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健康保险

在财险市场上,独占半壁江山的车险成为财险 ...

  • 0
财险市场上,独占半壁江山的车险成为财险公司经营的“晴雨表”。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车险承保并不尽如人意。日前集中披露的非上市险企年报显示,去年有超八成险企的车险承保赔钱,但险企年度整体业绩却翻红,净利也实现翻倍,这其中,投资收益成为险企的救命稻草。

投资拉动财险净利翻倍:除了上市险企人保财险[微博]、政策性保险公司中国信保以及经营未满一周年的中石油专属保险和华海财险外,非上市财险公司的年报已出齐。北京商报记者统计显示,在计的61家财险公司中,经营业绩整体表现抢眼,实现净利342.94亿元,同比翻倍,达到了133%。与此增幅相比,财险老大、在港上市的人保财险表现则逊色了不少。人保财险去年实现净利145.78亿元,同比增长38%。

在非上市财险公司中,净利增长表现抢眼的要数中小公司,其中外资险企劳合社拨得头筹,去年净利增长近27倍,增幅排名位于榜首。正因为净利猛增,劳合社在披露偿付能力充足率时戏称“无穷大”。不过,劳合社的保费规模和净利占比极小,在市场上不具有代表性,其净利仅为900万元。

gallador.jpg

在中资财险公司中,表现最为抢眼的要数紫金财险,净利为7390万元,同比增长17.5倍。除此之外,大地保险[微博]、永安财险、信达财险、华农保险净利均实现翻倍,增幅分别为266%、699%、599%和467%。

值得一提的是,经营刚满两个完整年头的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也实现了盈利,同比增长超10倍。数据显示,众安保险2013年亏损近3000万元,而2014年则扭亏为盈,实现净利2727万元。此外,扭亏为盈的还有永诚保险、长安责任和鑫安车险。

尽管财险领域整体业务喜人,但仍有21家公司(8家中资、13家外资)陷入亏损困局,中资渤海、诚泰、富德等近几年成立的公司连年亏损,同时连年亏损的外资公司有国泰、安联等。这其中,也不乏“转盈为亏者”,如民安保险、安诚保险、美亚保险、中航安盟、太阳联合等都出现不同程度亏损。

对此,有保险专家分析,目前亏损的多为市场规模较小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业务量少,有的还处于成长期,投入较大,难以摊薄成本。而在险企漫漫盈利路上,不少股东都选择“逃亡”。近日,太阳联合因机构少、业务规模小,股东被迫转让全部股权。
半堇年夏

写了 52 篇文章,拥有财富 379,被 0 人关注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半堇年夏

发表于 2015-5-6 11:07:51

综合成本高企逾八成车险承保赔钱:目前来看,在财险市场上车险业务仍占大头。例如,平安财险的车险保费占比为77.4%,人保财险的车险保费占比达到73.3%,太平洋财险这一数据更是高达78.8%,更有一些中小险企车险保费占比超九成。然而,财险业业绩亮丽的背后,难掩车险承保亏损的尴尬。

统计显示,目前仍有逾八成财险公司的车险业务出现承保赔钱,包括中资险企31家,以及12家经营车险业务的外资险企。在这些险企中,不乏太保财险、华泰财险等大公司。

其中,太保财险车险承保亏损最多,达到了12.2亿元,而永诚财险亏损3.9亿元,安盛天平亏损3.1亿元。此外,车险承保亏损过亿元的财险公司还有民安、安邦、国寿、安诚、中煤、信达、鼎和、北部湾、中银、富邦、众诚、长安责任险、紫金等。

就太平洋财险来看,除了车险之外,保费规模排名靠前的企财险、责任险、意外险、货运险承保全线亏损,从整体来看,太保出现近六年首次承保亏损。对此,太保集团董事长高国富曾分析,一方面是由于准备金评估变化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产险在发展策略、风险选择、理赔管控等经营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位车险比价平台负责人认为,车险承保亏损,但财险公司经营业务可圈可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投资的拉动。

就车险承保亏损最多的太平洋财险来看,该公司去年实现净利10.37亿元。与太保相似,华泰财险车险承保亏损7805万元,而公司净利仍达到5.1亿元;天安财险车险承保8369万元,净利3.97亿元。去年投资市场回暖对险企的业绩增色功不可没。如太保财险投资收益达到44亿元,华泰财险的投资收益为5亿元,与公司净利相当,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其净利增长完全由投资来完成。与华泰财险类似的还有鼎和财险、中煤财险、英大财险等。

这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要数投资黑马安邦财险。安邦财险年报显示,去年投资收益达到了225.98亿元,直接拉动其净利由上一年的35亿元升至163亿元,净利排名居首位。

从61家非上市险企的投资来看,去年都在进行灵活配置投资,大幅加仓权益类账户,合计实现投资收益498.2亿元,与上一年的254.2亿元相比,增幅达到了95.98%。正是投资全线翻红,推动全年净利实现翻倍。显然,投资成为险企扭亏的救命稻草。

