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银行年报披露的密集展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更为关注。这份关注甚至是担忧不仅来源于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的态势,更是来源于不良资产重灾区向内陆地区延伸的趋势。根据银监会数据,浙江地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在2012年和2013年均位居全国第一。然而,从银行2014年年报中不难看出,东部不良贷款增长势头已经趋缓,而西部地区的不良贷款规模正在扩大。中国银行(4.51, 0.05, 1.12%)2013年在西部地区的不良贷款余额仅为43.33亿元,还不及2014年的一半。
“东方不亮,西方也不亮”:与2013年喜忧参半的情形不同,2014年银行业的年报中不良贷款这一项指标“全线失守”,多家银行不良贷款率破“1%”。今年年初,银监会已经披露相关数据,截至2014年年底,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8426亿元,较2014年年初增加250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5%,较去年年初上升0.25个百分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1.96万亿元,较去年年初增加2812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32.06%,较去年年初下降50.64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2.90%,较去年年初上升0.07个百分点。
虽然数据早已出炉,但行业性的资产质量承压仍让人忧心。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末,工商银行(4.95, 0.03, 0.61%)的不良贷款率为1.13%,比2013年年末上升0.19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8%,比2013年年末上升0.22个百分点;建设银行(6.28, 0.09, 1.45%)不良贷款率为1.19%,比2013年年末上升0.20个百分点;交通银行(6.56, 0.07, 1.08%)不良贷款率为1.25%,比2013年年末上升0.20个百分点;农业银行(3.76, 0.02, 0.53%)不良贷款率为1.54%,比2013年年末上升了0.32个百分点。
与国有大行情况类似,股份制银行的数据也并不乐观。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末,中信银行(7.55, 0.09, 1.21%)、招商银行(16.23, 0.49, 3.11%)、浦发银行(16.36, 0.34, 2.12%)、平安银行(16.23, 0.57, 3.64%)的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284.54亿元、279.17亿元、215.85亿元、105.01亿元,分别较年初上升了84.88亿元、95.85亿元、85.24亿元、29.60亿元,不良贷款率也分别上升至1.30%、1.11%、1.06%、1.02%。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不仅是数据上的变化,从不良贷款分布的版图上,也不再是西部好于东部,而是“东方不亮,西方也不亮”,此前资产质量相对较好的省份,去年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以四大行为例,四家银行去年在西部地区的不良贷款规模合计达742.19亿元。2014年年末,工商银行去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不良贷款余额为262.0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0%,较2013年年末增长0.11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在2013年年末时,在该行不良贷款余额区域中仅排在第五位,但在2014年,该地区不良贷款余额已近乎翻倍,规模在所有地区中排行第三,不良贷款率1.04%,比2013年年末增长0.38个百分点。
建设银行在长江三角洲的不良贷款情况有好转趋势,虽然不良贷款率2.09%仍然居所有地区首位,但相对2013年年末的2.29%,仍有改观。然而在西部地区,其不良贷款规模130.39亿元,较2013年年末的72.21亿元,亦近乎翻番,不良贷款率也由0.49%升至0.79%。
农业银行西部地区的资产质量也不容乐观,2014年该行在西部地区不良贷款规模突破300亿元,达303.32亿元,不良贷款率也由2013年年末的1.23%上升至1.68%。
中国银行2014年年报显示,西部地区产生的不良贷款在该行比重较小,仅为10.46%,但其不良贷款率增长之迅猛不可忽略,截至2014年年末,该地区的不良贷款率高达1.23%,而2013年该数字仅为0.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