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银行新闻

银行业不良贷款上升的势头在上市银行2014年 ...

  • 0
行业不良贷款上升的势头在上市银行2014年年报里得到了普遍反映。截至4月2日晚,16家A股上市银行有11家已披露2014年年报。相比2013年末的数据,11家银行2014年末不良率无一例外地出现上升,且都超过了1%,其中有8家上年末不良率不足1%。是什么原因造成银行再次走上不良上升的迷途?且听听银行年报和行业人士的说法。经济差强周期行业低迷: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多名业内人士均将宏观经济下行列为上年度不良飙升的最主要因素。

2014022810450350098.jpg


从已披露的上市银行年报来看,批发与零售业、制造业、采矿业等与经济周期强关联的行业不良贷款发生率较高。以建行为例,其2014年年报显示,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是建行不良贷款的高发区,不良率分别为6.10%、5.11%和3.71%。此外,建筑业、采矿业和房地产业的不良率也均超过1%,分别为1.56%、1.66%、1.10%。2014年末,建行不良贷款率为1.19%,高于上年末的0.99%。

一名银行研究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称,受新建房屋开工量减少、地方债务问题等因素影响,201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回落,造成国内建筑、建材、原材料等传统行业盈利能力不断走低,采矿业不良贷款率1%以上,建筑业不良率0.5%以上,制造业受外需下行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需求不足影响,不良率在2%以上。

“批发零售是被电商平台挤垮了。”该研究人士认为,受反铺张浪费、电商挤出效应、CPI降低等因素影响,批发零售业经营情况堪忧,加上批发零售业大多是中小企业,抗风险储备不足,不良飙升。此外,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导致钢贸、建材等批发业重创。

“核心是经济结构调整,银行与实体经济关联度高,行业过剩,风险暴露,从行业和区域性特征来看,钢铁、钢贸、纺织、机械等强周期行业化解产能过剩压力大,导致企业盈利下降,资金链条出现问题。”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新巴塞尔协议的设计原理与经济状况密切结合,现在逆周期,整个银行业不良风险上升,说明不是银行管理水平问题。”一名国有大行信贷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银财李凤

写了 72 篇文章,拥有财富 1843,被 0 人关注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银财李凤

发表于 2015-4-3 13:33:48

信用环境差企业风险暴露:过去一年,不良贷款区域已经出现蔓延,从沿海到内陆扩散。以农行不良贷款分布地域来看,2014年该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中部、东北部、西部地区占比分别为21.0%、13.4%、21.4%、14.9%、4.3%、24.3%,其中,西部地区、环渤海地区不良贷款分别增加108.09亿元、101.24亿元。

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显示,44.7%受访人士认为部分企业或地区涉足民间借贷或担保圈是不良贷款反弹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表现看,资金链、担保链断裂成为不良贷款爆发的重要诱因。近年来,银行拓展中小微企业领域,创新推出企业之间联保、互保模式,企业抱团取暖,彼此之间互相增信,但弊端是一家企业发生坏账,整个链条的其他企业受影响。2011年下半年,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出现,经济下行期,担保链断裂在江浙等多地出现。

以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为例,一名当地银行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该省以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为主,本身附加值不高,利润薄,处于产业链低端位置。近年来,国际环境变化、出口需求量下降、汇率波动等因素对企业冲击大,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

他表示,2014年浙江地区担保链形势依旧严峻,企业资金链很紧张,政府出面防止银行抽贷,维持企业资金在正常循环运转。因为银行一旦抽贷,企业资金链断裂,将引发联保互保企业连锁反应,连片倒闭又会推高银行不良率。

资金链断裂的另一个推手是民间借贷积累的风险攀升。依靠高息负债运营的企业面对需求疲软、资不抵债变得不堪一击,资金链出现断裂,浙江温州、河北邯郸、河南洛阳、广西柳州等多地龙头企业发生风险事件,银行贷款随之有去无回。

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出现恶化。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分析,在部分地区,企业逃废债现象由点及面开始增多。一些企业人为制造各种事端,企图逃脱本应承担的担保责任。而在基层司法机关,限于案子多、人手紧,对银行债权的保护和诉讼的执行往往力不从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银财李凤

发表于 2015-4-3 13:34:19

银行单一结构脆弱:作为经营风险的行业,银行经营与经济周期波动正相关,加之利率市场化进入存款利率上限放开的最后冲刺阶段,依靠存贷利差的传统盈利模式难以为继。尽管商业银行纷纷向综合化经营转型,但罗马帝国不是一日建成的,见效尚需时日。

以金融牌照较为齐全、综合化程度较高的工行为例,其2014年年报显示,该行各项贷款占总资产比重53.50%,而公司类贷款占比达69%,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74.9%。偏重信贷业务的结果是,在经济上行期利润增速顺势增长,而如今逆周期“宇宙行”净利润增速跌至5.1%,在五大行中增速垫底。

董希淼认为,商业银行自身目前普遍存在“单一结构”现象:业务结构上,以信贷业务为主;客户结构上,以大中企业客户为主;收入结构上,以利息收入为主。“这样的单一结构是比较脆弱的。多数商业银行信贷结构也严重失衡,业务模式简单,过分依赖批发业务,零售业务先天不足。”董希淼表示。

绩效考核只增不减

“过去十年,总行对分支行及客户经理绩效考核刚性增强,没有调整,一直增加。”一名国有银行地方分行小企业部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银行业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但不管是顺周期还是逆周期,银行在考核上对存贷款各项指标要求只增不减。

上述国有行信贷人士表示,在经济下行周期,银行“惜贷”是正常理性的市场行为,主动压缩信贷规模无可厚非,但上市银行有市值管理的诉求,各项业绩指标考核均要求正增长。

在经济下行周期,实体风险加大,背负累累指标业绩的分支行陷入两难处境:一面是风险的扩散,银行按照风控要求收紧信贷,一面是要完成不断增加的各项存贷指标要求,考核与绩效直接挂钩。为了换贷款增速,不得不牺牲资产质量。

为了尽量拉低不良数据,银行往往会在“技术上处理”。比如将本该纳入不良贷款类的纳入到关注类贷款,继续给企业发放新贷款,勉强维持运营,延缓风险暴露,也就是“借新还旧”。但这只是拖延企业倒闭的时间,风险终究是捂不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