高的起点、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不断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基本完成了中新合作区基础设施及周边各镇主要路网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建成了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行政服务中心以及一批教育卫生、商业休闲、社区服务等现代化配套设施。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中新合作区规划面积扩大到80平方公里。这是前无古人的探索,在15周年之时,园区交出了这样的答卷:地区生产总值比开发之初增长了73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了354倍;平均每天吸引外资1000万美元;累计上交税收10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超过50万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牛鼻子”经济全面发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银财编辑

发表于 2011-7-2 17:20:05

W020110701409558431624.jpg

鸟瞰东环快速路
   
“要坚定不移地率先走出一条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之路”——从2010年开始,园区吹响了“二次创业”新号角:在新一轮发展中,园区要在“加快”上下功夫、在“率先”上求突破、在“质量”上见实效,全面推进从外延式扩展向内生增长转变,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制造业为主向“三二一结构”转变。
   
经济发展的同时,园区始终突出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坚持发展与惠民、富民与强区相结合,确保开发建设成果惠及全区人民。园区借鉴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结合开发实际,建立覆盖全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各类参保人员近60万人,参保企业12000家。在不增加企业负担、不减少员工收入的前提下,一揽子解决员工养老、医疗、生育、住房、失业救济等多项社会保障。
   
2011年的“红五月”,也就是开发建设17周年的日子里注定会与众不同——在“十二五”计划的开篇之年,园区再一次开了个好彩头:苏州“第一高楼”正式开业、区内迄今为止单笔最大投资项目——三星液晶面板项目开工……
   
进入“十二五”之后,园区把产业优化升级作为转型发展的首要目标,力争到2015年末五大新兴产业产值达千亿级。“十二五”时期更是园区改善民生的重要时期,园区将把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从解决人民群众密切关注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入手,通过建立均等普惠的公共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普遍共享“十二五”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更具“幸福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银财编辑

发表于 2011-7-2 17:20:39

W020110701409558281247.jpg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在施工现场指导工作
   
苏州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拥有了“三大法宝”的苏州,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勇于开拓创新,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条体现时代精神、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率先发展之路。
   
进入“十二五”时期,苏州的发展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
   
2011年1月27日召开的十届苏州市委第110次常委会,注定要在苏州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会议提出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苏州“十二五”发展的总抓手,积极抢抓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江苏沿海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探索出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基本实现现代化之路,到201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指出,作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先行区,苏州不仅有基础、有条件,而且有必要、有责任在“第二个率先”中继续当好先行军和排头兵。可以说,苏州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十二五”发展的总抓手,既是贯彻中央和省委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又好又快推进苏州“十二五”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全市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银财编辑

发表于 2011-7-2 17:21:10

W020110701409558430686.jpg

东方水城
   
围绕如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苏州已经行动起来,并紧锣密鼓制定出一整套具体的实施方案。 2月底,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动员大会,提出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从经济、科教、社会、生态和民生5个方面来探索现代化建设的“苏州之路”,勾画了苏州现代化发展路径的核心设计。
   
苏州制定的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时间表”显示,到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美元,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超过5万元和2.5万元。
   
未来五年,苏州将加快实施各项民生工程:今年力争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并轨,2012年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并轨,2013年实现城乡医疗保险并轨。同时,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具有苏州特质、时代特色的社会价值体系,努力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