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兴是新兴的社交网络「十年后」的创始人,在这篇自由来稿中,这位90后创业者比较了硅谷与中国的投资人精神。在他看来,“硅谷会真正对一个模式做出尽可能精确的分析,而不会将它与趋势或风潮进行对比,去判断这个项目是不是拥有诱人的‘概念’。他们更加实在。而中国的创业者通常没有这些想法。拷贝到中国(Copy to China)的模式所有人都能看到,只要稍作修改与本地化工作即可,这是一个捷径。而投资人其实也更倾向于这类项目。”读毕此文,我突然发觉,也许90后创业者离硅谷更近一些。
改变世界的“硅谷精神”:硅谷这些热切的年轻人的最大特点是:他们有一种“可能的精神(the feeling of possible)”和“可以做的精神(the feeling of can-do)”,他们有什么想法,就会立刻去做,疯狂地工作,把它变成现实。同时,他们也非常成熟,然后找到投资者和战略顾问,试图用产品改变世界,如果这个不行,就去试下一个想法。
在这种情况下,初创的创新企业(而非那些 Copy to China 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很难得到有力的支持。试想一个情况,几个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试图按照自己的想象创立一个全新的网页或移动应用,他们根本就不认识风险投资公司的人,更不用说去他们的办公室聊自己的想法,而如果这些年轻人在路演上和这些风险投资者阐述自己的产品公司,多半会被认为是异想天开,因为年轻人全凭自己的想象来创造一款产品(而不是根据外国的类似产品加以改装)会被认为是幼稚而“不接地气”。然后这些年轻人有一半可能会继续独立做下去,自己筹资撑到产品上线,由于没有推广费用,他们会求助于孵化器和政府创业基金,但是有政府背景的基金或孵化器的资助策略很严苛:在上海,一般是无息贷款20万,但是5年内必须还清。所以如果在早期没有盈利模式的应用(诸如 Whatsapp, Instragram, Snapchat, Facebook ),就不能得到这个项目的资助,除此之外,在上海和南京等地的政府基金和园区的另一种孵化政策是股权投资,但是前提是政府提供的资金和创业团队提供的资金等同。同样,学生创业团队一般也无法筹集到数十万的启动资金。在这些融资渠道之外,中国尚不健全的天使投资体系和投资人数量也让那些没有明星创业者(已有经验的连续创业者、自身技术经理等)初创团队的融资和发展举步维艰。在发达城市,也会有一些非公有的孵化器,比如中国加速器、戈壁的孵化项目等,但是这些项目多半是创业投资机构的延伸,因此对项目的筛选标准也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