不过,投资并非万能药方。在众多的险企中,仍有一些公司因经营成本过高,投资难以转变其亏损的命运。如上述民安保险,去年实现投资收益过亿元,但是整体经营仍亏损。无独有偶,泰山财险投资收益达到1.57亿元,但净利仍亏3835亿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半堇年夏

发表于 2015-5-6 11:08:12

综合成本高企逾八成车险承保赔钱:目前来看,在财险市场上车险业务仍占大头。例如,平安财险的车险保费占比为77.4%,人保财险的车险保费占比达到73.3%,太平洋财险这一数据更是高达78.8%,更有一些中小险企车险保费占比超九成。然而,财险业业绩亮丽的背后,难掩车险承保亏损的尴尬。

统计显示,目前仍有逾八成财险公司的车险业务出现承保赔钱,包括中资险企31家,以及12家经营车险业务的外资险企。在这些险企中,不乏太保财险、华泰财险等大公司。

其中,太保财险车险承保亏损最多,达到了12.2亿元,而永诚财险亏损3.9亿元,安盛天平亏损3.1亿元。此外,车险承保亏损过亿元的财险公司还有民安、安邦、国寿、安诚、中煤、信达、鼎和、北部湾、中银、富邦、众诚、长安责任险、紫金等。

就太平洋财险来看,除了车险之外,保费规模排名靠前的企财险、责任险、意外险、货运险承保全线亏损,从整体来看,太保出现近六年首次承保亏损。对此,太保集团董事长高国富曾分析,一方面是由于准备金评估变化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产险在发展策略、风险选择、理赔管控等经营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位车险比价平台负责人认为,车险承保亏损,但财险公司经营业务可圈可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投资的拉动。

就车险承保亏损最多的太平洋财险来看,该公司去年实现净利10.37亿元。与太保相似,华泰财险车险承保亏损7805万元,而公司净利仍达到5.1亿元;天安财险车险承保8369万元,净利3.97亿元。去年投资市场回暖对险企的业绩增色功不可没。如太保财险投资收益达到44亿元,华泰财险的投资收益为5亿元,与公司净利相当,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其净利增长完全由投资来完成。与华泰财险类似的还有鼎和财险、中煤财险、英大财险等。

这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要数投资黑马安邦财险。安邦财险年报显示,去年投资收益达到了225.98亿元,直接拉动其净利由上一年的35亿元升至163亿元,净利排名居首位。

从61家非上市险企的投资来看,去年都在进行灵活配置投资,大幅加仓权益类账户,合计实现投资收益498.2亿元,与上一年的254.2亿元相比,增幅达到了95.98%。正是投资全线翻红,推动全年净利实现翻倍。显然,投资成为险企扭亏的救命稻草。

不过,投资并非万能药方。在众多的险企中,仍有一些公司因经营成本过高,投资难以转变其亏损的命运。如上述民安保险,去年实现投资收益过亿元,但是整体经营仍亏损。无独有偶,泰山财险投资收益达到1.57亿元,但净利仍亏3835亿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半堇年夏

发表于 2015-5-6 11:08:43

费改加剧业绩分化险企表态控制费用:“目前从总体来看,财险市场盈利仍然靠投资。”一位保险专家如是指出,这说明在承保过程中,保险公司在费率设定或风险把控方面需要加强。从年报来看,上市险企人保财险去年车险实现承保利润37.9亿元,平安财险实现承保利润13.4亿元,大地财险实现承保利润2.96亿元。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盈利的来源主要靠“三差”,即死差、费差和利差,而财险公司主要依赖于费差和利率,一旦费用控制对利润增长失去作用,就将变成投资收益拉倒业绩增长的惟一途径。上述保险专家解释,这样保险公司的业绩就将受制于资本市场、投资环境,当投资环境不好时,将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巨大的震动。

然而,目前车险仍为第一大险种,车险经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险公司的业绩。为了转变承保赔钱的局面,越来越多的险企开通网销、电销等直销渠道来减少中间环节以压缩成本。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车险市场,很多险企为了市场规模仍在承保车险方面让利、打折。”一位车险负责人指出,尤其在维修成本居高不下之时,绝大多数保险公司的车险经营举步维艰。据了解,目前人伤赔付标准、车辆零部件成本、车辆维修工时价格等大幅提升,加上近年来车险市场居高不下的赔付,拉高了车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多家险企在年报中表示,要通过强化内控、简化流程、提主效率来控制成本,并通过创新产品来扩大市场规模。

不过,正在逐渐推进的车险费率市场化很可能导致险企的业绩继续分化。一位小险企负责人坦言,目前车险费改在试点开展,各险企可能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进行车险条款设计,这对于大险企来说将是利好,而小公司为了守住市场只能通过创新服务来参与比拼。

“中小公司在价格方面没有优势,如果在其他方面加大投入,势必会增加整体经营成本,从而降低整体经营效益。” 英大财险负责人曾经指出,大公司与中小公司如何适应改革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发展阶段的不同造成大公司市场资源丰富,市场占比畸高,若从大公司的角度进行市场调整,必将给中小公司带来困难和负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